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 佛教認為世俗智慧和宗教智慧的區別怎樣?如何看待與科學的關係? 佛教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秉持著「解脫一切眾生苦難」的信仰,對於生命的意義和人類的境遇有著深刻的探究和思考。在佛教的發展歷程中,既涉及到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也關注宗教的信仰和教義,這就導致了世俗智慧和宗教智慧之間的區別。 05月08日 1687
佛學 老總張暉:花8億建造108米海上觀音像,4年後死在水中,死因成謎 「關注」一下,我們一起探討更多內容你知道嗎?有人為了一個夢,就花了八個億!這個人就是老總張暉。建立於南山海上的觀音像,起始之初便是張暉的一個夢。觀音像高度足有108米是為世界第一,更有三面佛像,宏偉壯觀,引得無數人膜拜。 05月05日 1625
佛學 一眼千年的晉唐寫、刻經精粹——《伍倫經眼古經圖錄》出版 《伍倫經眼古經圖錄》此次刊布的二十餘件攝人心魄的晉唐寫、刻經精品,時間涵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吐蕃統治河西時期、歸義軍時期,均是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上流通的高古寫、刻經銘心之作,從文物、文獻、學術、藝術價值上堪補國內外館藏敦煌寫經、早期刻經之遺。 05月02日 1252
佛學 《五台山與魯智深》 #頭條創作挑戰賽#(原創)五台山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一塊佛教搖籃的聖地這裡,最早是道教的場所,東漢以前,是道士們修行的極樂世界。隨著佛教的傳入,東漢明帝時,在這裡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焚經比賽。結果佛家勝出。於是修建了大孚靈鷲寺,後改名顯通寺。至此時起,這裡便成了佛教的搖籃。 05月01日 1000
佛學 高僧輩出的大唐帝國——讀史筆記寺院讀書 寺院讀書的寺學高僧大德出世最多的朝代,可能就數唐代了。諸如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著名天文學家一行禪師、六次東渡日本的鑒真大師、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華嚴宗開創者法藏大師、凈土宗祖師善導大師、書法高僧懷素大師、高僧萬回與《全唐詩》僧人詩收錄最多的邢台籍詩僧寒山(附拾得詩)。 05月01日 1290
佛學 佛教變遷史01——佛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近些年來,由於很多寺院從事商業活動,使人們對佛教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印象。佛教的存在顯然不是為了賺錢的。佛陀宣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類獲得心靈自由(解脫)。這是整個佛教的初心,也是兩千多年來佛教沒有完全衰落的根源。 04月28日 1638
佛學 有觀音菩薩應化真身寶殿的寺院——法華寺 眾所周知,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肉身寶殿內有地藏王菩薩的應化真身。那麼觀世音菩薩的應化真身寶殿是不也在普陀山的哪座寺院呢?還真不是這樣,觀音菩薩的應化真身寶殿位於湖州法華寺。法華寺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主峰弁山的東麓,是一座歷史悠久、影響最深遠的佛教名剎。 04月25日 1640
佛學 廣東青年,虔誠皈依悟自心,演藝為法度人心:苦盡甘來的一方佛子 他,一介演員,一朝之間,紅遍大江南北。一句台詞,終成當下流行。他,戲中角色,深入人心,得芸芸眾生喜愛,無一差評。 04月17日 1208
佛學 獨筆鵝字碑 矗立在古剎 劉順平《鵝》字碑落成智廣禪寺 ◎林新華2023年4月11日上午,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智廣村北首智廣禪寺,吊運機機器轟鳴,數位吊運工人手腳麻利地安裝一塊碩大的石碑。不一會兒,石碑矗立在地面上,蔚為壯觀。該石碑總高3.3米,重約3噸,立於智廣禪寺天王殿前東側。 04月16日 1776
佛學 翻譯《金剛經》的鳩摩羅什大師,究竟有多少傳奇經歷? 提起《金剛經》,大家都很熟悉,但它的翻譯者——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其實這位大師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實在讓人讚嘆不已。 04月03日 2000
佛學 隋朝女性造像的貢獻 看見平凡生活的光,發掘歷史深處的美,您的關注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文|安東尼的樹屋編輯|安東尼的樹屋儘管崇佛活動十分多樣,佛教徒們還是將開窟造像作為祈福消災的最大功德,並在佛經中反覆弘揚造像的好處。 03月31日 1626
佛學 10個常見佛學名詞,究竟有什麼含義?(建議收藏) 很多佛教中的辭彙,我們經常見,經常聽到,但未必清楚其中的含義,甚至很多都被誤解了。雖然我們不必執著文字相,但多一份了解,總比誤解強一些。下面就挑選其中的十個佛學常見名詞,與大家分享學習。 03月29日 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