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 鑒定學習:關注出版物中署名弘一筆跡的展示與鑒定體驗,偽作多 還是泉州施兄,寄來的幾年來拍賣市場上出現的,鑒定為弘一筆跡的作品合集,珍品嗎?他,一位對弘一筆跡頗有研究的同行同道學者,對其中部分作品有疑問。十分難得了。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弘一所有筆跡,簡單分為入佛前後兩大體系。弘一作品是禪定模式,倒是可以。 07月04日 1667
佛學 和尚們每天吃素,為何個個都是肥頭大耳?看看他們的伙食就懂了 從漢朝時期開始,佛教傳入中國,在漢明帝的支持下,佛教得到了很快的傳播,並在中國本土逐漸擁有了自己的信眾。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即使在現代社會,仍然還是有許多人信仰著佛教,並且有一部分人選擇出家為僧。所以即使走在現代化的街道上,我們偶爾也是會看見一些僧尼。 07月01日 1180
佛學 區塊鏈進化史:DApp到底是什麼?它將會是未來趨勢嗎? 近期網上流行著一種關於區塊鏈進化史的說法,區塊鏈1.0是比特幣,2.0是以太坊,3.0是DApp時代。那DApp到底是什麼?它將會是區塊鏈的未來趨勢嗎?一、什麼是DApp?DApp全稱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翻譯過來就是去中心化應用,也稱分散式應用。 06月30日
佛學 小朋友:三業歸心 小嘎仙:有一次,詩人白居易請問惟寬禪師道:「身口意如何修行?」小保爾:惟寬禪師:「無上菩提者,被於身為律,說於口為法,行於心為禪。應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漢,各處異名。名雖不一,水性無二。律即是法,法不離禪,身口意皆不離於心也。云何於中,妄起分別? 06月30日 1539
佛學 小朋友:文喜嫌聖 小嘎仙:文喜禪師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經金剛窟般若寺,遇見一位牽牛的老翁。文喜問:「請問長者,可否借宿一晚」老翁答道:「你有執著心,不能留你住。」文喜解釋說:「我沒有執著心。」小保爾:老翁問:「你受戒了嗎?」文喜答:「早都受過戒了。」老翁說:「既然沒有執著心,還用得著受戒嗎? 06月30日 1330
佛學 佛門凈地美貌「尼姑」泛濫,白天布施晚上穿黑絲蹦迪 文|近史演繹編輯|近史演繹佛門凈地本該聖潔純凈,卻被一群濃妝艷抹的尼姑給污染了,這群尼姑從不修鍊誦經,反而攔路強行要錢,甚至以美色引誘,所得錢財再進行統一分贓,手握著大把鈔票,喝酒吃肉的「美女尼姑」為何敢如此放肆。 06月26日 1236
佛學 佛陀最後一世:「比丘,你找不到所問的答案,是因為你問錯了」 那時,長者之子堅固到佛陀處,敬禮後,坐於一旁,說道:「世尊!那爛陀是個成功繁榮、人群熙攘的地方,整個城對世尊滿懷信心。 06月26日 1852
佛學 佛陀最後一世:兩則小故事 【故事一】一時,佛陀住在舍衛國東園鹿母講堂,那時,昆舍佉所鍾愛的孫女不幸死亡,她在大白天裡衣發盡濕地來見世尊。敬禮後,坐於一旁,世尊於是問道:「毘舍佉!你從何方來,何以大白天裡衣發盡濕?」「世尊!我所鍾愛的孫女死了。」「毘舍佉!你可願有多如舍衛國之民的子孫?」「世尊! 06月26日 1136
佛學 古代印度教中的年輕修行者與僧侶,在古代印度社會具有什麼地位? 在古代印度教中,年輕修行者與僧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追求靈性的內在探索和超越塵世的道路,這些年輕人放棄了世俗的誘惑和物質財富,選擇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致力於實現內心的平靜與覺醒,他們以清心寡欲、禁慾修行和奉獻服務為信仰的核心,通過冥想、修身養性和學習聖典來實現靈性的成長與解脫,這些年輕修行者與僧侶在古代印度社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尊重,他們的奉獻和修行成為啟迪人心的典範。 06月25日 1221
佛學 一起來杭州這些小眾寺廟感受一份禪意吧! 沒有offer、被內卷、上岸失敗、工作不順......拜拜就拜拜。於是「上班與上進之間,我選擇上香」這一熱潮悄悄風靡網路,一時間寺廟被擠爆,一些9點上班起不來的年輕人8點卻能準時出現在寺廟門口,風頭甚至蓋過各大網紅打卡點。 06月24日 1324
佛學 招財進寶福滿堂!2023年下半年,生肖虎運勢大揭秘! 屬虎的朋友,2023年下半年的運勢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看看未來會有哪些好運和福報等著你。一、財運亨通,添丁發財屬虎的你,今年下半年的財運非常旺盛,無論是工作收入還是投資理財都會有不錯的收穫。可以適當加大投資力度,賺取更多的利潤。 06月23日
佛學 彩徹虹飛(臨汾市洪洞廣勝寺) 彩徹虹飛(臨汾市洪洞廣勝寺)飛虹塔晴空萬里,陽光照徹琉璃,炫出最美的色彩,黃的明快,綠的閑適,藍的潔凈,塔檐上下的佛像、菩薩、金剛、盤龍、花卉、鳥獸組合成的立體世界包羅萬象、氣勢恢宏。這就是飛虹塔,曾被梁思成稱作「無上精品」,它是全國最精美、保存得最完好的琉璃古塔。 06月19日 1303
佛學 佛經中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與銀河系的關係 須彌山和四大部洲,作為佛經中描述的小千世界的構成要素,具有豐富的神秘和象徵意義。根據佛經的記載,須彌山位於小千世界的中央,它高聳入雲,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承載著整個小世界的宇宙軸。須彌山被描述為莊嚴壯觀的聖山,象徵著宇宙的中心和精神的高峰。 05月17日 1773
佛學 不同看法的人生 人生是一個很奇妙的旅程,有人過成詩,也有人活的很苟且。還有人過的狼狽不堪。有兩個普通的人一起來到同一寺院出家修行悟道,多年以後,他們中的一位成有名的大師。另一位卻依然是普通的僧人(以下簡稱僧人)。 05月13日 1320
佛學 南懷瑾:我年輕時學打坐,盤著腿也熬不住,袁老師告訴我這個方法 打坐是修行的必備功課。南師說打坐時,只需要信受奉行就好了。要相信自己,相信佛所說的話,因為自性本空。只要把腿一盤,一上座,就已經空掉了。不要再去求一個什麼空。因此,第一步,就是盤腿上座,不求空,也不求有。把眼睛閉起來。盡量把思想放空,什麼都不去想。現代人都是眼睛耳朵用得太多了。 05月09日 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