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2021年05月08日23:48:02 養生 1348

中國歷史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名垂青史的名醫,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唐代的孫思邈,明代的李時珍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當代名醫。三位名醫所寫的醫學著作也成為了現代人研究學習中醫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濕氣危害大的三個原因


對於濕氣,許多人耳濡目染,對其也有所了解,濕氣能夠誘發多種疾病,「濕氣不除百病生」,許多病症久治不愈,可能就是體內濕氣重的原因。一旦沾染,非常難去除,中醫常說:「千寒易祛,一濕難除」。不分男女老幼,所有人都在濕氣的範圍內。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現代濕氣人數激增


現代人生活質量上升了,但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大,根據大數據統計,得濕氣的數量在不斷增加,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網上關於祛濕健脾藥方也是龍蛇混雜,多種多樣。有的也是毫無作用,純粹是為了欺騙患者消費。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我查了3位名醫的著作,發現有一種藥方他們都有使用過,而且效果顯著,三個朝代都有用來治療病症的案例,也因此一直流傳至今,相信大家一定會有疑問,到底是什麼方子啊?效果真的這麼好嗎?


方子簡單,只需四物,分別是:桑葉,薏苡仁,山楂茯苓。但簡單並不代表平庸,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的12味藥材,它們就是其中的四味。《傷寒雜病論》中也有記載,張仲景也曾用它醫治過平民百姓和達官顯貴。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茯苓:它是身體祛濕健脾的良品。《本草綱目》中記載它對身體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好處。


山楂:山楂含有的山楂酸檸檬酸,脂肪分解酸等都能夠輔助脾胃消化。《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山楂對身體具有開胃,健脾的好處。


薏苡仁:它是常見的葯食兩用食材,能夠幫助身體健脾利水滲濕、美白肌膚、益肺排膿。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就有記述薏苡仁是濕氣的剋星,對身體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好處。


桑葉:它可以幫助利尿,排除身體多餘的水分。《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它對身體具有散風清熱、清肺潤燥、涼血明目的好處。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當然,任何藥材都具有禁忌事項,大家在使用時需要注意:


1、少食生山楂,最好煮熟食用,孕婦忌食山楂,以免造成流產

2、氣虛者要謹慎食用決明子與桑葉。

3、茯苓對於陰虛火旺者要忌服。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祛濕方法,運動也是不錯的祛濕方式,散步,遛狗,跳廣場舞等等都可以。除此之外,艾灸,拔罐,刮痧適當使用也是可以的。食療應該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但如果濕氣很重的話,光靠食療還是遠遠不夠的。

3位名垂青史的名醫都用過的祛濕秘方,效果顯著,建議收藏 - 天天要聞

許多方法都還是具有緊急事項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不可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輕易去試用,如果你有任何關於濕氣的問題,歡迎留言評論。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