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家鄉的味道
在西平秋冬的早晨
叫醒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
而是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
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
西平的大街小巷裡
各式各樣的早餐店已開門迎客
在西平,一頓豐盛的早餐
可以叫醒我們沉睡的靈魂
還有喚醒我們那個叫做「鄉愁」的胃
一年之計在於晨
忙碌之餘,好好吃一頓西平的早餐吧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胡 辣 湯
西平人的早餐,小到犄角旮旯里的小鋪,大到金碧輝煌的星級酒店,都有胡辣湯的身影。
西平人無論在哪,說起家鄉的味道,首先想到的絕對是這碗熱氣騰騰的、看似樸實無華實則暗藏乾坤的胡辣湯。
關於它的傳說也有很多版本,據說西平的胡辣湯色香味俱佳,吃完它,能達到開胃健脾的作用。有一種解釋說,胡辣湯中是只用胡椒不用辣椒,得到的辣味是即「胡亂辣」,就起名為胡辣湯。
冷冽的早晨,雪還在下,寒風中,排隊到窗口喊一聲「老闆!來碗胡辣湯!」總是最舒服自在的事情。
每次在西平喝胡辣湯,總會提前備一些紙巾,因為它的辣味醇郁、湯香撲鼻,「吃出一頭汗」,這是西平人對美食極致的註解,熨帖、酣暢,滾燙的一碗下肚,還有一種很過癮的感覺。
咱西平的胡辣湯不僅色鮮味美,還經濟實惠,是最美味的早餐。尤其是一碗胡辣湯配一根油條或煎包,也挺美味的!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水 煎 包
有些小吃,一旦經歷了歲月的彌香,便會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一種文化的象徵。西平的水煎包就是如此,它成了讓西平人印象深刻的「美食」印記。
記得小時候跟父親去街上吃「水煎包」,看到店主往煎包子的大鍋里倒了些水,感到非常疑惑,用水怎麼能煎出包子呢?
金黃色的賣相,酥脆卻又香軟,餡多皮薄,香而不膩,在西平,水煎包是老少皆宜的麵食佳品,也在西平人的手中傳承,美味永遠吃不膩。
沿著百餘年的時光之河,它依然出現在西平街頭小吃攤,在鄉民口中回味;也登上高檔賓館的餐桌,被更多的人品評。
西平的水煎包,在看似平常的傳承里,透出了濃濃的歷史彌香,越回味,越悠長……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糖 糕
糖糕: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會讓我們分泌快樂物質的神經中樞非常活躍(糖分和油脂都能促進人體分泌「快樂激素」如多巴胺)。所以人類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幾乎是本能的喜愛。所以,西平人對於糖糕的愛應該出於本能。
外表酥脆掉渣、內里軟糯蓬鬆的糖糕,做法要稍微複雜一些,要用燙麵製作。糖糕的餡是在白糖中摻入乾麵粉做成的,小小一個,味道極好。
炸糖糕,先起鍋燒熱油,小火慢慢炸,很快糖糕就會鼓起來,棕黃色的外表,透明晶質的糕體,散發著油脂和焦糖的香氣,咬上一口,甜到心裡,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無法拒絕這道美食。
慌亂,甜蜜,可能這就是西平早晨的模樣吧。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火 燒
火燒:這也是西平人極其喜愛的一道早餐,可能是最淳樸的一種早餐了吧,有的西平人稱呼其為燒餅,也有叫其火燒的。
西平邵庄轉盤附近,街頭賣這種燒餅的不少,非常接地氣。在攤位前停留的時候,能聞到淡淡的面香氣,全都是火烤出來的煙火氣……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是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肉 盒
西平的主要糧食作物就是小麥,所以肉盒這種面點非常常見,是用麵糰包裹肉類、紅薯粉條、韭菜等餡料,壓成餅後炸制而成的。
炸好的肉盒香氣撲鼻,配上一杯豆漿就是西平人頂好的早餐了。每天早上經過,小編經過賣肉盒的攤子前,總挪不動腳步。
肉盒的油麵帶著蜂窩狀的小氣孔、有著海綿般觸感的面質,柔軟綿滑,富有彈性,那味道簡直太有誘惑力啦,撲鼻的油脂香氣,牙齒間軟糯的咀嚼感,得勁!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西 平 沫 糊
西平沫糊:可能是西平人獨有的一道農家特色菜,現在得到了許多老鄉的青睞。
做法聽說是將黃豆,花生,玉米, 芝麻等五穀雜糧在鍋里炒熟,冷卻後放在石磨里磨,磨成糊狀,然後倒進鍋里燒開,再放入粉條,豆腐絲,海帶絲,胡蘿蔔等,待快熟時再放些青菜,先用旺火,再用溫火,待熬到湯濃菜爛即可食用,味道芳香四溢,口齒留香。
人在異鄉✭ 胃在故鄉
油條、油饃、菜角、灌餃
西平的秋冬季,
沒有吃過這些東西是不完整的~
市井生活,尋常煙火,不管你是誰,
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奔波,不分高低貴賤,
這是你永遠留戀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