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2025年07月04日12:32:10 历史 1754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吉林省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

这份编号“通省警特秘第一五三七号”的机密文件,是1940年3月16日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发给柳河县警务科长的杨靖宇笔记本译文。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血洒濛江(今靖宇县),壮烈殉国。

残暴的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却震惊地发现: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一团团枯草、树皮和棉絮。

‍‍‍‌‍‍‌

杨靖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落入敌手,其内容被紧急译成日文,成为日伪军“讨伐”抗联的情报。

伪满政权灭亡之际,伪通化省公署、警务厅及其所辖各县公署、警察署开始大规模焚烧档案,大量的政务、警务活动档案被其销毁,这件文档混杂在未被彻底销毁的伪柳河县警务科警察工资表、请假条等残余材料中,得以留存至今。

十二页译文,十一个要项,字字千钧。

档案清晰呈现了将军牺牲前数月的思考轨迹。他详尽分析时局与国际形势,严谨设定部队联络的暗号、旗帜、时间与地点,精确统计兵力、战斗损失、伤员情况及紧缺的装备、弹药、冬装粮食,亲笔部署特务队冬季工作计划。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

这份经由敌手翻译得以意外保存的记录,因其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为研究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客观史料。档案再现了杨靖宇将军在极其危险、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艰苦卓绝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真实情况,为杨靖宇事迹研究及东北抗联史研究提供了新实证。

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

综合通化发布、央视新闻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