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2025年07月03日15:03:05 历史 196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橘子

编辑|橘子

《——【·前言·】——》

谁也没想到,马嵬坡那天清晨,会成为杨玉环生命终结的日子。

乱军压境,皇帝仓皇南逃,将士怒吼间,那个曾让唐玄宗沉醉十年的贵妃,在太监的手里挣扎着死去。而就在这场宫廷剧最残酷的一幕上演时,她的前夫——寿王李瑁,是否也在马嵬坡?又做了些什么?更令人惊讶的是,晚年的李瑁据传竟留下22个女儿,这背后,是无奈的退场,还是沉默的抗争?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从爱妻到“义母”,李瑁失去了整个命运

事情的起点,得从李瑁和杨玉环这段婚姻说起。

开元二十四年,李瑁十九岁,被赐婚给大理寺卿杨玄琰之女——杨玉环。当时的杨家虽不算权贵,但以清正闻名,文脉深厚。杨玉环十四岁,肤白貌美,擅歌舞,尤善音律,在长安已小有名气。两人婚后情感颇深,是宫中少见的和睦夫妻。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但李瑁的身份,注定这场婚姻不可能安稳。

他是唐玄宗第十八子,母亲武惠妃虽曾得宠,却早逝无权,李瑁虽挂着“寿王”封号,却没有太子之争的资格,也无实际权力。他是唐朝皇室中典型的“闲王”:不参与政事,只在长安享清闲,日常打理府务、宴客吟诗、陪伴妻子,几乎像个贵族富少。

就在李瑁以为自己可以就这样平静度过一生时,变故悄然降临。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唐玄宗年事渐高,早年宠妃杨氏去世后情感空虚,沉迷音律、美人。一次家宴上,李瑁带着夫人杨玉环入席。杨玉环执笙一奏,玄宗怔住了。她的声音、眉眼、神情,竟让他瞬间动了念。

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玄宗开始频繁召李瑁入宫,设宴款待,却总在席上提及杨氏容貌,明里暗里试探。这种变化,李瑁不是看不出,可他能怎么办?父皇贵为天子,他只是个无实权的王爷,即使心有不安,也不敢多问。

数月后,玄宗下令,杨玉环削发为女道士,赐号“太真”,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感业寺表面理由是“遁入空门,清修为善”,实则是为解除她与李瑁的夫妻关系,日后纳入后宫做准备。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李瑁连质疑的机会都没有。圣旨一下,婚姻就此宣告终止。

杨玉环进寺半年后,即被玄宗接入禁中,册封为贵妃,专宠六宫,礼遇甚至超越皇后。她的家族也迅速升迁,兄弟姊妹封侯拜将,朝野哗然。原本平凡的杨氏一门,一跃成为长安权贵核心。

而李瑁,那个被“休弃”的丈夫,却被迫以“儿子”的身份向前妻行礼。他被要求承认,杨贵妃是“太真太妃”,地位等同皇后,是“父皇义妻”。这层身份转换,不仅是对伦理的挑战,更是对李瑁尊严的彻底践踏。

从前的爱人,成了皇家的禁脔,变成自己的“母亲”。他无从反抗,只能隐忍。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之后数年,李瑁彻底沉默。他搬出王府主宫,不再参与朝政,甚至极少出席宫廷宴会。他娶了新妻,却鲜有子嗣。后人考证,他在这一阶段极度压抑,开始频繁出入佛寺,甚至尝试“道修心定”。

因为他知道,在长安这个权力之城,任何质疑皇权的人,都会被悄然碾碎。

他要活命,就得装作一切从未发生。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旧人死在眼前,他什么也不能做

公元756年,长安风云突变。

叛军领袖安禄山发动叛乱,兵锋直指潼关。唐玄宗仓皇南逃,带上了贵妃杨玉环、太子李亨,以及几位亲王和一小部分禁军。李瑁在队伍之中,却只是随行皇子,毫无实际话语权。

车队在酷热七月中旬抵达马嵬驿。

此地物资匮乏,道路堵塞,将士不满情绪愈加高涨。他们指责杨家一族误国,说贵妃乱政、杨国忠贪暴,引起安史之乱唐玄宗最初犹豫,但军心已失,陈玄礼等将领集体请愿:若不处死贵妃,将士拒绝前行。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玄宗面色铁青。经过短暂的沉思,他终于点头。

高力士受命执行,将杨贵妃带入佛堂,软绸缠颈,勒死贵妃于梨树之下。据记载,贵妃死时未挣扎,闭眼无声,只轻声祈念“阿弥陀佛”,以道士之礼谢世。

而此时的李瑁,极可能也在马嵬坡现场。

从当时的车队编制看,亲王们并未远离中军。且玄宗身边留的子嗣并不多,李瑁作为成年皇子,不会被派往前线,也未担任护军职位,因此被视作随行文职王爷,与太子李亨等人一样,被安置在主军帐后方不远。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但他不能说话。

杨玉环要死,是军队的选择,是政治的妥协,是父亲的屈服。他若开口为她求情,只会让局势更糟。更何况,他的身份太尴尬:前夫?儿子?王爷?他什么都不是。

他能做的,只有站在远处,看着那抹熟悉的身影一步步走进佛堂,看着高力士低头不语,看着将士们如释重负。他甚至不敢闭眼,因为闭上眼,就怕忍不住泪水。

有人说,他当场面无表情,也有人说他跪地颤抖。但所有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想。正史对此没有记录,或许连史官都觉得,这场戏里,他的沉默,才最可怕。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当年他什么都不敢做,如今仍然只能什么都不做。

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个曾与自己执手笙歌的女子,如今就死在不远的梨树下,而他,连看她最后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一个皇子如何从历史边缘路过

马嵬坡之后,朝局剧变。

杨贵妃死了,杨国忠被诛,唐玄宗在灵武被迫禅位,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新皇帝上台,意味着旧时代的全面终结。权力重构、宦官崛起、节度使割据,朝堂风向瞬息万变。而此时的李瑁,彻底退出了舞台。

史书虽未详细记述他的心理变化,但从他随后的行动来看,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他不是李亨那种能手握兵权、左右战局的储君,也不是宦官集团培养的代言人。他在玄宗眼中只是个无害的王子,在肃宗治下则更像一个“无足轻重的老臣之子”。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他选择沉默,不再参与政事。

肃宗对这些“无争”的亲王并不苛刻。李瑁仍保留寿王封号,但被安排至偏远地区担任象征性职务。后来曾短暂出任岭南节度使、荆州刺史等职位,更多是出于王族安置的礼遇,而非实权任命。他行走于皇权边缘,不招摇,不表达,只是安静完成“一个王爷该做的样子”。

与此同时,他的家族开始扩大。他娶了新的王妃姓韦,门第显赫。据墓志铭与文献整理,李瑁在这一时期先后生育了多个女儿。至唐代后期,考古与文献中能确定的“寿王之女”多达十数人。

有人说,他生下22个女儿,是有意为之。他不想再卷入皇权争斗,便刻意避免生子;也有人说,这是上天对他“断后”的惩罚,偏偏让他无一男嗣。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事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瑁这一生,的确未留下太多男子继承人。其后代散见于各类墓志,但多为女儿,其身份多半是“寿王第X女”,下嫁高官世族后又寂然无声。

一个皇子的结局,成了一段集体沉默。

在那样一个权力滚滚向前的年代,一个不愿争、不敢争的王子,只能靠遗忘与边缘化活下去。而李瑁,显然接受了这一切。他不争宠,不争权,不再追问过往,甚至对“太真太妃”的事只字不提,仿佛那段往事早就不属于他。

有史学家评论说:“李瑁是唐朝最像庶人的王子。”他既有皇室血统,也曾经历过最荒唐的家事,却终生未卷入任何一次夺嫡或宫斗之争。这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他早就明白,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最后大多死得难看。他若要活,就得忍。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尘世之外的王子与女子

年岁渐长,李瑁开始将重心转向佛事与家庭。

他在长安郊外修建寺庙,资助道观,频繁参与超度仪式。很多人以为他是心向佛门,实则他更像是在逃避现实。他不愿再见朝堂风波,也不愿卷入皇室纷争,唯有用祈福、念经、布施来让心稍安。

而在李瑁晚年的家庭记载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他众多的女儿。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文献可查的“寿王之女”至少有十余位,其中部分人身份明确——如第六女、十二女、十六女等,均有相关墓志为证。这些女儿多被嫁入官宦世家,成为政治联姻工具。李瑁不问她们嫁得是否幸福,只求她们安稳,不被牵连。

这种“女多无子”的结构,也让李瑁一脉迅速边缘化。男丁稀少,后代无继,家族影响力自然日渐衰落。等他谢世后,寿王府也逐步被分封、撤并、归入别支,最终在唐末动荡中彻底湮灭。

再看李瑁的身后事,也颇具讽刺。

他安葬在长安西郊,墓志简单,题款无“功绩”,无“圣宠”,只称“唐故寿王”。连“贞明”之类褒义词都未出现。没有贵妃、没有显赫子孙,只有一些被草掩盖的石碑与几个女儿的陪葬文。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这与玄宗合葬泰陵、杨玉环香销马嵬、李亨名列宗庙形成鲜明对比。他曾站在这场风暴的边缘,看过她,也爱过她,但终究只是个无声看客,连“历史的注脚”都称不上。

而那“22个女儿”的说法,后来越传越广,也许是世人对他命运的一种“同情性补偿”。他们希望这个被抢了妻、废了权、隐了生的皇子,至少能在家宅中找到存在感。女儿多,总好过孤独终老。

但李瑁要的,也许根本不是儿女满堂。

37岁杨贵妃被太监勒死时,前夫李瑁在现场做什么,死前生22个女儿 - 天天要闻

他或许只想安静活着,安静死去,安静地从那场夺爱大戏中消失,不再被任何人提起,不再被历史盯上。就像马嵬坡那天,他站在远处,看她被带走,转身离开,从此一言不发。

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成为主角。他只是帝王家中一枚无声的棋子,演了一出荒唐戏,活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注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传说:药王孙思邈出世 - 天天要闻

民间传说:药王孙思邈出世

#文章新锐创作者认证#​隋唐年间,秦岭深处常现一位背着药篓的身影,那便是孙思邈。他踏遍山川挖药,一双慧眼识百草,三根手指断病源,无论疑难杂症,经他诊治总能药到病除,百姓们都尊称他为孙真人。孙真人这日,孙思邈正往泰山采药。山间雾气缭绕,忽有位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岁 - 天天要闻

痛悼!他在福州逝世!享年98岁

突传噩耗 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 文科资深荣誉教授陈征 于2025年7月2日20时05分 在福州逝世 享年98岁 今天,福建师范大学官方网站发布一则讣告,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陈征逝世,享年98岁。 陈征,1927年出生,祖籍江苏省泰县...
金田起义发生地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 - 天天要闻

金田起义发生地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

7月3日,新建柳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紫荆瑶山隧道顺利贯通,为柳梧铁路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柳梧铁路是国铁I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全长238千米,设计速度目标值160km/h,途经柳州、来宾、贵港、梧州四市,共设10个车站。沿线的桂平北站,即设在广西桂平市金田镇境内。金田镇金田村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中? - 天天要闻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中?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镇远将军(军职三品)魏延领汉中太守(官职三品),督汉中。刘备没有令张飞督汉中,举军皆惊。世人皆知,刘备关羽张飞结拜兄弟,刘备称汉中王,关羽督荆州,张飞督汉中,这样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预期。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人,是...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6人 - 天天要闻

印尼沉船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6人

△救援人员已展开搜救工作 当地时间7月3日,据总台记者消息,印尼沉船事故联合搜救队公布的最新名单显示,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6人。 当地时间....
李钺锋,无期徒刑! - 天天要闻

李钺锋,无期徒刑!

今天(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台盟中央原常务副主席李钺锋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李钺锋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将追缴在案的李钺锋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上缴国库。经审理查明:2011年至2024年,被...
22年收藏1200件《宝可梦》耿鬼纪念品,90后小伙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天天要闻

22年收藏1200件《宝可梦》耿鬼纪念品,90后小伙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耿鬼”作为《宝可梦》系列中极具人气的角色,受到不少人的喜爱。7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吉尼斯世界纪录获悉,32岁的香港青年曾卓醍收藏了1200件各式各样的耿鬼周边纪念品,成功创造了“最大规模的耿鬼纪念品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曾卓醍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小时候第一次见到耿鬼,是在妈妈买回来的一批宝可梦公...
同一天!又有两家医院书记、副院长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同一天!又有两家医院书记、副院长任上被查...

7月1日,据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小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遵义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了解:韩小松,男,中共党员,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他曾任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自2021年4月起任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至此番任上主动投...
都是朕的钱!一个高智商却又自私的皇帝,铸造的钱币精彩纷呈 - 天天要闻

都是朕的钱!一个高智商却又自私的皇帝,铸造的钱币精彩纷呈

著名高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个名场面,嘉靖帝拍案咆哮:"都是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此时,荧幕前的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位聪明绝顶的皇帝,把大臣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却因为“钱”的问题,彻底绷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