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全面減稅和支出法案。在此敏感時刻,美國政壇風雲變幻,特朗普與馬斯克的矛盾激化,奧巴馬也罕見發聲,一系列事件引發全球關注。
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近期連續發帖,猛烈炮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這一行為激怒了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1日,特朗普表態稱,可能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 。他還指出,美國政府效率部應仔細調查馬斯克經營的特斯拉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獲得的政府補貼情況。
特朗普在白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馬斯克對該法案不滿,主要是因為法案取消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這直接影響到其旗下的特斯拉公司。特朗普強調,馬斯克獲得的政府補貼數額巨大,若沒有這些補貼,他的企業經營將面臨極大困境,甚至可能不得不返回南非老家。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和小布什(資料圖)
對於特朗普的指責,馬斯克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做出回應。他表示,這件事很容易激化升級,但他現在會選擇克制 。然而,馬斯克並未停止對“大而美”法案的批評,他認為該法案的“瘋狂支出”將使美國債務上限增加創紀錄的五萬億美元,這對美國經濟將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此前,馬斯克與特朗普的關係並非如此緊張。在2024年大選前,馬斯克曾為特朗普捐款高達2.9億美元 ,並在特朗普當選後被任命為政府效率部主任,掌控聯邦預算審查權。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雙方在政策等方面出現分歧,矛盾逐漸浮出水面。2025年2月,馬斯克的機構被削權,3月裁員超過80%,4月失去了對國會預算的發言權 。此次“大而美”法案的分歧,徹底將兩人的矛盾公開化,使得雙方關係降至冰點。
“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政府的一項重要立法舉措。按照提出該法案的共和黨方面的說法,該法案是對特朗普第一任期減稅政策的延續和升級,同時也是對拜登政府“綠色新政”、福利與支出等政策的縮減與調整 。
在減稅方面,該法案計劃在未來10年內減稅4萬億美元,並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 。推出的多項稅收減免政策,包括加班費和小費免稅,以及大幅提高遺產稅和贈予稅免稅額,並將根據通脹指數進行調整。
然而,在支出削減方面,該法案引發了諸多爭議。其中,在醫療補助領域削減近萬億美元資金,提高對領取醫療補助人員的門檻和標準;收緊對“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的資格要求,將獲取食物援助的美國公民年齡要求從54歲提升至64歲,預計未來10年可削減2300億美元資金 ;取消或壓縮了拜登政府時期的“綠色補貼”,從建設清潔能源設施到購買新能源汽車,這些項目都面臨失去稅收減免的風險。
對於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而言,法案取消每輛電動汽車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無疑是沉重打擊。特斯拉超過30%的銷量依賴這項補貼 ,一旦取消,將對其銷售業績和市場份額產生巨大衝擊。受此消息影響,7月1日,特斯拉股價暴跌超5%,市值一夜蒸發545億美元,這是2024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

特朗普和馬斯克(資料圖)
在特朗普與馬斯克矛盾激化,“大而美”法案引發廣泛爭議的關鍵時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罕見地站出來發聲。當地時間6月30日,奧巴馬發布視頻聲明,公開譴責特朗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行為,稱這是“削弱美國在全球抗疫及人道援助能力的重大錯誤” 。
奧巴馬指出,美國國際開發署在全球抗疫和人道援助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解散該機構將使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影響力受到損害。他強調,美國不能讓科技與政治割裂,暗示特朗普政府在處理一些問題上過於激進,缺乏長遠考慮。
與此同時,另一位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也加入了批評的行列。小布什指責特朗普對“總統防治艾滋病緊急救援計劃(PEPFAR)”的削減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他表示,美國國際開發署員工的工作展現了美國的強大力量,削減相關預算和關閉機構的做法不可取 。
奧巴馬和小布什的發聲,並非偶然。一方面,他們出於對美國在國際事務中角色和影響力的擔憂,認為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政策調整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國政壇內部不同派別之間在政策主張上的分歧和博弈。他們的言論在一定程度上也為當前緊張的政治局勢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的矛盾,以及奧巴馬等前總統的介入,對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格局可能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從政治角度來看,這一系列事件加劇了美國政壇的分裂和內耗。特朗普與馬斯克的矛盾,不僅是個人之間的分歧,背後還涉及到不同利益集團和政策主張的碰撞。馬斯克呼籲建立新政黨,若真的付諸實踐,可能會對美國現有的兩黨政治格局產生衝擊。而奧巴馬和小布什的發聲,也顯示出美國政治精英內部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公開化,這可能會影響到選民的態度和支持傾向,對未來的選舉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經濟方面,特斯拉股價的大幅波動,反映出市場對“大而美”法案以及馬斯克與特朗普矛盾的擔憂。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其發展狀況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利益,還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及相關產業產生影響。如果法案最終實施,取消電動汽車補貼等措施可能會阻礙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影響美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中的地位。

白宮(資料圖)
此外,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解散以及相關政策的調整,可能會影響美國在國際援助、抗疫合作等領域的參與度和影響力,進而對美國的外交關係和國際形象產生連鎖反應。
在這緊張的時刻,各方勢力都在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特朗普能否在7月4日的最後期限前成功推動法案通過?馬斯克是否會繼續堅持反對立場,他的新黨計劃能否成真?奧巴馬和小布什的發聲又會對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時間給出答案,而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格局也將在這場風波中面臨新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