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之战前,汉武帝为何把卫青闲置了几年

2020年09月19日10:44:23 历史 1886

自元朔六年卫青漠南之战后,到元狩四年漠北之战期间,他整整被汉武帝闲置了四年。这四年之中,汉武帝发动了两次河西之战,诸将四处出兵,唯独不见这位大将军的身影。

卫青在漠南之战中,虽然前锋赵信投降匈奴,但也斩杀了一万多敌军,还都是大单于的精锐亲军。即便不能和前期的赫赫战功相比,最起码也是功过各半。所以,可以排除他是因过失而被雪藏。

漠北之战前,汉武帝为何把卫青闲置了几年 - 天天要闻

那么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元狩元年,漠南之战的第二年,卫皇后生的皇长子刘据,也就是卫青除霍去病以外的另一个外甥,被立为皇太子。

此时的卫青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外戚。

在此之前,汉武帝祖母的娘家窦氏随着窦婴的满门抄斩,已经消亡。汉武帝母亲的娘家田氏也随着田蚡的去世没落了。那么论资排辈就排到了汉武帝妻子卫皇后的娘家卫氏。

漠北之战前,汉武帝为何把卫青闲置了几年 - 天天要闻

窦婴虽然功劳不小,但官位高的时候不多;田蚡则没什么功劳,完全靠着外戚的身份。卫青则不同了,开汉几十年,论功劳,仅次于开国的韩信,正值英年的他已任大将军,再加上皇后弟弟的身份,就成为了最有实力的外戚。

此时,卫青的外甥被立为了太子。那么这位太子就有了坚实的倚仗。汉武帝前半生都在和各种势力做斗争,起初被祖母窦太后控制着,好不容易祖母去世后,自己缓了口气 母亲王太后和姑母馆陶公主又试图继续控制他。然后他在后宫应付完母亲和姑母,还要在朝里应付窦婴和田蚡。

漠北之战前,汉武帝为何把卫青闲置了几年 - 天天要闻

终于斗倒了所有的实力派,他才发现,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卫青却成了自己最大的对手。如今太子尚未成年,那么几年之后,长大了的太子和他当大将军的舅舅联合在一起,自己还能左右的了形势吗?

这时候又有一件事刺激到了他敏感的神经。

淮南王谋反,事情败露,调查之后,起底了他起异心谋划叛乱的过程。淮南王策划举兵时,第一顾忌的是大将军卫青,他详细了解了卫青本人的行事作风和作战风格对于卫青,淮南王相当忌惮。所以,淮南王派人潜入了卫府,准备举事后,第一时间暗杀卫青。

自己的大将能威慑起异心的臣子,这本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解读为,卫青这个外戚已经成了朝廷砥柱,他刘彻离了卫青是不是就不行了?

漠北之战前,汉武帝为何把卫青闲置了几年 - 天天要闻

这时候,那个年方二十的青年进入汉武帝的视线,虽然他年纪尚小,虽然他是卫青的亲外甥,但到底隔了一层,可以起到分化卫青权势的作用。朝廷不能只有一个卫青,必须弱化卫青的影响力。

纵容到了元狩四年的时候,汉武帝面临与匈奴的命运之战,这时候他不得不起用这位头号战将,但侧重点却放在霍去病方面。但历史却选择了卫青,纵然他兵力不如霍去病精锐,纵然他没有集结全部兵力参战,纵然对方以逸待劳,然而他还是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取得了胜利。

但是面对如此显赫的战功,汉武帝对他和他的手下没有一点加封赏赐,可见对卫青的压制已经到了明面的程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