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明朝的粉絲特別多,幾乎可以說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難道明朝在歷史上最為強盛么?並不是的,主要是這個朝代是黑暗的光,一方面顯得豪邁,一方面顯得悲壯,豪邁是有了國際視野,七下西洋,西方大量的傳教士來中國,也是從明朝開始的,而中國卻並沒有去西方留學或講經的,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當時的明朝相當於現在的歐美。
根據傳教士的寫的著作,也得到印證,來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對明朝充滿了溢美之辭,如意大利的利瑪竇,葡萄牙的克魯茲,西班牙的門多薩等等,在他們筆下,明朝是個文明富足,風景如畫,百姓安居樂業的理想國度。我用AI搜索了一下,確實如此,但是它最後給我來了這樣一句:“我們需要警惕美化傾向的文獻,部分傳教士著作可能存在美化中國的傾向!” 我長嘆一口氣,現在的AI居然膝蓋也是軟的,試問今日之AI,竟是誰家之天下?
為什麼說要我們警惕外國人美化中國的傾向呢?可能來源於這樣一本書,叫《廣州葡囚書簡》,是關押在廣州的葡萄牙囚犯寫的,這份資料現在保存於葡萄牙國家檔案館,該文章中把明朝寫的一塌糊塗,理由如下,一是中國人不禮貌,稱呼他們為“番夷”;二是他們來到中國,不願意行中國禮儀,居然被總督御史送入光孝寺學習禮儀三天;三是聽聞葡萄牙使團在馬六甲干過搶劫的事情,明朝居然把使團嚴刑拷打,關押中的葡萄牙人大多數人死於獄中,寫這個書的皮雷斯出來後,在1524年也死去了。
書裡面還講到這樣的事,說廣州的官員非常殘暴,身邊的僕人有七八千人,這些人開支由老百姓支付,他們還喜歡毒打老百姓,因此廣州城內的民眾都期待葡萄牙人的到來,希望葡萄牙人和官府開戰。他還說,中國人狂妄、自大、殘忍,官員欺負老百姓不擇手段,而老百姓往往又會殺官員全家,葡萄牙使團成員維埃拉說,“他們一點點奪取鄰邦的土地成為了大國,但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狡詐和欺騙。”
這書反正沒有寫啥中國好話的,中國民國大師們或現在的知識分子對該書的評價是:“那些西方傳教士對明朝的讚美,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明朝皇帝和官員的喜好而撰寫的迷惑之詞,《光州葡囚書簡》中所暴露的,才是外國人對當時中國的真實想法。”
但是我從裡面卻看到了不同的點,至少明朝沒有“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漢”的做法,居然還敢隨意毆打歐洲人,按照文化人的做法,不應該恭恭敬敬請進來,補貼點費用,找幾個女學伴陪他們學中文才對么?書上說,一個官員家裡有七八千傭人,我認為是胡說八道,不太可信。至於說到官員和老百姓互相殘忍的砍殺,這不恰恰說明了中國老百姓沒有奴性么?管你是不是當官的還是什麼富豪,你要把老百姓往死里欺負,那就滅你全家,這不就是從陳勝吳廣就開始的傳統文化么,也不知道葡萄牙人有什麼好震驚的?
現在中國的明粉多,希望比亞迪推出“明”序列車,原因就是另外一點,對明朝悲壯的複雜感情在裡面,要是沒有出現明朝,而是元朝直接過渡到了清朝,那麼中華文明就可能徹底斷絕了,如果現在“中國”這個稱號還在的話,那鬆散程度比印度還厲害,國家一定會比印度還慘!
到了元朝的時候,南北漢人根本就互不認同了,還有西南、華北等地和獨立的國家沒啥區別,明朝接手後,通過三方面戰略舉措,為中原文化爭取了近三個世紀的復興機遇,一個是復行唐宋衣冠制,重構科舉體系;第二個是編纂《洪武正韻》,確立官話標準,消除"胡語"影響;第三個是設置九邊軍鎮,實施衛所屯田制,建立土司制度,構建全國縱深防禦體系。
不過《明史》裡面的明朝形象是很不好的,《明史》是投降之後的明朝文人寫的,說明朝皇帝都是弱智腦殘,太監們心狠手辣,皇帝和太監把天下治理的很黑暗。康熙在1692年審閱《明史稿》時發現,文稿中對明朝皇帝的“詆毀之詞甚多”,他非常不滿,說不要胡說八道,康熙給予了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高的評價,稱讚他治下的明朝“治隆唐宋”,本人更是“英武偉烈之主,非尋常帝王可比”。
比亞迪不出“明”序列的車,我想應該是兩個方面,這兩個反面是截然相反的,第一個方面,受到了《明史》的影響,認為明朝是一個黑暗而又殘忍的時代,覺得推出這個代號的車可能會影響不好,這個朝代爭議太大,會影響汽車銷量。另一個方面,如果創始人深入研究了明朝,那麼明朝就是一個被低估的時代,對全世界影響都很大,現在國外的政客都對明朝有所顧忌,說當年的明朝在全世界搞霸權。如果是這個想法,那麼“明”代號的車,估計只能在中國登頂世界後再推出了!
比迪亞現在推出的王朝系列車,也並不是歷史朝代表上的都有,那些未統一的或者割據的政權就沒有,那麼大一統的清朝會不會有呢,我估計很難,這和他們公司的喜好無關,主要是老百姓難以接受,老百姓怕買了比亞迪.清,每天一打開車門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向法拉利車主賠款、向勞斯萊斯車主賠款、向奧迪車主賠款、向寶馬車主賠款、向保時捷車主賠款、向蘭博基尼車主賠款......”
明粉的增多,主要是明朝的精神能體現華夏的氣質,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看看明清兩朝的末代皇帝留言可見分曉,崇禎上吊的時候,這樣說的,“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而溥儀是咋講的呢,“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參閱《我的前半生》)。
現在明粉的增多,還有一種情況,是海內外一些壞分子的功勞,他們在國外搞“滿蒙一體”,天天對明朝進行抹黑,宣傳自己的偉大,然後製造民族矛盾,居然還得了妄想症,誕生了“清朝復國”的念頭,你說這種狂妄“辱華滅漢”的行徑說能受得了呢,極則必反,因此催生了大量的明粉。
不過網友們呼籲比亞迪出“明”代號的車,也只能僅供參考,企業經營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的,是很嚴肅的事情,不能完全聽所謂的粉絲建議。像長城就在這上面吃了大虧,什麼大狗、小狗、哈巴狗;咖啡、綠豆、八寶粥,全都是網友起的名,企業居然還採用了,說是尊重粉絲的建議,提供了這些名字的人,等人家出車了,又罵人家車子名字很低俗。因此我覺得“比亞迪.明”要不要出,除非學雷軍營銷法,你給定金,一年後交貨,這才能體現真正的粉絲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