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辛亥革命,黎元洪是繞不過去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其“床下都督”的傳聞,更是被人傳得神乎其神,百餘年來,莫衷一是,信者說其有,不信者道其無。
黎元洪((1864—1928))
黎元洪被逼當都督
其實,早在武昌首義前,鑒於協統(旅長)黎元洪在湖北新軍中的威望與地位,革命黨人就曾私下裡醞釀推舉黎為起義的領頭人。因為黎元洪秉性忠厚,平素關愛士兵,頗得軍心,職務雖在第八鎮統制(師長)張彪之下,而聲譽則遠遠超過了他。特別是在清政府舉行的兩次全國性的新軍大演習中,黎元洪表現優異,獲得了朝廷嘉獎,成為朝野刮目相看的著名將領。
武昌首義(1911年10月10日)當晚,駐守在武勝門外的第二十一營營長張正基,用電話向協統黎元洪報告了工程第八營嘩變的消息。黎的住處正在中和門正街,起義軍攻打的楚望台軍械庫,距他家“相距不過半里,槍聲清晰可聞”。他極度恐慌,連忙趕往第四十一標(團)第三營坐鎮。正當他剛剛進入營部的時候,一個叫周榮棠的革命士兵翻牆而入來傳信,叫第三營的士兵快響應起義。極度驚恐與憤怒的黎元洪當即親手處決了周榮棠。在四周乒乒乓乓的槍聲中,手上有了革命黨血債的他愈發慌亂了。身邊的參謀劉文吉、執事官王安瀾及護兵們遂強拉他撤離第三營營部,一路疾行到了黃土坡的劉文吉家。絕望中,他向劉文吉交待後事:部下兵變,朝廷必拿我是問;革命黨成功,我亦生死未卜。我若不幸,家眷兒女煩君照料。
武昌首義紀念章
第二天上午,見城裡沒了動靜,黎元洪遂派身邊的伙夫前往自己家中取些衣服過來。伙夫着便衣拿着一隻皮箱從黎府出來,恰逢一隊巡邏的革命士兵,當場把他當小偷抓了起來。伙夫無可奈何,供出了黎元洪的藏身之處。起義總指揮吳兆麟立即下令把黎請來。
於是,大兵們包圍了劉參謀家,並不顧護兵的阻攔強行闖入。此時,護兵知大勢已去,便不再做聲。黎元洪先在廂房裡聽動靜,聽見有人進來,急忙閃到床裡邊帳子後面。革命士兵搜至卧室時,在床帳後面,找到了一身便服的黎元洪。
面對全副武裝的士兵,黎元洪的第一句話是問:“你們想幹什麼?”
大兵答:“奉起義總指揮吳兆麟命令,請協統到楚望台!”
至此,黎元洪知道了,工程營左隊隊官(連長)吳兆麟已經成了革命士兵的頭兒。
他應付道:“畏三(吳兆麟的字)是我的學生,富有軍事學識,有他,足可以支持一切。”
一位士兵發怒了,沖他吼道:“因為你德高望重,總指揮才請你出來號召部屬歸來,壯大革命隊伍。今日之事,從則生,不從則死!一語而決,望協統立即同行!”
黎元洪無可奈何,只得起身,被革命士兵押解着出門。劉參謀與士兵不敢上前,只有他的執事官王安瀾堅持跟隨着。
黎元洪被士兵押到了楚望台。想不到,吳兆麟安排士兵們在軍號聲中以舉槍禮迎接了他!
坐定後,黎元洪責怪吳隊官:萬不該與革命黨同革命,這是要誅戮全家的事。
一位革命士兵立即拔刀逼近,大喝他是漢奸,要討還昨晚被他殺死的同志的血債。吳兆麟及時喝止了憤怒的士兵。
在吳的勸說下,黎元洪很不情願地騎馬來到閱馬場紅樓。此時,已是10月11日下午1時40分。
在紅樓,他意外地見到了除起義士兵代表之外的若干鄂省名流。原來,他們已經與革命士兵站到了一起。見他到來,人們竟鼓起掌來!
隨後開會。吳兆麟率先提議:公舉黎協統為湖北都督,湯化龍為湖北民政總長。兩公均系湖北人,資望頗高,如出來主持大計,號召天下,則各省必易響應!
黎元洪連忙推辭說:“休要害我!請另舉賢能”。
在場者有人苦口相勸,有人嚴詞威脅,但黎就像一尊泥菩薩一樣,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最後,在場的一個革命黨人代他在布告上寫了一個大大的“黎”字,將布告貼了出去。
湖北方言,黎、泥同音,大概就是從那一刻起,革命黨人就戲稱他為“泥菩薩”了。
被關在紅樓兩天後,經過慎重考慮,黎元洪終於想通了,毅然決然剪掉了腦後的那根“豬尾巴”,正式宣誓就任革命軍首領——湖北軍政府都督。
參議院選舉黎元洪為臨時副總統
“床下都督”傳聞的由來
事情的起因是武昌首義成功後,黎元洪與袁世凱狼狽為奸,將首義元勛張振武誘騙到北京,於1912年8月16日凌晨,將張殺害。這是黎元洪做過的一生有愧於心的壞事。案發後,舉國上下口誅筆伐“袁民賊”、“黎屠夫”。
當時,《震旦民報》主筆蔡寄鷗為抨擊黎元洪,發表社論指斥其於起義之時,躲避於床下,是被革命士兵拖出床來的“床下都督”。隨後,他又與馬野馬分別寫了《床下英雄傳》和《新空城計傳奇》兩篇諷刺小說,在《震旦民報》上連載,“床下都督”之說於是不脛而走,路人皆知。
後來,國民黨元老鄒魯在1929年出版的《中國國民黨史稿》中,稱黎元洪為革命黨從寓所床下搜出。
位於武昌的華中師範大學校園一角的黎元洪墓
其實,這些都屬於傳聞,並無可靠證據證明。十幾年前,經學者多方考證,包括走訪當時親歷者,證明“從床下搜出”並非實情。
【參考資料】
1. 李潔《1912—1928:文武北洋(梟雄篇)》
2. 裴高才《“床下都督”的百年之冤》
3. 黎重光《回憶父親黎元洪二三事》
感謝關注、點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