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底牌已被看穿
面對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中國再次進行反擊!
據新華社北京4月11日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1日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自2025年4月12日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規定的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此外,在本次反制當中中國還提醒了兩個方面。
1,中國表示,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
這句話簡單來說,我就是不給你玩了,就算你加到500%,我都不會再搭理你,也不會跟你談判,這也徹底讓美國失去了極限施壓的動力。在關稅方面,專家稱關稅之爭是有限度的。只要關稅加到60%-70%,跟加到 500%其實沒區別,都沒法做生意了,就是脫鉤了嘛。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凈利潤的空間是比較有限的,把關稅增加到一定程度,企業面臨虧損風險,消費者也面臨漲價的壓力,最終導致的結果可能是虧損還賣不好,與其這樣,不如這樣的生意不做了,我再重新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就行了!
2,中國還表示,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利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其實這也是在警告美國,如果繼續在其他方面對中國造成傷害,我們有更多的辦法進行反制,不惹事更不怕事兒!換句話說,你的底牌我已經知道是啥,你每一項我都有對應的反制措施!
從目前股市的整體表現來看,「對等關稅」的影響也基本上不是很大了,就算繼續極限施壓意義也不大,這條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美聯儲擴表
目前美國所面臨的問題除了股市之外,還有債市以及美元指數的壓力。在這些壓力以及剛剛發布的非農數據當中,華爾街以及交易員預計美聯儲會在今年降息三到四次,而且最近一次降息將會在6月開始!
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以及部分美聯儲官員的表態依然偏「鷹派」,還是以擔心未來通脹會起來為由!
不過,從美聯儲最新的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出,美聯儲雖然嘴上很硬,但是身體卻很誠實!
據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截至當地時間4月9日的數據顯示,其總資產達到了 67274.16億美元,這比上次公布的4月2日的67234.52億美元反彈了近40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美聯儲在擴張,而擴張帶來的效果比降息力度更大!
2022年4月,美聯儲總資產曾高達89654.87億美元,隨後開啟縮表並一路下行。2023年,矽谷銀行暴雷事件引發市場強震,美聯儲曾出手,其總資產也曾有過單周反彈1000億美元的情況。但在那之後,一路下行,最低跌至67234.52億美元。
這再一次的擴表是重大轉向,很顯然在美國資本市場波動,特別是國債大跌的背景之下,美聯儲可能採取了行動。在接下來美國債市也有望被穩住,不過美聯儲可能就是最大的買家了!
在對等關稅的影響之下,對金融市場、美國經濟甚至全球經濟帶來太多的不確定影響,而且這不是一個短期,而是長期的影響,投資者也需要考慮更長遠的打算!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 表示,雖然特朗普推遲了對等關稅,但問題依然存在,他還強調,市場的回升需要「至少穩定的關稅政策」和對中國的關稅進行「逆轉」。
蘋果製造迴流美國等同於「天方夜譚」
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的實施,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企業回美國製造,將生產製造留在美國,這一夢想似乎並不容易實施,特別是對於蘋果來說,想短時間內回到美國本土進行製造,簡直等同於「天方夜譚」!
特朗普期望iPhone在美國製造,以支持其關稅政策和「製造業迴流美國」承諾。蘋果雖承諾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主要用於先進位造基金、AI投資和晶元工程,並非為實現iPhone美國製造。蘋果知名爆料王Mark Gurman指出,美國缺乏生產iPhone所需的工廠、勞動力、供應鏈生態、製造經驗和工程技術。
蘋果全球最大的iPhone工廠,即位於鄭州的「蘋果城」,規模超出許多人的想像。這個工廠像是一個城市,有數十萬人在此工作,配備學校、健身房、醫療設施和宿舍。
蘋果手機除了組裝之外,還有很多零部件同樣是在中國的,整個蘋果供應鏈在中國僱傭人數超百萬,全部迴流美國,恐怕整座城的人只為蘋果自己工作都不夠,而且成本也會有明顯的提升!
蘋果正致力於將印度打造為面向美國市場的新iPhone生產基地,印度工廠可幫助蘋果規避關稅,滿足美國市場部分需求。此外,iPhone研發進度快、工藝變化頻繁,難以實現自動化生產,即使蘋果將部分產能轉出中國,在其他國家複製中國的生產體系仍困難重重。
特斯拉中國:停止兩款車型的新車訂購!
面對關稅帶來的壓力,特斯拉也開始有所行動!
4月11日,特斯拉中國官網調整,Model S/X車型不再提供「訂購新車」選項,僅保留「查看現車」按鈕,消費者只能選擇庫存現車或二手車,而Model 3和Model Y仍可正常訂購。這兩款車均由美國工廠生產,此次調整恰逢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實施關鍵節點。業內專家認為,關稅大幅增加直接影響進口電動車,特斯拉難以將關稅轉嫁給消費者,所以做出這一決策。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總交付量33.67萬輛,其中Model S和Model X交付量僅1.29萬輛,佔比3.83%;Model 3和Model Y交付量32.38萬輛,佔比96.17% ,且在中國市場銷量表現良好。此外,特朗普3月26日簽署汽車關稅公告,4月2日生效,馬斯克表示這對特斯拉影響重大,華爾街分析師也紛紛下調特斯拉目標價,其在歐美市場也面臨銷量下滑等問題。
除了這些之外,美國的農產品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11日報道,因中美貿易戰升級影響中國對美國農產品採購,本周中國大豆商大量購買巴西大豆。彭博社消息顯示,中國進口商本周前半段從巴西採購至少40艘貨船的大豆,趁巴西大豆價格回落迅速下單。這些大豆大多5 - 7月出貨,至少240萬噸,遠超中國月均輸入量。中國近年推動農產品進口多元化,巴西已成為中國最大大豆供應國,此次購買潮規模大且迅速。
這也就意味著在超高關稅面前,會直接壓榨企業的利潤空間,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每家企業都會尋找新的合作夥伴,這些或多或少都是被「對等關稅」所影響,也進一步給美國施壓。
儘早解決關稅問題、貿易戰問題,才是能夠讓經濟更好發展的上上之策!
結語
在過去的一周內,全球金融市場都是在圍繞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打轉,金融市場的震蕩幅度也相對較大。
對於中美之間的「關稅」之戰或將會告一段落,再增加也沒有太大意義,對市場的影響也相對有限,但是如果中美兩國能夠達成更好的協議,這對於全球經濟以及金融市場都是好事兒,我覺得這方面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暫停90天關稅」,似乎並不意味著就會暫停90天,而是取決於談判的結果,後期發生變故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點贊+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