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2025年07月04日12:23:09 历史 1085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梅岭惠安桥

惠邑古驿道桥梁之一

梅岭惠安桥坐落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梅岭村土厝仔自然村,南起洛阳桥、北至涂岭白水桥,是惠邑古驿道十六座桥梁之一。这座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邑令彭良稷倡导募捐,中宪大夫陈元椿主持建造。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梅岭惠安桥仍是民众出行的重要通道

桥呈东西走向,为双洞单桥墩石桥。桥面由三跨六板构成,桥长35米、宽3米,全部由长条石板组成。其中,桥板长7米,宽0.5米,前后两跨桥板竖向排列跨越两岸及桥墩,中间一跨桥板则横向排列,与桥墩砌筑方向一致。桥墩设计为舟形,采用条石砌筑,船尖呈方形且朝向上游,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舟形桥墩能有效减少水流的冲击

尽管历经岁月沧桑,桥面变得光滑,西侧桥面还有三块桥板出现损坏,但它至今仍是行人往来的重要通道。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考察认为,惠安桥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其船型桥墩是宋代以来泉州造桥技艺的重要延续,为研究古代泉州造桥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关于惠安桥为何没有桥碑,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位来自泉州以南地方的秀才租轿前往惠安,讲好价格后便上了轿。当轿子走到惠安桥时,四位轿夫便停步不走了。秀才询问原因,轿夫回答说“已到惠安”,双方因此争吵不休,皆因当初没有明确说好要在城内停轿。秀才看着惠安桥的桥头碑,只能满腹怨气地吃了这个亏。后来,秀才上京赴考金榜题名做了官,归途时想起当年的事怨气冲天,便叫随从废除了惠安桥的桥碑。

上仑石塔及水尾桥

承载村民美好愿望

上仑石塔及水尾桥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仑山村上仑自然村。石塔采用花岗岩砌筑,共有三层,通高2.33米。石塔的须弥座为方形,上面雕刻着兽中足。底座为方形,高1米,两面雕刻着花卉,一面雕刻着麒麟。中层为六边棱柱体,正面刻有“水尾桥1956”及其他人名,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另一面装饰着辉绿岩雕的祥花瑞草,上面覆盖着六边形翘脊塔檐。最上层是四方体石块,有四边翘脊塔盖,没有任何雕饰。塔盖上原本有一个鲤鱼形石雕塔刹,但如今已散落在附近,不见踪迹。整座塔构筑小巧精致,雕饰可圈可点。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上仑石塔及水尾桥

石桥桥面呈西北—东南走向,由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长2.5米,宽1.8米。桥的两边用花岗岩条石砌筑成桥墩,还有外伸的条石作为台阶,方便人们上下桥。

据上仑自然村村民介绍,由于地势,整个村子的排水大多往上仑自然村的“下深水尾桥”排出,然后流往灵溪村地界。当时村里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水往灵溪流出,“财气”也会跟着外泄,于是村里集资在“水尾桥”处建设了一座拦水桥,并在上面修建了一组石塔,希望以此留住整个村的“财气”。

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上仑水尾石塔、石桥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为研究近现代闽南乡村公共建筑的社会功能提供了实物坐标。

新闻荐读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将需上报

◆来源:东南早报◆融媒体记者:张素萍 邱丰 蔡紫旻 赵伟 许小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 天天要闻

宝成铁路电气化50年:铁轨上的传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龙门阵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迎来开通50周年。这条穿越秦巴山脉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几代人的梦想。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一个关于父女与宝成线的故事,也在这蜿蜒的铁轨上,清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