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2025年04月11日21:50:58 育兒 5904

養育兒子,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瞬間?

飯剛端上桌,兒子撇了撇嘴,嘟囔一句:「難吃!」接著,「啪」的一聲,他把筷子摔在桌上。

你站在那,心火直衝天靈蓋。

或者在超市,他看中一個玩具,你搖頭說「不買」。

他立馬一屁股坐地上,哇哇大哭,邊哭邊吼:「你是壞媽媽!我就要買這個!」

全超市的人都在看,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強忍怒火,咬牙拖他走。

還有那句——「我不要你當我媽媽!」

聽到的那一刻,你的心,像被誰狠狠掐了一下。

你那麼愛他、那麼努力,可在他眼裡,卻像個「壞人」。

你一瞬間想吼、想罵、想轉身走……

那兒子愛發脾氣,我們怎麼辦?

你若學會以下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溫柔、有界限的小紳士。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一:別急著教他講道理,先抱住他的小情緒

你是不是也說過這些話?

「男孩子就該堅強點,哭什麼哭!」

「再鬧,我就不帶你出門了!」

「別哭了!你煩不煩!」

可你越說,他哭得越凶,越鬧越厲害,甚至開始踢你、推你,或者一個人躲在角落哭。

其實,他不是想故意「氣你」或「挑戰你」,他只是想讓你「看到」他——不是行為,而是情緒本身。

孩子的小情緒,就像一隻發抖的小狗——你越吼,它越逃;你越溫柔,它越靠近。

下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試試這樣說:

「你很想要那個玩具車對嗎?沒買到,你覺得很難過,對不對?」

你會發現,他雖然還在哭,但情緒會慢慢平靜。

因為你「聽懂」了他內心的聲音。對他來說,那不是一個玩具那麼簡單,而是對「願望沒被滿足」的痛苦體驗。

理解,是連接的第一步。

所以別急著修理一個情緒爆炸的孩子,先學會:接住他那無處安放的小情緒。

你不需要立刻解決他的問題,但你可以安穩他的情緒。

那是一種安撫,也是一種愛的回應。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二:教他認識情緒,他才不會亂髮脾氣

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發火、打人、摔東西。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就像有個3歲男孩,每次媽媽一接電話,他就跑來搶手機、生氣、大喊。

後來媽媽慢慢引導,才知道他是覺得:「媽媽一打電話就很久,還把他推開。」

但他說不出來,只能用攻擊的方式表達。

所以,當他說:「我不開心」時,不要停在這。

我們可以引導他說得更具體一點:

「你是不開心,還是覺得被忽略了?還是你有點失望?」

引導孩子認識情緒的名字,是幫助他情緒成長的重要一步。

可以一起做一套「情緒識別卡」:畫出開心、生氣、難過、緊張、害怕……

每張卡片後面寫一兩句描述,比如「我生氣的時候,心跳很快,想大叫」「我難過的時候,想一個人躲起來」。

每天睡前問他:「今天最像哪一張卡片?」讓他說出原因。

有個媽媽分享,她兒子以前只會說「我生氣了」,後來學會說:「我今天覺得被老師忽視了,所以我難受。」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因為,語言是情緒的出口。

一個會說「我傷心了」的孩子,就不需要用打人、哭鬧、摔玩具來表達內心了。

孩子學會了說「我在難過」,那一刻,他其實就在練習愛自己。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三:教他按下「暫停鍵」,而不是讓情緒崩潰

你可能會問:我已經理解他了,也教他識別情緒了,可他一著急,還是會發飆,怎麼辦?

那就給他一個「情緒暫停角」。

準備一個「冷靜小盒子」或「安靜角落」:

裡面放他喜歡的小玩具、畫本、小卡片,甚至是他自己畫的一張「冷靜星球」。

當他快要爆發時,你溫柔地說:

「我們去暫停角坐一會,好嗎?等你準備好了,我們再聊。」

這不是懲罰,而是告訴他:

「你可以生氣,但你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處理它。」

有位媽媽說,她兒子以前一生氣就摔門。

現在,每次生氣,他會走到角落畫一條「生氣的龍」。

等龍畫完了,他的火氣也散了。

給他一個「暫停」,他才能學會:情緒不該壓抑,但可以被引導。

兒子愛發脾氣,你學會4個小方法,養出一個小紳士 - 天天要聞

四:你怎麼對情緒,他就怎麼學你處理

有時候,我們朝孩子大喊:「你冷靜一點!」

但其實,那個最需要冷靜的人,是我們自己。

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歷過:孩子鬧,媽媽情緒失控,吼了他一通,後來後悔得掉眼淚。

但我們不知道怎麼道歉,也不知道怎麼修復。

其實,我們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實。

如果我們情緒失控了,事後可以對他說:

「媽媽剛剛很生氣,說話很大聲,對不起。媽媽不是不愛你,是因為我太累了,沒控制好情緒。」

這句簡單的話,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

它告訴孩子:原來,大人也會有情緒;原來,犯錯之後可以修復關係。

你這樣做的時候,不是在示弱,而是在示範。

一個會道歉的父母,是最好的情緒老師。

有個小男孩曾對媽媽說:

「媽媽你昨天凶我了,我很害怕。但你後來抱了我,說你也難受,我就不怕了。」

孩子其實,並不需要你無所不能,他需要的,是那個即使崩潰後,依然願意抱抱他的你。

男孩的情緒像一匹野馬,

他不需要你把它拴住,他需要你給它一片遼闊的天地——一個安全、被理解、不怕犯錯的天地。

所以,別擔心孩子太情緒化,真正該擔心的,是他把情緒埋在心裡,不敢說、不會說、也不想說。

情緒教養的終點,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他擁有「內在的安定感」——哪怕哭了、鬧了,也知道自己始終被愛著。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
清明節前後,千萬不能說這3句話 ,也許會很靈!不信你看! - 天天要聞

清明節前後,千萬不能說這3句話 ,也許會很靈!不信你看!

老一輩人常念叨:「清明時節,鬼神近人。」因此,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大家說話都會格外注意,生怕一不小心說錯話,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畢竟,清明是掃墓祭祖、緬懷逝去親人的時刻,說話的分寸顯得尤為重要。以下這3句話,可千萬不能說,說不定真會靈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