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2025年07月01日19:42:09 历史 1714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北军事干部,贺晋年的革命生涯深受毛主席的教导与关怀。也正因如此,贺晋年与毛主席之间发生过许多的故事。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先来简单聊一下贺晋年将军。1910年,贺晋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在18岁的时候,贺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岁的时候参加了红军。

参军之后,贺晋年凭借敢拼敢杀的表现,晋升得非常之快,先后担任了陕北游击队的参谋长、红27军1团团长,红27军军长等职务。

1935年这一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地区的侵略,再加上蒋介石一直在围剿红军。于是在中共中央以及毛主席的带领下,红军开始北上。

到了11月份,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甘泉一带。不久后,徐海东和程子华率领的红15军团也很快赶来会合。

此时,贺晋年正在红15军团中,担任的职务是81师师长一职。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红15军团配合中央红军作战,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到了12月份,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报告,决定东征。贺晋年也很快接到命令,准备东征。

也正因如此,贺晋年对于毛主席是非常的崇拜和尊敬,内心非常希望可以和毛主席有一次真正的交流。而这一次交流,很快就到来了。

1936年的2月15日,贺晋年带着81师来到了清涧县袁家沟这里待命。巧的是,毛主席正好前不久刚到这里驻扎下来。

得知贺晋年带着81师到了这里,毛主席决定和贺晋年以及其他干部见一面。既是为了表达对大家以及部队的关心,也是因为毛主席听说了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呢?且看接下来。

很快,贺晋年便接到了毛主席要接见他的命令。得知毛主席要接见自己,贺晋年原本郁闷的心情瞬间一扫而空。在准备好之后,出发来到毛主席的住处。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贺晋年等人来到了毛主席的屋子。因为是冬天还比较寒冷,所以毛主席正披着大衣坐在炕上批阅文件。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看到贺晋年等人来了,毛主席微笑着示意大家坐下说话,不用拘束。贺晋年激动的点点头,找了个地方坐下。而毛主席也顺势下炕。

在毛主席下炕的时候,贺晋年迅速的扫视了一下屋子里面的陈设。非常的简单,除了被子就是书籍文件,再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

等下炕之后,毛主席也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然后又熟练地为自己卷了一支烟。点燃猛吸一口后,毛主席才慢吞吞的询问:

“哪一位是贺师长啊?”

在场姓贺的,只有贺晋年。所以贺晋年知道毛主席说的是自己。于是,贺晋年立马礼貌的站起身来,然后向毛主席报告,表示自己就是贺晋年。

看到贺晋年有些紧张,毛主席笑了笑,示意贺晋年坐下说话,不用紧张。在贺晋年坐定之后,毛主席表示自己知道贺晋年呢,曾经在瓦窑堡的时候见过他的报告。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听到毛主席关注过自己,贺晋年感到很是荣幸。毛主席这么忙,居然对自己还有所了解,这让贺晋年内心又激动又紧张。

紧接着,毛主席话锋一转,忽然有些严肃正经的询问了贺晋年一句:

“怎么,听说你不想在军队搞了?”

该来的还是来了!前面说毛主席接见贺晋年,除了是因为对他的关心之外,也是因为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便是毛主席听说贺晋年打算辞职不干了,所以想问清楚。

听到自己辞职的事情惊动毛主席了,贺晋年的脸也不由得一下子红了起来。这件事情要是误会也就罢了,可是,却是真的。

原来前段时间,红15军团下达了一条指示,打算将贺晋年从81师调到75师去。而贺晋年在81师是师长,可到了75师却是副师长。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这很明显是降职了!贺晋年非常不愿意也不理解,要是自己犯错了,那降职他没话说。可是他明明没有犯错啊,又没有打败仗,为什么要降职?

于是,贺晋年给陕甘晋省委写了几封信,可是也无果。慢慢的,贺晋年彻底死心了,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于是,贺晋年决定辞职离开军队,到地方上工作。

这件事情,贺晋年原以为没有惊动太多人。没想到如今,连毛主席都知道了。贺晋年非常尴尬也有些害怕。确实自己是太莽撞了,看来要被毛主席批评了。

不管如何,贺晋年觉得自己应该和毛主席解释一下。然而没想到的是,贺晋年还没来得及开口解释,毛主席反而先说话了:

“这个事情就不要谈了!”

紧接着,毛主席表示从现在开始,在贺晋年的身上没有降职这件事情了,还继续当81师师长,也要继续东征。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贺晋年愣住了。毛主席非但没有批评自己的任性鲁莽,还让自己继续当81师师长?难道毛主席不怪自己吗?

没等贺晋年说什么,毛主席开始给贺晋年以及在场的干部们讲述起来东征的重要性。可以说,东征有5个好处:

第一:东征可以推动全国抗日高潮;

第二:东征能调动敌人兵力;

第三:东征能扩大红军的实力;

第四:东征能为红军筹集粮草和钱款;

第五:东征能够扩大革命根据地;

毛主席深入浅出的为贺晋年等人讲述了东征的重要性。这也让贺晋年彻底明白自己肩膀上担负着的是什么样重要的任务。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当时在陕北,因为地域的封闭,所以大家是看不到太多外界消息的。而毛主席为大家带来这么多的新的见解,这让贺晋年听得很认真,对毛主席也更加崇拜了。

这次聊天后,贺晋年从原来对未来的“死心”,彻底转变成了对毛主席的“塌地”。此后,贺晋年内心完全对毛主席忠诚,完全信任毛主席。

而贺晋年有这样的转变,也让许多不知情的人很疑惑,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让贺晋年在一次谈话后变化这么大?我想,毛主席的高招就是:

会设身处地为对方思考。

贺晋年辞职,毛主席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贺晋年是一位忠诚的红军干部,毛主席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毛主席信任贺晋年,无条件信任。

因此,毛主席设身处地的站在贺晋年这一面,为他思考,为他着想。在毛主席的支持下,贺晋年的思想包袱彻底放下了,可以好好工作了。

开国少将轶事:贺晋年从死心变成塌地,毛主席到底用了什么高招? - 天天要闻

很快,几个小时过去了。贺晋年也起身向毛主席告别。等走出毛主席的住处后,贺晋年和毛主席的警卫人员还闲聊了一会儿。

在警卫人员的告知下,贺晋年才知道毛主席昨夜一夜未眠,一直在工作。不只是昨夜,自从局势紧张之后,毛主席每天都是工作到深夜,通宵是常有的事情。

得知这些后,贺晋年就更加的感动和羞愧了。感动于毛主席这么忙,还能把自己的几份辞职信放在心里。羞愧于因为自己,让毛主席受累操心了。

为了回报毛主席的信任,贺晋年也决定好好工作,绝不辜负毛主席的期待。在后来的东征中,贺晋年认真努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 天天要闻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时间: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点:涪城-葭萌关-成都-东吴-荆州-秣陵-许昌-寿春-濡须人物一、刘备。庞统,法正,魏延,刘封,赵云,孙夫人,侍婢,张飞,诸葛亮。二、刘璋。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