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無愧「俠之大者」的讚譽,不過相對於他本人而言,他的幾個孩子則不那麼讓人省心。
他那大女兒郭芙刁蠻任性,是個典型的草包,小兒子郭破虜毫無存在感,後來讓他保管屠龍刀,他也辜負了父母的期望,儘管小女兒郭襄成了峨眉祖師,那也是中年之後的事了,年輕時候的她也沒少闖禍,當年的那場襄陽大戰中,她就成了金輪法王要挾郭靖的籌碼。
不過對於郭靖而言,他或許壓根沒指望子女能有什麼大成就,作為父母,只希望兒女們好好活著,和睦相處就足夠了,可即便是這樣的願望,似乎也沒能實現,至少郭襄與郭芙之間似乎就有極深的矛盾,以至於郭芙死後多年,郭芙仍記恨著姐姐。
一、郭襄口中的姐姐
若你是通過電視劇了解的《倚天屠龍記》,那多半不知道這部作品中與前作《神鵰俠侶》的種種關聯,因為電視劇中往往會刪除不必要的「前情提要」,直接展開新的故事。

(郭芙劇照)
事實上《倚天屠龍記》中也有不少關於前作人物的細節設定,比如數十年之後,郭襄的傳人們提及郭芙時,仍是帶著偏見的。
你且看原著第三十八回中,周芷若介紹倚天劍與屠龍刀的來歷時,是怎麼說的:「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後,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郭祖師另有個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
這消息是滅絕師太告訴周芷若的,而滅絕老尼自然是從她師父那兒聽來的,總而言之,若不是祖師婆婆郭襄將這消息代代傳下來,她的徒子徒孫們又怎敢詆毀祖師婆婆的姐姐?
可見郭襄沒少在弟子面前詆毀自己的姐姐,你可別說她不過是表達了客觀事實,她若有心維護姐姐的形象,大可說姐姐當時已經嫁做人婦,不在襄陽,忙於丐幫事務,她有太多理由解釋這件事,她卻選擇了最傷害她姐姐形象的一種。

(滅絕、周芷若劇照)
事實上那不是郭襄第一次詆毀郭芙,早在她與張君寶逃出少林寺無處可去時,她就建議過張君寶去投奔自己的父母,在那時,她也提到了一句:「我爹爹最喜歡少年英雄,見你這等人才,說不定會收了你做徒兒。我弟弟忠厚老實,一定跟你很說得來。只是我姊姊脾氣大些,一個不對,說話便不給人留臉面,但你只須順著她些兒,也就是了。」
就這樣,張君寶忌憚郭芙的脾氣,就沒去投奔郭靖。
所以郭襄為何對姐姐有如此深的偏見呢?
二、郭芙的好與壞
正如前文所言,從某種角度來說,郭襄認為她姐姐魯莽無腦,那不過是在闡述事實,但有句話叫「家醜不可外揚」,一個正常人怎會在外人面前不停地揭自己家人的短?
而郭芙其實也並不是個一無是處之人,在筆者看來,郭芙最大的錯就在於她這人的確是沒腦子,做任何事情都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不過這也是因為她自幼被人捧著,慣出來的脾氣,但她骨子裡並非是惡人,甚至可以說她是無愧「大俠之女」的稱號的。

(郭芙、郭襄劇照)
至少在《神鵰俠侶》中,郭芙的形象是要比郭襄更正面一些的,郭襄為了追求自己的心愛之人外出遊玩,結果被敵方抓去,淪為人質,差點害父母動搖軍心,而郭芙呢?她可是不顧一切的在奮勇殺敵呀,你能說她不是俠女嗎?
顯然郭芙絕不是郭襄口中那種一無是處的存在,郭襄如此詆毀姐姐,甚至在姐姐死了數十年之後還在詆毀姐姐,那只有一種解釋,郭芙做了什麼,傷透了郭襄的心,以至於她耿耿於懷。
三、郭芙之子
其實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書中提到郭靖一家的結局時,並未提到郭芙的去向。
原著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那麼此時是誰將郭芙救出襄陽城的呢?
你可能會不假思索便回答「耶律齊」,但答案或許很殘酷,因為根據書中的細節來看,耶律齊可能早就死了,畢竟他在《神鵰俠侶》書末的那次襄陽大戰中就表現出了魯莽的一面,他沖入敵陣,根本沒想過活著出來,若非楊過救他,他早就死了,所以他多半早已戰死。

(楊過、小龍女、郭芙劇照)
那還有誰能救郭芙?只有一個人有能力,也只有那人有理由,那人自然就是楊過。
楊過與郭芙早年間的確有過諸多不愉快,但二人之間的關係卻始終是曖昧不清的狀態,試問楊過心中若對郭芙沒有一丁點愛意,又怎麼可能被對方斬斷一條手臂之後還能大肚地原諒對方?
如果楊過對郭芙沒有一絲愛意,那小龍女又怎會幾次三番地在楊過面前提起「郭姑娘」,她始終是將郭芙視為情敵一般的存在,你可以懷疑楊過的嘴,但沒法懷疑一個女人的直覺,小龍女知道,楊過心中一定是有郭芙的。
如此一來,後續的劇情就不難猜測了,郭芙能逃出襄陽,多半是被楊過搭救了,而後來的郭芙無處可去,自然會與楊過走到一起,而他們的孩子,多半就是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楊破天(也就是後來版本中的「陽頂天」),楊破天所使的那招大九天手,就是楊過的黯然銷魂掌的改良版,無需再以黯然神傷的心境來催動。

(陽頂天劇照)
畢竟在楊破天出現之前,明教可不是反蒙義士,從這裡來看,他也像是楊過的後人。
甚至從張三丰從不主動出手攻打明教,黃衫女子還幫了後來的明教教主也能驗證這一點,畢竟張三丰曾得楊過指點,而黃衫女則是楊過另一脈傳人。
如此再回過頭來看郭襄對郭芙的恨意就不難理解了,因為她忙活了半輩子都沒能得到的人,姐姐卻能與之相伴,她怎能不嫉妒呢?或許她在四十歲時出家,也是聽到了姐姐與大哥哥走到一起的消息,才頓時萬念俱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