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2025年07月04日12:32:10 历史 1754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吉林省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

这份编号“通省警特秘第一五三七号”的机密文件,是1940年3月16日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发给柳河县警务科长的杨靖宇笔记本译文。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血洒濛江(今靖宇县),壮烈殉国。

残暴的敌人解剖了杨靖宇的遗体,却震惊地发现: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一团团枯草、树皮和棉絮。

‍‍‍‌‍‍‌

杨靖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落入敌手,其内容被紧急译成日文,成为日伪军“讨伐”抗联的情报。

伪满政权灭亡之际,伪通化省公署、警务厅及其所辖各县公署、警察署开始大规模焚烧档案,大量的政务、警务活动档案被其销毁,这件文档混杂在未被彻底销毁的伪柳河县警务科警察工资表、请假条等残余材料中,得以留存至今。

十二页译文,十一个要项,字字千钧。

档案清晰呈现了将军牺牲前数月的思考轨迹。他详尽分析时局与国际形势,严谨设定部队联络的暗号、旗帜、时间与地点,精确统计兵力、战斗损失、伤员情况及紧缺的装备、弹药、冬装粮食,亲笔部署特务队冬季工作计划。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警掳走,尘封85年的档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闻

这份经由敌手翻译得以意外保存的记录,因其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为研究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客观史料。档案再现了杨靖宇将军在极其危险、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艰苦卓绝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真实情况,为杨靖宇事迹研究及东北抗联史研究提供了新实证。

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

综合通化发布、央视新闻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