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举人后裔穿越百年时空的相遇

2021年10月05日16:51:06 历史 1656

作者:王伟凯(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

都说网络是神奇的,实际上只有切身经历才能更进一步感受到它的神奇所在。国庆佳节,北方地区阴雨绵绵,闲暇无事,宅在家中刷手机就成为最好的打发时光的方式。

作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油腻大叔,我每天关注更多的是新闻,所以今日头条也就成为手机上固定保存下来的APP。2日上午在翻看今日头条页面时,偶然看到了一篇署名“溪边芳草”撰写的“乱世飘零客——纪念我的曾祖父王庚堂”文章,由于之前一直关注家史,整理了很多家族轶事,自然对同类文章很有兴趣,便急忙打开阅览,在阅读中却有了新的发现,文章的主人公王庚堂是生活于上世纪初的一位举人,中举时间是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籍贯为广平府永年县,这两个细节让我很是亲切,因为我的曾叔祖(曾祖的亲叔伯弟弟)王韶庭公亦是此科举人,我的老家威县在明清时期亦属广平府

两位举人后裔穿越百年时空的相遇 - 天天要闻

清末官方文献

家祖曾言,当时曾叔祖就是自己推着小独轮车去广平府参加的科举考试,广平府来我村(威县潘固村)送喜报时,曾祖王鸣韶公负责打开家庙,接待报喜。

于是果断从头到尾细细品读,读完后发现王庚堂老人与我家族存在着多方渊源,除了与曾叔祖王韶庭公同科中举外,与我的另两位曾叔祖也存在着一些交集,曾叔祖王来庭公和王露庭公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至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同时就读于广平府中学,而此时王庚堂也曾就教于此,我家族的两位先辈是否曾受其教导虽不可知,但在同一学校生活、作为师生关系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两位举人后裔穿越百年时空的相遇 - 天天要闻

广平府学堂

为进一步核实信息,我又查阅了家里保存下来的《光绪二十八年庚子辛丑恩正并科顺天乡试同年录》,作为官方档案,其中清楚记载:“王庚堂,年二十九,直隶永年县监生”,“王韶庭,年二十三,直隶威县附生”。王庚堂与家曾叔祖系同科举人已无任何异议。本科顺天乡试取中举人共计440名,而广平府考中者不到20名,现在推测,作为同科举人,又同为广平府举人,两人是否有交集虽未可知,但毕竟作为同榜和同乡,至少应该彼此知晓。

两位举人后裔穿越百年时空的相遇 - 天天要闻

当时发榜的“官单”

于是匆匆在文章下面留言,希望作者能够看到,同时又利用今日头条的私信功能给作者发了私信,很快便收到了作者王岭先生的回复,互添微信,彼此就更多信息交流了起来。作为王氏子孙,按照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说法,同姓者,五百年前当为一家,话题自然也就多了一些。按王岭先生访知,王庚堂公中举后,先后在广平府、林县、新安、唐山等地从教和从政,做过教师、省议员、县知事和承审员等职,1928年任职唐山时卒于任上;王韶庭公中举后,逢大清王朝实施新政,遂赴北洋专修学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志成道)学习了两年,结业后留天津天河师范学堂(后改名河北省立天津师范学校)教书,著有《中国文化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影印出版),1937年日寇侵华,韶庭公愤而离职回乡,因长期忧国忧民,于第二年突因心悸去世。

两位举人后裔穿越百年时空的相遇 - 天天要闻

河南新安和林州县志资料

庚堂先生的曾孙王岭先生和我同龄,都对家族往事很是关注,现在回想,如果没有网络,没有彼此对家族的情怀和关爱,相隔千里的我们不可能相识。

回想120年前,我们的曾祖辈通过科举考试相逢,120年后,其后人通过网络得以联系,这何尝不是得益于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的文明之光的照耀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 天天要闻

斯金纳 | 自由与历史学家

自由与历史学家本文选自《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Ⅰ我已经讲述了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论的兴衰,然而,像我讲得这样简要明显是种危险,也许我误导而不是特别阐明了一些原则,而这是我作为历史学家的史学实践所依赖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 天天要闻

第三党:美国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当地时间5日,马斯克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于民主和共和两党的新政党——“美国党”,并称该党将代表美国社会“80%的中间选民”,争取通过选举在国会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两党执政,但自1854年共和党正式成立以来,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两党体制。在这套政治设计中,第三党的成立...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