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玉名
一道選擇題與經濟形勢
一道選擇題,考驗股民盈虧思維。一家餐館,去年只賺了10萬,今年賺了20萬,同比增加100%,明年又虧了10萬,後年又賺了1萬,同比增長200%。另外一家餐館,去年賺了50萬,今年賺了55萬,同比增長10%,明年賺了60萬,後年70萬,一直是穩定增長的。

第三季度,A股整體營收增速為-1.51%,較二季度下降0.29個百分點。剔除金融後,收入增速為-3.67%,較二季度回落2個百分點。整體凈利潤同比增長4.78%,增速較二季度回升6.18個百分點;剔除金融後,同比增速微-10.03%,較二季度下降4.16個百分點。從行業增速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半導體行業營收同比增速最高,達到20.7%;此外,非銀金融、硬體設備和運輸行業營收增速均超過10%。

三季度單季度大多數行業的增速都出現了顯著的下滑,有些即便同比增速還可以,但環比增速也有明顯下滑(比如半導體),環比同比增速均有加快的行業寥寥無幾。有色、化工(黑色比較差),還是航運、養殖等周期行業,都有明顯加速,公用事業和出口為主的企業比較穩定,但比如汽車零部件增速也在回落,除了少部分出口行業,大都增速在回落。
地產因素與居民負債因素:

地產投資的下滑是帶動經濟走弱的一個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從這次的9.26會議的表態來看,原話是說「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我國在過去幾年其實已經發生了一個房子供給的顯著收縮,我們可以看這個圖,確實房屋的銷售面積是降下來了,但是同時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的幅度更大。地產投資就是商品房的增量,當你要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的時候,地產投資恐怕很難有明顯的改善,甚至有可能進一步的走弱。

各國居民資產負債情況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如圖所示:中國居民67%是房子,其次是存款20%,證券投資與股權只佔5.57%。美國居民第一大資金在證券,股權佔比35.24%,其次才是房子27.85%,保險19.66%。日本人居民房子佔36.6%,現金34%和保險16.7%。不得不說,房子負債和加槓桿,在中國老百姓中佔比太高了,尤其是2018年之後,當時老百姓加槓桿救了地產。而如今這一波,再讓老百姓救,真的是有心無力了。都說全球老齡化社會是趨勢,但未富先老,與富了再老還是差別很大的。

因此,房和品牌酒一樣,都走向了控量挺價,開工量下滑對產業鏈的影響短期靠白名單彌補,中長期靠消費、新質生產力來轉型。不控量,價崩了。從2021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期房銷售下降了一半多,同期現房的銷售面積並沒有明顯的下降,甚至去年到今年還有所上升,所以現在老百姓不是不買房子,他只是不敢買期房。

如今是如何定位房地產,如果把它定位於純投資品那麼價格是一切基礎。如果定位於投資和消費商品則供需關係會受多重因素影響。如果定位於純消耗商品則供需關係就是最純粹的供需關係,並且也是正常的經濟規律即供需關係決定價格而非反過來。但價格本身的控制必須慎之又慎,一旦價格脫離了社會生產力水平那麼,這個價格將會把房產變成純粹的投資品。
大宗商品異動周期
隨著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波動,大宗商品異動的概率在增加。無論是2000年科網泡沫破滅,2018年經濟危機,以及2020年疫情後,原油資產逐步調整到位後的機會,顯示出了極強的獲取穩定回報的能力。因此,如今以一種看戲的姿態欣賞油價調整,能源類資產下跌,等待來年呈現的較好的風險收益比。這很可能是又一次,波段型利潤的來源。

如圖,黃金類可選消費業績普遍很差,這是因為價漲量減,金價上漲,銷量下降。其實,我們對漲價看法有誤區,要懂得背後的驅動原因。我們要看金價拉動的要素是下游消費需求拉動,還是上游原料拉動(投資拉動)。我們以鋼材為例,如果價格是高需求拉動,價格上漲的發起者是鋼企,那麼隨著鋼材漲價,供需兩旺,鋼企就有更多的對下游的議價權,那麼鋼企的利潤就會隨著鋼材價格上漲而增厚。

而如果鋼材的價格是下游礦石投機拉動,價格的上漲發起者是下游,那麼隨著鋼材漲價,就會抑制需求,鋼企夾在上下游中間兩邊受氣,甚至可能出現超高價的鐵礦石,成本托著高鋼價,鋼企反而大幅虧損的狀況。由此,我們理解了,黃金不是消費需求拉動,而是投資需求拉動,也就是原料的黃金價格上漲被動推高的金飾品,這使得業績受損。

近期特朗普當選後,黃金持續走弱,比特幣反彈。而我們思考,2025年很可能也會進入到油價異動周期。原油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它的不可控性,因為幾乎每個工業國都想低價擁有它,(美元和原油綁定,彰顯其重要性,幾乎每個工業國都建有戰略原油儲備庫,不重要為何要花重金建庫)。按西方石油CEO的說法,目前全球原油供大於需,但由於最近10多年全球新探明石油儲量遠遠小於原油消耗量,預計2025年底全球原油供應能力將出現拐點,供需關係發生逆轉。

按照美國《油氣》雜誌公布的統計數據,全世界頁岩油儲量約11萬億 - 13萬億噸,預計可供人類使用3000年以上。綜合各種因素,對於全球石油儲量能用多久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時間。一些機構和專家曾做出過不同的預測,如英國BP石油公司在2020年6月發布報告稱,當時全球石油儲量約為17297億桶,按當時全球消耗率計算可使用約50年,但這只是基於當時的數據和情況做出的預估,實際情況會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因此,如果油價下跌,跌破成本區間後,是存在機會的,因此2025年等待大宗商品異動因素,是一個財富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