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2025年07月04日12:23:12 历史 1023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

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

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到了什么?竟避免了一场大祸。

这个不起眼的香烟盒,又是怎样传到粟裕将军手中的呢?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天衣无缝的伪装

战争,既看重士兵在正面战场上的战斗能力,又看重各自战场情报的收集。

而卧底,正是获取情报的关键一环。

施亚夫,卧底中的佼佼者,粟裕将军手中的香烟盒,正是出自他之手。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1年,施亚夫以“施中将”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被汪精卫委任为第七师师长,职位相当高。

作为一个卧底,能够坐到那么高的位置,除了需要极其高超的伪装技巧之外 ,卧底的时间的早晚、以及身份的塑造也相当重要。

当时,施亚夫接收到上级的秘密命令,命令他前往南通带领一支队伍,人数大概为几百人,并且做好随时打入敌人内部的准备。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到达队伍的施亚夫,并没有鲁莽的直接去投靠汪精卫的伪政府,他知道,带领这么多人直接投靠,不一定能够获取敌人的信任。

于是他给自己提前设定好“中将”的人设身份,并对队伍做出了伪装,他要吸引汪精卫前来“收编”。

施亚夫将自己队伍的名字改为“绥靖军”,并给自己建造了一个非常气派的指挥所。

指挥所的布局也相当有讲究,在气派的同时,又体现出一种陈旧感,给人展现出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汪精卫砸听说南通这地方有一个“绥靖军”,立马就生起了收编的想法,当他派人看到施亚夫精心设计的指挥所之后,更加坚定了收编的决心。

毕竟兵力太强的不敢收,兵力太弱的又不屑收,像施亚夫这种,高不成低不就,还比较缺钱的势力,简直就是收编的最佳对象。

就这样,施亚夫成功被汪伪政府“收编”,并被汪精卫任命为师长。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有了这层身份,施亚夫不仅可以接触到伪军的高级机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日军的消息。

这也给他之后向粟裕将军传递消息,打下了基础。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巧妙获取情报

就在施亚夫打入敌人内部没多久,他就收到了日军即将开展“清乡”行动的消息,而清乡的对象,正是共产党在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新四军。

当时日军召集了伪军军官开会,商议“清乡”行动的具体事宜,身为师长的施亚夫也在日军召集的名单之上。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施亚夫刚一进入日军司令的指挥室,就看到了那张标注这各种各样信息的地形图,只看一眼,施亚夫就知道,新四军的内部被敌人渗透了。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日军司令没有进行猜测,直接就断言新四军会按照地图上标注的路线行进,并命令在场的伪军军官,在中途进行拦截。

施亚夫内心十分着急,他知道自己必须将这里的信息给传递出去,否则新四军的指挥系统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很快,他就想好了对策。

他一边假装认真思考日军司令的部署规划,一边又带着疑惑发问:

“新四军的部署信息属实吗?不会被骗吧?”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眼看有人竟敢质疑自己的计划,日军司令也有些生气,但他毕竟还需要这些伪军帮自己做事,便不耐烦地反问道:

“你的意思是说,我军特务会给我传递假电报吗?”

施亚夫立马装出敬佩的表情,高兴地说道:

“原来您早有准备,那我就放心了。”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施亚夫已经取得了想要的信息:

一,我军内部藏有卧底;二,这个卧底是通过电报传递消息的,极有可能在电报科中工作。

这样的信息就已经足够了,如果再继续追问下去,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怀疑,施亚夫便适可而止。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巧借烟盒传递情报

情报已经获取,接下来就是怎样将情报传递出去了。

看着桌子上随意摆放的空烟盒,施亚夫心生一计。

在会议结束之后,施亚夫将自己探查到的消息,写到一个小纸条上,并附带了一张耳机的简笔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然后,将纸条塞进自己新买的香烟盒底部,确保香烟盒无误之后,便将其带到身上,将其送到了一名路上叫卖香烟的小孩子手上。

这位只有14岁的小孩子,正是施亚夫对外传递消息的桥梁。

小战士不动声色地将施亚夫的香烟放到整箱香烟的最下层,然后原地又叫卖了一会儿,便向我军地下党所在的位置走去。

小战士将香烟盒送到我军接头人的手上,小声说道:“施先生的烟。”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接头人立马知道了情况,买下香烟之后,便迅速离开了原地,派骑兵,将这盒香烟以最快速度送到了粟裕将军的指挥部。

看到香烟里的内容和那副清晰的耳机画,粟裕已经了解了情况。

他迅速下令,让全军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从即刻开始,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对外发送电报。

然后他又派骑兵,以最快速度赶上正在返程途中的各位高级干部,命令他们立刻返回指挥部。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做完这一切之后,粟裕将军又亲自下令,彻查电报科,特别是发送指挥信息的电报。

果不其然,新四军内部的叛徒很快就浮出水面,竟然是有一定资历的老红军。

粟裕将军没有犹豫,当即将这个叛徒处以枪决。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情报工作就是这样,虽然没有战场上的硝烟,但同样惊险,有时候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导致自己暴露。

而暴露的唯一下场,就是死。

万幸的是,施亚夫在最后,成功从日军手中脱身,功成身退。


参考资料:

潜伏在日伪“心脏”的中共特工施亚夫——党史文汇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