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劫掠糧食奇缺,他摘樹葉抗餓被批,縣委說幹部不能與群眾爭食

2024年06月22日00:22:06 歷史 1001


敵人劫掠糧食奇缺,他摘樹葉抗餓被批,縣委說幹部不能與群眾爭食 - 天天要聞

八路軍在進食

卜憲祚,卜永錫,1921年7月出生,山東省日照縣絲山鄉大卜家庵村人。

卜大卜家庵村離海邊2里路,離石白鎮5里路,百來戶人家,大部分種小租田。卜憲祚8歲時,父親兄弟分家。分家前卜家生活比較富裕,靠其父務農、伯父和堂哥二人教書維持生活,每年尚有餘糧出售,僱傭一個勞力看牛,但卜憲祚三叔和伯父經常吵架,於是分了家。

三叔去了青島,伯父也在青島合股開了一家彈棉廠,收入很好。而卜憲祚家只靠父親一人種田,沒有別的收入,加上物價不斷上漲,生活水平不斷下降。豐年尚能維持生活,歉年要借債,全靠他父親冬季農閑推車運輸,掙點副業收入。

抗戰時期,家鄉被日軍佔領,苛捐雜稅和出工拉夫促使家庭破產,不得不出賣田地,但為了生活又不得不租人田地。

卜憲祚父親深感沒有文化之苦,任憑家裡困難,還是下決心讓卜憲祚讀書。分家那年,卜憲祚入本村小學讀書,放假幫父親種田,直至13歲高小畢業。卜憲祚還想升中學,到城裡報了名,但受經濟條件限制,無法繼續升學。

14歲時,卜憲祚經父親同意,於正月去了青島,到伯父合辦的彈棉廠學彈棉花,年底回家後,伯父竟要卜憲祚父親交伙食費,白做了年工,還要付3元伙食費。第二年,卜憲祚仍去青島找出路,在中原興木器店學包沙發。

之後三四年間,卜憲祚在潤華盛和義合木器店做沙發,所掙工資僅能維持本人生計,而資本家除延長工時外,忙時還要通宵達旦,不僅不加工資,連夜餐費也不給一文。為此,卜憲祚在潤華盛木器店鬧過一天罷工,在義合木器店也罷過工,他也因此失業。

卜憲祚聽說濟南工資較高,容易就業,就和木匠戴芳廷、油漆工馬福廷同去濟南,在華興木器店做工。因在青島鬧過兩次罷工均被迫失業,深感少力無援。來到濟南,除了同來兩人,別的舉目無親,只怕失業。幾人明知資本家將計件工資改為計時工資,自己吃虧,也不得不幹。於是,幾個人就產生了一個想法,多認識幾個人,不受失業的威脅。

戴芳廷常去濟南大觀園附近小西菜店後面看病。大概是1942年9月,他聽說有個組織叫「三番子」,回來與卜憲祚、馬福廷商量參加「三番子」,並說「三番子」到處都有,能多交朋友,有困難互相幫助。卜憲祚和馬福廷有些猶豫,但戴芳廷說機會難得。馬福廷說先去看看,好就參加,不好就不參加。

晚飯後,三人一同進了小西菜店後面這戶人家,師父讓他們先坐著,自己和一個徒弟忙著擺香案,然後端來一盆清水,讓三人每人吸一口水漱漱口,接著磕頭。與卜憲祚他們同去還有幾個人。大家來自不同地方,磕頭方式也各不同,師父就教他們如何磕頭,從晚8點磕到晚12點,卜憲祚膝蓋痛了好幾天。

師父告知領到摺子(即三角底)和牌子後才算正式參加了「三番子」。磕頭結束後,一眾人等到飯館裡一起吃了一餐飯,當夜花費均由卜憲祚他們五六個人分擔。

參加「三番子」後,卜憲祚和倆夥伴感覺事與願違。首先是給師父拜壽,要送一份厚禮,三人每人均送二三元不等。後來又要給師娘拜壽,三人又送禮。以後經常送來莫名其妙的喜貼、喪貼,叫他們出錢,由師父代為賀喜送葬。

有一次,老闆派馬福廷去徐州包沙發,路上帶著許多包沙發用的布。鐵路警察查問,馬福廷即表示他是「三番子」,不僅沒有得到幫助,相反挨了狠狠的一頓毒打。馬福廷回濟南時,見到卜憲祚大哭不止。

從此,「三番子」帶來的美好幻想破滅了。參加「三番子」不僅不能解決困難,相反的要無休止地出錢,增加了經濟負擔。因此,卜憲祚等五六人商量,今後遷移住址就不告訴師父了,以免經濟上再受損失。

1943年春天,卜憲祚22歲。一天,他碰到從青島到濟南的木匠李言本。他曾在青島開了一家木匠鋪,做小板凳和木桶度日,這年包了濟南宮崎洋行一批木器,從青島找了近40名木匠,其中不少是卜憲祚在青島時熟悉的人,但缺少包沙發的,叫卜憲祚也去做工。

這時,華興木器店已經倒閉,卜憲祚等人就去了宮崎洋行做工。開始是計件工資,後來改為計時工資,每月60元。幾人遷移沒讓師父知道,從此與「三番子」脫離了關係。

解放後,卜憲祚參加了革命,到鎮反和取締反動會道門時,才知道「三番子」組織是反動的,心裡更感激黨解放了自己,挽救了自己。

濟南宮崎洋行是日本人所辦的大企業。開始時,洋行尚能按時發工資,後來不僅不計時,連生活費也不按時發給了。日本人很毒辣,用剋扣工資的辦法使工人沒路費走不了。在此情況下,卜憲祚等人就聯合從青島來的近40名木匠,平時少吃甚至不吃,積蓄去青島的路費。

8月的一個晚上,深夜11時許,工人們趁日本人去天津的機會,集體逃跑了。回青島後,卜憲祚仍由李言本介紹到日本人辦的日輪公司做工近半年。這時候物價飛漲,工資下跌,卜憲祚連番薯也吃不上,還時常挨日本工頭的打罵。別無辦法,卜憲祚等人就消極怠工,結果被日本人發現,他挨了耳光還被迫失業,最後賣衣被換路費,於這年秋天回了家。

絲山鄉一帶是日軍統治區,保長、漢奸一天數次催逼苛捐雜稅,家庭經濟急趨破產。卜憲祚父親是農業生產能手,再加上有卜憲祚的幫助,地里收貨不算少,但仍是吃不飽,以糠菜充饑。為了吃幾餐飽飯,卜憲祚還給地主做散工,但心裡對現實已滋生極大不滿。

1944年6、7月間,絲山鄉一帶來了共產黨的隊伍,趕走了漢奸隊伍,村裡立即來了工作同志,萬民歡騰。卜憲祚聽了反奸訴苦、減租減息的道理,覺得合情合理,就積极參加農會和反霸鬥爭,鬥倒了偽保長,成立了新政權,被選為村文書。

9月的一個下午,在村東邊的田頭,區農會會長王凡津問卜憲祚:「共產黨好不好?」卜憲祚說:「好!」王問他願意不願意參加,他說願意。王又告訴他要保守秘密,不能對任何人講,就是對父母、妻子也不能講。

第二天晚飯後,卜憲祚在滕子明家的廚房間填了表,候補期半年。第二年9月轉為正式黨員。

卜憲祚入了黨工作更加積極了,但他這時所想的主要還是打倒偽保長,減租減息,讓窮人翻身,對黨的最終奮鬥目標認識不清,怎樣使窮人徹底翻身不清楚。在黨的不斷教育和不斷鬥爭中,卜憲祚的覺悟不斷提高,前途方向漸漸明確了。

1945年8月至1946年9月,卜憲祚在本村先後擔任農會委員、區聯防減租委員會主任、村團部指導員(黨內文書)等職務。

大卜家庵村是區委的基點村,村委在黨的直接領導下,放手發動群眾,組織民兵,鞏固和擴大農會,開展反奸訴苦、雙減運動,參加三區聯合的減租鬥爭大會,鬥倒了50多名大地主、惡霸。

卜憲祚第一次當大會主席,會後任算賬委員會主任,算回了大批的糧食、鈔票和土地,分給了農民,他家也分到了一份。

但卜憲祚的工作自一開始就遇到了阻力。鬥爭會結束後,他曾被父親趕出門,母親經常不給留飯,妻子要麼不說話,要麼說風涼話。他會上斗得轟轟烈烈,回到家裡冷冷清清,有時到工作組吃飯,有時去鄰居家吃飯,有時不得不餓著肚子照常工作。同志們看不下去,到他家勸說過家人,效果甚微。直至減租後家人情緒才逐步好轉。

1946年9月至1949年I月,卜憲祚先後在本區任文書、區委組織幹事、副區長、區長等職。他調到區公所做文書工作3個月後改為區委組織幹事,投入參軍支前運動,被評過三次小功。1947年6、7月支前時,被四區評過兩次小功。

這時,國民黨軍向日照縣發起進攻,卜憲祚和同志們堅持了7個月的對敵鬥爭,日夜堅持在三朱山前哨,時刻準備著犧牲,總有一個手榴彈捆在腰裡,確保被敵人包圍時不被活捉。

因為敵人太過兇殘,卜憲祚被氣憤沖昏頭腦,曾存有報復思想,曾抓捕過人,拷打逼供。他對群眾紀律的界線有時還模糊不清。

有一次,武工隊第一班在剛打完仗的村莊邊的山坡上捉了群眾的羊當菜吃了。區委書記立即召開會議討論,卜憲祚所在班雖然沒有拿群眾的東西,但討論時卜憲祚傾向於第一班的觀點,認為我們不吃被敵人捉去吃了不是可惜嗎?經過辯論,他才明確了道理,緊急混亂狀態是考驗每個同志的試金石。

日照第二次解放後,由於敵人的破壞和戰爭的摧殘,敵占區樹木一棵不剩,糧食一點沒有。縣委指示以生產救濟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不準餓死一個人,按級負責,與群眾同甘共苦。

一天,卜憲祚也去摘樹葉拿到區里吃,並向別人介紹這是解決糧食不足的好辦法。這事被縣領導知道了,後來縣委批評脫產幹部吃樹葉是與民爭食。

卜憲祚任副區長、區長時,參與了支援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一切服從戰爭,連日連夜不睡。1949年1月,學習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為了解放全中國,向組織要求南調。還有個原因,就是夫妻關係不和睦,兩人時常爭吵,他也很願意脫離家庭。

1949年6月到達日照南下的幹部來到溫嶺,卜憲祚任秘書科科長。工作難度大,特別是聽不懂方言,總感覺有勁使不上,他曾一度出現畏難情緒,希望北調,直到重新學習了共產黨員的標準,才安下心來。

後來玉環縣被調到玉環縣工作,工作至離休。他一個北方人最終在南方深深扎了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營的故事

史料記載:文登營「在文登縣東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縣西門內,十年遷此。有土城周三里,東、西、南三里。營當東面之險。今移縣城中」。據老人們傳說,文登營以前廟宇眾多,像毗盧庵、三元殿、旗纛廟、老爺廟等。經世事變遷,如今已經蕩然無存,只存於人們
「產業園區的腐敗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長劉衛華被公訴! - 天天要聞

「產業園區的腐敗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長劉衛華被公訴!

正義網記者6月27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劉衛華(副廳級)涉嫌受賄罪一案,經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劉衛華享有的訴訟權利,並依法訊問了被...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 天天要聞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文運中國》是繼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之後,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國審美和人文特質的紀錄片。《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路平台播出後,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 天天要聞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前言:S14賽季的比賽已經正式開始了,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都關注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對抗。Lpl賽區的比賽進行的是比較激烈的,從目前的整體形勢來看,排名靠前的幾支戰隊和春季賽差不太多,blg戰隊,tes戰隊和jd g戰隊依舊擁有統治級別的地位。就在最近,拳頭官方發起了一個投票,英雄聯盟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