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2024年06月13日18:03:04 歷史 1165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妍妍

編輯|妍妍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前言

明朝定邊之戰中,一場意想不到的戰鬥成為了歷史的傳奇。當大明軍主力尚在途中,年輕將領沐英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領少量兵力擊潰了麓川的30萬大軍。

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背後,究竟是怎樣的戰略與智慧讓沐英創造了如此輝煌的戰績?

面對數量懸殊的敵軍,他又是如何逆轉戰局,取得這場以少勝多的決定性勝利?麓川大軍為何在沐英面前不堪一擊?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明軍的擴張版圖與麓川王國的崛起

回顧歷史,明朝的擴張版圖可謂是波瀾壯闊。從建立之初,朱元璋就明確提出要"定四夷"的宏大藍圖。

在平定雲南的征程中,他先後派遣徐達常遇春、沐英等大將,最終徹底肅清了雲南地區的元朝殘餘勢力,給明軍的西南擴張鋪平了道路。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而在這一過程中,另一股勢力也在蠢蠢欲動——麓川王國。這個位於中南半島的小王國,自元朝末年開始紛爭不斷,終於在思倫發的帶領下崛起,一度成為當地的霸主

思倫發不僅佔領了大片土地,還頻頻派兵侵擾雲南邊境,與明軍發生衝突。到了1388年,這兩股力量終於在定邊府一戰中展開了決戰。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陸地坦克"的崛起與沐英的應對

麓川軍隊的主力,無疑要屬那支號稱"陸地坦克"的大象兵團。這些身披重甲的龐然大物,在戰場上橫衝直撞,著實讓人生畏。

加上身邊配備有弓箭手和長槍手的支援,更是讓這支"坦克軍團"成為中南半島上無可匹敵的力量。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關鍵的是,這些大象在機動性和速度上都遠遠超過步兵,這讓思倫發能夠靈活調遣,不斷發起突擊。在多番征戰中,這支"陸地坦克"也幫助麓川王國取得了一次次勝利,甚至讓明軍都戰戰兢兢。

然而,沐英可不是省油的燈。作為一個極為出色的軍事家,他早已注意到了這支"陸地坦克"的弱點。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於是,他精心設計了一招"三段射擊"的戰術,將火器兵、騎兵和步兵完美結合,最終在定邊之戰中徹底粉碎了麓川的"坦克"陣容。

這不僅是一場兵器上的較量,更是智慧與勇氣的碰撞。沐英憑藉出色的戰略構思和果斷的指揮調度,成功挫敗了麓川的強大攻勢,為明軍贏得了關鍵時刻的主動權。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圍攻定邊府:時間賽跑的背後角力

1388年,在湖北、湖南、雲南等地調集了22萬大軍後,朱元璋準備對麓川王國發動全面進攻。這支龐大的軍隊勢必能一舉殲滅麓川的所有力量。

然而,麓川國王思倫發顯然並不打算等待著被明軍碾壓。意識到明軍主力還未到達戰場,思倫發果斷派出30萬大軍先行包圍定邊府。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他的目標很明確:一旦攻下定邊,立刻長驅直入,直逼雲南腹地。這不僅能切斷明軍的補給線,也有可能令正在調集的22萬大軍難以順利北上。

而與此同時,沐英也早早察覺了這一危機。他不顧明軍主力還未到場,僅帶領3萬精銳便直接趕赴定邊,企圖打斷麓川的進攻計劃。這場時間和智謀的角力,也正是定邊之戰的關鍵所在。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以少勝多"的三段射擊戰術

當沐英率部抵達定邊時,麓川軍隊已經嚴陣以待。思倫發毫不客氣地派出了自己的"陸地坦克"作為前鋒,並在兩翼安排了強大的騎兵力量。麓川軍隊氣勢洶洶,摩拳擦掌要來一場慘烈的正面對決。

然而,沐英早已有了應對之策。他精心安排了陣型:中路是火器兵,左右兩翼是機動性強的騎兵。當麓川的"坦克"軍團衝鋒而來時,明軍火器兵毫不客氣地展開了"三段射擊"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這種連續不斷的火力集中,頓時讓那些昔日無往不利的"陸地坦克"陷入了慌亂。無法抵擋密集的彈雨轟炸,大象們紛紛逃散,整個麓川中軍頓時亂作一團。

與此同時,明軍兩翼的騎兵也發揮了作用。他們靈活機動,配合火器兵的攻勢,將麓川的騎兵打成了篩子。最終,思倫發不得不下令全線撤退,沐英的這一"以少勝多"之舉,徹底打垮了麓川的主力。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圍困破解:寗正的"不退"與沐英的壓陣

儘管中路和兩翼取得了勝利,但麓川軍隊並未就此潰散。他們仍然拚死防守自己的陣營,並且在左翼發起了猛烈的反攻。這一次,命運女神似乎又要眷顧麓川。

麓川的精銳騎兵在山地地形上發揮了優勢,一度壓制住了明軍左翼的寗正。在險些失守陣線的關鍵時刻,沐英果斷採取了一個極為危險的舉措:他命令部下拿著佩刀衝進了山谷,直接向寗正施加壓力。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寗正頓時明白,這已經是最後的機會了。他毅然決然地掉頭再度投入戰鬥,在沐英的鼓舞下奮勇殺敵,終於扭轉了局勢。麓川的猛烈攻勢被完全抵擋,明軍的整體戰線也逐漸穩固下來。

這一刻,沐英毋庸置疑成為了戰鬥的主導者。他不僅精心部署了戰術,更在關鍵時刻親自出馬,以自己的威懾力鼓舞將士,讓他們勇往直前。正是憑藉這種敢於擔當、衝鋒陷陣的氣魄,沐英最終才得以在三萬對三十萬的懸殊局面中取得完勝。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麓川王國的淪亡與明軍的擴張

在沐英的全面進攻下,麓川軍隊最終潰不成軍。思倫發親自率領的精銳部隊在明軍火器的"降維打擊"下節節敗退,最終被迫倉皇逃竄。

定邊之戰的結果並非僅僅是一場孤立的勝利,它標誌著明朝在西南地區的徹底統治。此役過後,麓川王國從此一蹶不振,再無崛起之力。而沐英的功績,也讓他成為了後世銘記的名將。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沐英在此戰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的風頭很快就被藍玉給搶走了。就在同年,藍玉在捕魚兒海之戰中摧毀了北元主力,立下了不世之功,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讚揚。

可見,在明朝這個舞台上,英雄輩出,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不過,這並不影響沐英在定邊之戰中的成就。他不僅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成功擊敗了麓川的強大力量,更讓明軍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基礎更加穩固。

這一戰役,無疑是明朝軍事史上最為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了沐英聲名鵲起的關鍵一役。

定邊之戰:大明軍主力還沒到,沐英就已打垮麓川30萬大軍 - 天天要聞

結語

歷史總是充滿著戲劇性,但其中又往往蘊藏著更深層次的洞見定邊之戰的勝利,不僅彰顯了明軍的智慧與勇氣,更折射出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沐英的功績更顯突出。他不僅在關鍵時刻救得了明軍於水火,更在日後的征戰中建立了自己的聲威。這種"光前裕後"的特質,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 天天要聞

痛心!馬平同志因公殉職

來源:南方+客戶端  央視新聞 廣州日報6月17日上午6時,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馬平在白嶺村疏散轉移群眾過程中,突遇山體滑坡,房屋坍塌,馬平掩埋其中,因公殉職。馬平(右一)生前工作照6月16日,平遠縣東石鎮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境內河流水位猛漲,多個村莊被淹。作為老區蘇區東石鎮白嶺村的掛村...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 天天要聞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能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

「空大最丟人」的3位英雄!呂布空大勉強可以原諒,他空大必須舉報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英雄們升到四級以後才能學習大招,大招作為英雄們的最後一個技能,往往都是最厲害的技能,所以我們在放大招的時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萬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丟人的3個英雄,呂布空大還能勉強原諒...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 天天要聞

列國鑒·美國 | 記者觀察:《美國內戰》是虛構大片,還是現實預警?

新華社洛杉磯6月18日電(記者高山)人們在街頭扭打,在建築內對射,用血與火對付同胞……這不是發生在戰火頻仍的中東或是非洲,而是好萊塢新片《美國內戰》所描繪的美國「不遠的將來」。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無天理 - 天天要聞

有地理無天理

宋代時,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後來有一次,黃岩縣張、李兩姓爭一塊墳地,朱熹接到張、李爭地狀詞,各爭為己產,是張是李,一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說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 天天要聞

商業洞察 | 迅速躥紅的瑪麗珍鞋,會成為穿越商業周期的典型現象嗎?

在美國校園文化中,瑪麗珍鞋常常被稱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於 1902 年的美國漫畫《布朗小子》中出現,漫畫中的女主角瑪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圓楦頭、腳背有系帶的低筒皮鞋。20 世紀 30 年代,這款鞋履成為搭配校服的經典鞋款。從常青藤風格中走出後,20 世紀 90 年代,瑪麗珍鞋經由搖滾主唱樂隊 Courtney ...
蘇州人養魚 - 天天要聞

蘇州人養魚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飯稻羹魚」來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這魚是絕對不能少的。白米飯雖說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魚」,沒了鮮氣,生活也就稱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資源豐富,除了雄居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親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佈於轄區之內,為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 天天要聞

趣聊三國:什麼才是真正能跨越階層的機會

公元188年,益州刺史郤儉,因為橫徵暴斂,在當地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朝廷這邊還沒等處理他,他就被黃巾軍給辦了。益州是大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東漢朝廷很快就派了新的管理者去益州,這個新管理者的名字叫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