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帶貨主播辛巴,再次身陷產品質量信任危機。繼燕窩事件之後,辛選集團直播間力推的「蒼野農夫牛排」和「美享時刻牛排」被消費者投訴,質疑存在嚴重問題。
有打假博主向新黃河記者提供的證據顯示,這兩款牛排不僅涉嫌配料表造假、虛假宣傳,還可能存在質量低劣等食品安全隱患,上千萬元的銷售額背後,消費者維權遇困。
兩款牛排未如實標註配料
辛巴和蛋蛋都是快手平台的頭部主播,每個人的粉絲量均超過1億人。2024年5月至11月,辛巴及其旗下主播蛋蛋在直播間高頻推銷涉事牛排,「原切牛排」「配料表乾淨」「買給孩子吃」等說法多次出現。據不完全統計,「美享時刻牛排」單個鏈接銷量高達5萬-6萬單,「蒼野農夫牛排」單個鏈接銷量也超過2萬單,每款產品售價199元,僅這兩款產品的銷售額已達千萬元。飛瓜數據顯示,倉野農夫位列快手2024年雙11大促生鮮商品品牌榜單top2。
但就是如此高銷量的帶貨背後,消費者收到的牛排,卻與直播間呈現的商品不一致。「根本咬不動,像海綿一樣」「吃著沒有牛肉味」「就是合成肉」……在兩款產品評價區,消費者對肉的質量提出質疑。僅「美享時刻牛排」鏈接下,差評就超過700條。
也有部分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台反映,購買的「倉野農夫菲力牛排吃到一半發現三分之一塊帶筋骨的肉,完全咬不動」,並質疑牛排為「合成肉碎的脂肪粒,肉質很碎,像是用邊角料壓制而成」。
從消費者提供的實物照片和視頻來看,涉事牛排肉質鬆散,紋理混亂,與正常原切牛排的緊實肉質和清晰紋理大相徑庭,部分牛肉甚至在未經烹飪的情況下就已斷裂,肉質如同棉絮。
除了直觀的感官體驗不佳,專業檢測報告揭示了更深層的質量問題。檢測結果顯示,「美享時刻牛排」被檢出含有未在配料表中標識的檸檬酸鈉,「蒼野農夫牛排」則被檢出抗壞血酸、檸檬酸和焦磷酸鹽三種未標識的食品添加劑。
對此,食品科普作者、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在接受新黃河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款牛排「未如實標註配料」,是違規了。
檸檬酸鈉、焦磷酸鹽均為保水劑,常用於提升合成牛排的口感和含水量。檢測報告同時顯示,「美享時刻牛排」水分含量高達83.9%。
2020年,工信部發布qb/t 5442-2020《牛排》和qb/t 5443-2020《牛排質量等級》輕工行業標準,對原切牛排、調理牛排進行定義,並在水分、蛋白質、澱粉、揮發性鹽基氮等理化指標上作出規定。調理牛排中,水分應不超過82g/100g,蛋白質應不低於12g/100g。這意味著,「美享時刻牛排」的水分含量甚至超過了調理牛排的最低標準。
「原切」變「調理」,「不合成」玩文字遊戲
不僅產品質量堪憂,辛巴團隊在直播間及產品包裝上的宣傳也疑點重重,部分消費者認為涉嫌虛假宣傳。
辛巴及旗下主播在直播間中,反覆強調涉事牛排為「原切牛排」,並以「不合成」作為核心賣點。「什麼叫作國產現切牛排?現看現切,這牛排原切,然後現發。全部都是鮮的牛排,現殺然後給你們切的。」當蛋蛋介紹「我們這個是菲力牛裡脊」時,畫面中出現了牛肉部位解析圖,蛋蛋也轉身背對鏡頭,示意後背處,「脊肉旁邊兩塊最瘦的地方,也是牛身上最貴的地方、最嫩的地方。」
按照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的《預製包裝調理肉製品》團體標準,「調理牛排」明確指以牛肉為主要原料,並添加輔料及食品添加劑等進行預處理加工製成的預包裝產品,通俗意義上即為「合成肉」。
「美享時刻牛排」和「蒼野農夫牛排」的產品包裝均明確標註為「調理牛排」,卻又醒目地標示「不合成」,這種自相矛盾的宣傳方式,被質疑是利用消費者對「合成肉」的負面認知,玩弄概念、誤導消費者。「他們利用民間對『合成肉』的叫法,說自己是『調理肉』,不是『合成肉』,這完全是偷換概念,在包裝上印著『不合成』,這就是在欺騙消費者。」打假博主王先生說。
辛巴團隊還在直播間極力塑造產品「配料表乾淨」「牛肉含量大於90%」「適合孩子吃」等健康安全形象,並有意暗示市面上其他電商平台銷售的牛排多為「大豆蛋白合成」「進口牛肉便宜」等低質產品,借貶低同行來抬高自身產品。但檢測報告中呈現、配料表中未標識的多種食品添加劑,以及遠超標準的含水率,都與直播間宣傳的「高品質」「健康安全」大相徑庭。
成本與售價倒掛,「內蒙古牛肉」從何而來?
除了虛假宣傳,涉事牛排的肉源也被質疑。辛巴團隊在直播間介紹涉事牛排採用「內蒙古西門塔爾兩歲小公牛的裡脊肉」,並強調「現殺現切現發」,營造「高品質、高價值」的產品形象。但調查結果顯示,這款直播間售價僅為46-49元/斤的牛排,其宣稱的原材料成本可能已逼近甚至超過其零售價格。
行業人士提供的國產牛裡脊肉供貨報價單顯示,2024年內蒙古西門塔爾牛肉裡脊的採購價格已達42-42.5元/斤。「這僅僅是牛肉的原材料成本,還不包括生產加工、包裝、物流以及直播銷售環節的人工、推廣等各項成本費用」,打假博主王先生質疑,「在各種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以如此低的售價銷售『內蒙古牛肉』,商家如何保證盈利?這不得不令人懷疑其宣傳的『內蒙古牛肉』的真實性。」
更令人感到蹊蹺的是,「美享時刻牛排」在另一電商平台銷售的同款產品,在其詳情頁中宣稱牛肉原產地為「阿根廷」。
既是銷售商又是委託商,辛巴家族「左手倒右手」?
為了進一步獲取消費者信任,「美享時刻牛排」在外包裝上醒目地標註了「picc產品責任險」標識。
當消費者就產品質量問題向商家和辛選客服諮詢保單信息,希望核實保險真實性時,卻頻頻遭到推諉,始終無法獲得有效的保單信息。消費者撥打中國人保官方客服電話,也被告知必須提供準確的保單號才能進行查詢。
「辛選和商家都拿不出保單號,讓人懷疑,所謂的『picc產品責任險』是否真實投保了?會不會只是一個印刷上去的圖案,用來忽悠消費者的?」面對無法核實的「產品責任險」,部分消費者提出了質疑。
記者調查發現,「美享時刻牛排」的銷售店鋪和商品委託方均為深圳盛訊雲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訊雲商」),該公司與辛選集團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天眼查顯示,深圳盛訊雲商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廣西新迅達科技集團股份公司(新訊達,sz:300518)。
辛巴(辛有志)通過其控制的辛選控股,以1元價格收購了盛訊雲商49%的股份。辛巴曾擔任盛訊雲商的董事長,2023年盛訊雲商董事長變更為辛選集團ceo宋鐵牛,2024年變更為崔之火。最新的招聘信息顯示,盛訊雲商依託辛選控股大號直播主播資源及供應鏈資源,每主播帶貨均次gmv1億元至2億元,發展迅猛。
「這意味著,『美享時刻牛排』是辛巴家族左手倒右手的產品。」王先生說,辛巴團隊既是產品的委託方,又是銷售方,這種模式如何保證產品質量?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田監管局的舉報立案告知書顯示,今年1月21日,該局收到消費者提起關於深圳盛訊雲商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銷售不合格食品、虛假宣傳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件,經核查,該局決定予以立案。
牛排生產商被罰款24.7萬元
王先生自去年底,向包括上海、杭州、深圳、菏澤、三亞、日照、廣州等八個城市的市場監管部門發起舉報,期望監管部門能夠介入調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僅有深圳、曹縣、三亞和日照四地市場監管部門立案。其餘地區暫未立案。以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管局為例,王先生提供的線索顯示,「美享時刻牛排」經銷商註冊地為上海閔行區,但當閔行區市監局工作人員前往註冊地現場調查時,發現「查無此公司」。
今年2月7日,山東曹縣市場監管局對「蒼野農夫牛排」的生產商進行了處罰,處罰的理由為「未按規定標識食品添加劑」,罰款金額24.7萬元。
美享時刻牛排有兩個生產商,分別是河北獻縣御鑫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和河南恆都食品有限公司。近日,王先生先後接到了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河南省泌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不予立案告知書。
河北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稱,該局檢查未發現獻縣御鑫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生產的微腌菲力牛排產品配料表造假、營養成分表造假、產品原材料造假、合成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
河南省泌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則轉述了被舉報公司的陳述,稱「該公司產品是整塊的牛肉調理、不是散肉粘貼。雖有調理加工過程,但無合成工序,並非『合成肉』」。
被舉報方河南恆都食品有限公司還對王先生送檢的檢測依據提出異議,認為與該公司執行標準不相符。但在王先生看來,無論執行何種標準,檸檬酸鹽並未出現在產品配料表中,都屬於「檢出了未標註的食品添加劑」。
此後,王先生將河北獻縣御鑫源清真肉類有限公司生產的美享時刻牛排重新送檢。檢測結果顯示,送檢牛排被檢出檸檬酸鈉。至少該成分未在配料表中如實標註。
維權之路困難重重
面對產品質量的重重疑雲,購買了涉事牛排的消費者,維權之路艱難。部分消費者在電商平台和黑貓投訴平台發起集體維權,要求商家退貨退款,並依據食品安全法主張「退一賠十」。
但從商家的回復來看,起初只同意賠償消費者20元,拒絕退貨退款,並堅稱「我司產品都是沒有問題的,都是有正規檢測報告,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後來,消費者提供的聊天記錄顯示,客服要求消費者將牛排包裝袋撕開,商品倒出來扔進戶外垃圾桶並拍照,才能退款。在一個百餘人辛選牛排消費者維權群里,一名消費者表示,今年3月初,他接到電話,客服願意對牛排進行僅退款處理。
辛選集團主播帶貨的牛排產品並非首次被質疑。早在2023年甚至2022年,就有消費者聲稱,在辛巴直播間買到了疑似合成肉。
記者注意到,除了倉野農夫和美享時刻,辛選集團主播之前銷售過的一款味香門第品牌的牛排,也出現了消費者投訴。2024年1月16日,有消費者在蛋蛋直播間買了味香門第牛排,收到貨後發現「牛排口感不好,吃著像海綿一樣,根本咬不動,懷疑不是真正的牛肉」。2023年11月,一名消費者在蛋蛋直播間購買了味香門第的牛排,直播時說是原切牛排,客服也說是純牛肉牛排,不是合成牛排,但「實際收到的商品解凍後,沒有肉的纖維」。2023年7月,有消費者在辛選蛋蛋直播間購買了一款味香門第微腌牛排,收到貨後發現牛排根本咬不動。
味香門第牛排和此次配料表異常的倉野農夫牛排,均由同一家公司運營。3月13日,記者多次撥打倉野農夫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電話,均無法接通。這款牛排銷量並不低。味香門第品牌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快手品牌暢銷榜(預製菜top10)中排名第二,在2023年6·18期間還曾位列生鮮行業top1。
對於以上所售牛排的相關質疑以及售後問題,新黃河記者多次電話聯繫辛選集團並發送郵件求證相關說法,但截至發稿一直未獲回應。
記者:杜林 編輯:劉玉紅 剪輯:梁明星 校對: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