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2022年06月29日19:02:15 历史 1492

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司马懿评价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感念他的恩德,便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己任,发动了多次北伐战争,而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就是第一次北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奈何,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所幸,他利用自己的智谋设了一场“空城计”,这才骗过司马懿的大军,顺利逃回了汉中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许多人认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也并没有损失太多。其实不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损失“大发了”,若是你看到这场战争前后死去的蜀将名单,就会知道诸葛亮为何挥泪也要斩马谡了。

从此之后,诸葛亮虽然继续北伐事业,但已经没有了翻盘的机会。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刘备的两次恩情

刘备投靠刘表、暂居新野时,曾在意外得到了才子徐庶,奈何曹操以徐庶的母亲相威胁,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不过,在离开之前,他向刘备推荐了隆中卧龙岗上的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对于诸葛亮,徐庶的评价非常高:“能得到他,就可以得到天下”。第二天,刘备、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了,结果诸葛亮刚好云游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

又过了几天,三兄弟再度来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但他依然没在。失望的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希望能够邀请他出山。

那一年的春节刚过,刘备又去了卧龙岗,这一次他终于等到了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一张宏伟蓝图,刘备听后高兴地说“善”,而后哭着让诸葛亮帮助自己。

盛情难却,诸葛亮便跟随三人下山,自此成为了刘备的军师。在这个故事上,许多人认为诸葛亮下山帮助刘备,对刘备来说是恩情。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刘备三顾茅庐也算是给了他一个发挥才华的平台。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因此,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才会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从某个角度来说,三顾茅庐是刘备对诸葛亮的第一次恩情,当时诸葛亮27岁。

时间来到14年后,也就是夷陵之败后,刘备因受不了战败的打击,再加上身体创伤、年龄已到,所以他即将去世。临终前,在白帝城叫来了诸葛亮,进行临终托孤。

当时,刘备是这么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的才华很高,将来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业。

你看看我的儿子,若是他能够辅佐,你就辅佐他,没有价值辅佐,你就取代他吧,别耽误了你自己的事业......不管刘备这句话是否出于真心,但能说出这样的话,让诸葛亮这个员工对老板感激涕零。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因此,他在听到这番话后,直接跪倒在地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也就是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出处,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第二次恩情。

临死前,刘备让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亲”(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交代完一切,他便驾崩了。随即,刘禅登基,成为了蜀汉的皇帝。

诸葛亮出师北伐,遭遇街亭大败

多年以来,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2次知遇之恩,他时时刻刻不在想着北伐。公元223年,诸葛亮派出陈震邓芝等人出使东吴,吴、汉两国重新联盟。

2年后,诸葛亮又南征孟获,平定南方战乱,收服南蛮之心。在此后的一年中,诸葛亮一边操练兵马,一边等待时机。终于在公元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新旧交替之时必然政权不稳,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他便写了一封《出师表》,以表达自己对刘备的报答:“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率三军,北定中原......”

对于诸葛亮的决定,刘禅也非常支持,二话没说就让他带领大军北伐了。战争前期,因为曹魏准备不足,所以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全部丢失,诸葛亮还在天水得到了姜维,曹魏朝廷“恐惧”。

在此情况下,魏明帝曹睿率大军救援,让曹真挂帅出征抵御赵云张郃前去抵挡诸葛亮。当时,街亭是张郃大军的必经之路,也是蜀军进退的要塞,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诸葛亮一时不知派谁去镇守,毕竟张郃乃是名将,也就在此时,参军马谡请命,镇守街亭咽喉要道,还以家人的性命立下了军令状,而后诸葛亮便答应了他。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不过,在临走之前,诸葛亮再三叮嘱马谡,在街亭大路上安营扎寨。可笑的是,马谡对“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领略得很到位,他将阻击战打成了防御战。

放弃在大路上安营,选择在周边的山上扎寨,还说什么“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其实,张郃本可以不管他,直接穿过街亭去攻打诸葛亮,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给了马谡三分薄面,与他博弈了一番。

张郃根据当地的地形,派兵包围了马谡所在的山坡,切断汉军水源。可想而知,军队若是缺少了水源会发生什么问题,大败也就不远了。

果不其然,汉军因缺水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汉军大败、街亭失守。要不是王平带领数千人故作疑兵,让张郃不敢追击,估计马谡都跑不掉。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马谡失了街亭,也让赵云陷入被动,他本就是疑兵,军队数量很少,在曹真的攻打,也不得不退守。总而言之,街亭失守牵一发而动全身,诸葛亮被迫引兵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损失的11位大将

看到了这里,许多人觉得第一次北伐失败就失败吧,毕竟蜀汉一方损失不是很大。然而,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蜀汉先后损失了11员大大小小的将领。

先来说一说其中的8人,他们分别是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白寿、刘郃、邓铜和赵云。其中一些人无具体资料可查,咱们简单介绍几个人。

阎芝是刘备时期就存在的人物,曾派遣五千人以补遗阙,缓解了刘备兵败夷陵的“后遗症”,军事眼光很独到。阳群人称刀客、川中刀王,原本是刘璋的手下,刘备进川的时候,诸葛亮与之相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根据当时的记载,诸葛亮让赵云与之接战,而羊群居然与赵云打得不相上下,可见其武功之高。原本,阳群宁死不降诸葛亮,诸葛亮三擒三放,才让他真心归附。

大将邓铜也是一位卓绝的武将,被称之为川中无敌将,一柄大长铜锤耍的是虎虎生风。赵云更不用说,蜀汉后期属于老当益壮的存在,而且军事威望、眼光都很高。

可惜的是,因马谡失街亭,使得他与曹真对战中处于不利地位,身体也受到了伤害。退回汉中后,身体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调理,但最后还是去世了。

对于以上8人的牺牲,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有言语:“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从诸葛亮的话语间不难发现,第一次北伐战争蜀汉败得很惨,数十年积累的精锐损失了大半。要知道,蜀汉后期的人口才有94万人,而且还是经过刘禅休养生息几十年的成果。

可想而知,诸葛亮执政时期,蜀汉的人口更好,精锐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短期内根本就补充不了。由此可见,后来的几次北伐早就注定失败了。

除了以上8人之外,算是诸葛亮半个弟子的马谡,也被他直接斩杀了。毕竟,因为他大意失街亭,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的人,必须要有人出来承担,诸葛亮也必须要给出一个态度。

与此同时,被杀的还有张休和李盛二人,他们也是像马谡一样违反军法被下令斩首。前前后后,总共损失了11员大将,难怪后期蜀汉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失去11位大将,仅看名单就知道他败得有多惨 - 天天要闻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其中1次大型全面战争,2次中型区域战争、2次小型局部战争。或许,也只有第一次诸葛亮有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想法。

至于后四次,只是想要拖慢曹魏的发展步伐,以求为蜀汉延续国祚,以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毕竟,那个时候他已经没有人可用了,自己还累死在了五丈原上,可悲可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 天天要闻

讲述抗战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 | 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梳理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9月3日晚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晚会根据中央安排,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