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批經海關總署評估糧食自動取制樣設備在防城港口岸正式投入使用,將極大提高糧食通關效率和碼頭接卸中轉效率,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時間成本以及取制樣作業的安全風險,為企業創造更加便捷、高效的通關環境。
自動取制樣機制出的樣品。(防城海關供圖)
近日,裝載著外貿大豆的「布里斯托爾」輪停靠在防城港碼頭12號泊位卸貨,大豆在卸貨過程進入全自動採制樣環節,防城海關關員通過自動取制樣設備控制系統和視頻監控進行輔助監管。「通過對比分析,自動取制樣設備的有害生物檢出種次高於人工取樣,效率提升很多。」防城海關監管二科科長張磊表示,經海關總署評估,該設備試點應用階段積累的測試數據完整,正常使用後能顯著提高海關監管效能,可以全國複製推廣。
該批外貿大豆是防城港口岸糧食自動取制樣設備經海關總署評估後,廣西首次使用自動取制樣設備取代海關人工取樣的進境糧食。「應用該設備後,通過進境糧食中轉倉儲卸貨作業效率最高可以達到1300噸/每小時,比之前提升50%,節約卸貨時間1.5天,可為我公司節約相關費用19.5萬元。以我公司的年度進口量測算,以後每年可節約295萬元成本。」防城港楓葉糧油有限公司物流主任陳悅說。
來源 | 南寧晚報·南寧寶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芳 通訊員 李潔菲 劉知益
編輯 | 陸麗
校對 | 盧小青
責編 | 王小歡
審核 | 姚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