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2025年07月07日17:30:17 歷史 7484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

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了4個團、約1.2萬餘人的兵力。9月24日,駐紮在山西大同靈丘縣冉庄村的八路軍第115師接到命令,連夜趕往西北16千米外的平型關喬溝,準備予以敵人伏擊。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八路軍巧施“口袋”陣迎敵


接到八路軍總部的作戰命令後,23日上午,第115師指揮員擬定了作戰方案,並對這場伏擊戰作了具體部署。整個伏擊部隊在平型關東南側喬溝里的山地上進行,八路軍因地制宜擺開專打一字長蛇陣的陣型:第685團執行的是“攔頭”作戰,第686團執行的是“斬腰”作戰,第687團執行的是“斷尾”作戰,第688團作為預備隊,以便隨時支援,而師屬獨立團和騎兵營分別向平型關東北和東面開進,主要執行打援任務,配合主力部隊作戰。於是,一個大口袋紮好了,靜待敵軍“落袋”。

25日7時許,設伏部隊第685團首先發現敵軍,由100餘輛汽車組成的車隊由西向東鑽進了八路軍的伏擊圈。不久,又有一支攜帶着被服糧秣、由200餘輛大車組成的日軍運輸部隊闖入了八路軍的設伏陣地。7時30分左右,日軍已全部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區。於是,伴隨着信號彈騰空而起,埋伏已久的八路軍戰士們向敵人發起猛烈攻擊。第687團5連連長曾賢生率全連戰士向敵衝殺,首先用手榴彈炸毀敵人最後一輛汽車,敵人退路被截斷,至此,“口袋”被牢牢紮緊。第115師選擇日軍戰鬥力相對薄弱的對手,也是對於日軍最為關鍵的補給線發動作戰,與古代作戰斷敵糧道的策略如出一轍。


“攔頭”“斬腰”“斷尾”齊上陣


激戰開始,八路軍所有武器一齊對準敵陣,喊殺聲、槍炮聲響徹山谷,日軍頓時被打得人仰馬翻,亂作一團。但是,在短暫的混亂之後日軍很快恢復了指揮,並依託汽車等掩體向八路軍陣地瘋狂掃射。隨着戰鬥的進行,八路軍武器射程短、彈藥少的劣勢逐漸暴露出來。為了避免更大的犧牲,八路軍指戰員決定發起衝鋒,戰士們沖入敵陣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白刃肉搏戰。戰鬥進行得極其慘烈,很多連隊傷亡過半,依然在與日軍頑強拼殺。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在八路軍的英勇衝擊下,日軍被截為三段。於是,執行“攔頭”作戰任務的第685團,將日軍的前路部隊困在核心,兩面衝擊,很快就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執行“斬腰”作戰任務的第686團儘管死傷慘重,但卻愈戰愈勇。日軍指揮官在清醒之後意圖搶奪喬溝的制高點——老爺廟,可八路軍指揮員顯然看透了日軍的陰謀,於是兩軍開始了拼搶。日軍第五師團還派出數架飛機在空中助戰,但八路軍仍寸步不讓。老爺廟爭奪之戰十分慘烈,140餘人的第686團3營9連官兵大部分犧牲,而老爺廟高地仍然被八路軍牢牢控制着。執行“斷尾”作戰任務的是第687團,該團在封鎖住“口袋”的同時,還從後部對日軍進行攻擊,不但消滅了不少試圖回竄的日軍,還有力地支援了友軍。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日軍師團長坂垣征四郎為了解救平型關之危,急令在蔚縣、淶源的日軍向平型關增援。但增援之敵剛到達靈丘以北和以東地區,就遭到八路軍擔負打援任務的獨立團、騎兵營的狙擊,損失慘重。執行“斬腰”任務的第686團遂集中全力,將被圍於小寨村至老爺廟的敵人全部殲滅,而這也是“攔頭”“斬腰”“斷尾”三大任務中最晚結束的戰鬥。拼殺聲一直持續到15時左右才逐漸沉寂。最終,除了極少數日軍得以逃竄之外,八路軍幾乎全殲了來犯之敵。



抗戰以來的首場大勝


從25日清晨到下午,經過6個多小時的激戰,八路軍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整個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將士以簡陋的裝備和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大敗敵軍。戰鬥殲敵1000多人,毀敵汽車100輛,大車200輛,繳獲數門九二式步兵炮以及步槍1000多支,輕重機槍20多挺,擲彈筒20多個,戰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戰利品,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雖然殲敵數字只是一方面,但是平型關大捷的意義在於它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第一次大勝,是不容爭辯的“首戰大捷”!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此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抗戰的希望所在。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責任編輯|趙青雲

運營編輯|趙青雲

質量審核 | 王維嘉 李元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着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