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達97%,科學家利用晶格氧介導實現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反應

2024年12月23日18:04:10 科學 1889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教授團隊利用晶格氧介導機制,通過光催化實現了高效、高選擇、高穩定的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反應。


其中,偶聯產物乙烷的轉化速率高達 9.6mmolg−1h−1,選擇性高達 97%,以及穩定性長達 50h。


多年來,熊宇傑課題組一直致力於甲烷的可再生能源催化轉化。


在這項工作中,他們選擇採用光催化的方式,主要是因為光催化是一種綠色的能源方式,可以實現在溫和的條件下將甲烷轉化為高價值產物。


對於甲烷氧化轉化來說,一直是催化領域的一個難題,這是由於甲烷中的碳氫(C-H)鍵能 435kJmol−1 過於穩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甲烷的轉化。


為解決這一難題,該課題組通過光催化技術,利用晶格氧介導機制,在溫和的條件下成功實現了甲烷的高效轉化。


相對於其他甲烷有氧氧化反應體系來說,該工作利用晶格氧氧化甲烷,而非氧氣直接形成的活性氧物種氧化甲烷。


這種晶格氧介導氧化機制,即 Mar-van Krevelen 機制,能夠有效避免甲烷過度氧化,從而提高產物的選擇性,同時可提高甲烷活化速率。


為了提高材料的穩定性,研究人員通過氧循環的方式,最終實現了長達 50h 的穩定性。


優異的光催化甲烷氧化性能與精準地催化劑設計是密不可分的。


該工作通「兩步法」構建了一種雙位點催化劑,通過光沉積的方式將金(Au)和鉍(Bi)位點構建在二氧化鈦TiO2)基底上,其中 TiO2 作為吸光單元。


需要了解的是,Bi 以鹵氧化鉍(BiOx)團簇的形式存在,均勻地附著在 Au 納米顆粒周圍。這種緊密的結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雙位點的協同作用。


而 BiOx 團簇作為甲烷的氧化脫氫位點,形成甲基。Au 納米則作為偶聯位點,可以有效避免甲基在 BiOx 團簇過度氧化,是甲基更好地轉移到 Au 上,實現偶聯反應生成乙烷。


對於反應機理,他們也進行了深入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只有觀測到關鍵的反應中間體,才能推測出該反應的反應路徑。


而中間體甲基自由基的壽命是十分短暫的,這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為了觀察到這一重要的中間體,他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利用同步輻射真空紫外光電離技術,對這一中間體進行了檢測。


不負所望的是,他們成功檢測到甲基自由基中間體,從而更加清楚其反應路徑,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催化機理。


為了更加嚴謹地提出甲烷氧化路徑,他們還通過其他原位譜學實驗進行論證,並通過理論計算進行驗證。



選擇性達97%,科學家利用晶格氧介導實現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反應 - 天天要聞

圖 | 甲烷氧化偶聯反應機理(來源:Science Advances)


審稿人之一對本次研究評論道:「該工作系統地、全面地、深入地探究了光催化甲烷有氧氧化過程和機理,為提高甲烷轉化的光催化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徑。」


利用太陽能在溫和條件下實現甲烷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為發展太陽能能源轉化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


未來,利用光熱技術或光催化技術,來生成小分子和甲烷等有望成為現實。


本次工作從剛開始到完成投稿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和困難。該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翟廣耀談到,在實驗前期階段該團隊一直使用常規的間歇式密封反應器來測試甲烷轉化的性能。


但是不管怎麼調控催化劑,其反應速率一直局限於一定數值,很難突破這一瓶頸。他們猜測,可能是傳質影響了其反應速率。


為了克服這一困難,該課題組通過設計新型反應器,解決傳質問題,放棄傳統的固定相反應器,使用流動式反應器,最終實現了很高的產率和選擇性。


此外,為了證明該反應是否為晶格氧介導機理,他們還進行了同位素實驗。


首先,需要將 18O 的氧標記到材料上,然後再進行實驗,檢測產物是否有 H218O,通過這樣來證明晶格氧是否參與反應。


雖然該過程十分艱難,但是他們最終檢測到了 H218O 產物,從而證明了晶格氧介導機理。



選擇性達97%,科學家利用晶格氧介導實現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反應 - 天天要聞

圖 | 氧氣濃度對反應活性和選擇性的影響(來源:Science Advances)


這個過程中,他們還發現氧氣濃度對這個反應體系影響非常大。


開始時,他們在低濃度氧氣條件下測試的,發現產物的選擇性還算可以,但是材料的穩定性很差。基本上反應幾個小時性能就會明顯降低。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劑上的晶格氧失去,導致催化劑失去活性。


為解決這一難題,他們想到可以通過提高反應體系中的氧氣濃度,讓氧氣去填補缺少的晶格氧,實現氧循環,從而提高材料的穩定性。


但是這依舊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在高氧氣濃度條件下,甲烷很容易過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氧氣濃度,他們通過大量實驗,最終將氧氣濃度調控在一個合適的值,實現了甲烷的高效轉化和長時間穩定性。


最終,相關論文以《利用晶格氧介導機制高效、高選擇、高穩定的促進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and stable photocatalytic methane coupling to ethane enabled by lattice oxygen looping)為題發在 Science Advances 上 [1]。



選擇性達97%,科學家利用晶格氧介導實現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反應 - 天天要聞

圖 | 相關論文(來源:Science Advances)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博士生翟廣耀是第一作者,熊宇傑教授、劉東教授和張寧教授擔任共同通訊作者。



選擇性達97%,科學家利用晶格氧介導實現光催化甲烷氧化偶聯反應 - 天天要聞

圖 | 論文通訊作者,左起:熊宇傑教授、劉東教授、張寧教授(來源:資料圖)


未來,他們計劃設計更先進的反應器,努力實現在溫和條件下,通過清潔太陽能驅動的甲烷高效、高選擇性轉化,並進一步探索更多高值碳基產品的定製化合成。


參考資料:

1.Zhai, G., Cai, L., Ma, J., Chen, Y., Liu, Z., Si, S., ... & Xiong, Y. (2024). Highly efficient, selective, and stable photocatalytic methane coupling to ethane enabled by lattice oxygen looping.Science Advances, 10(26), eado4390.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o4390


運營/排版:何晨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 天天要聞

集成創新與原始創新

重讀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心中的一個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輩科學家靠什麼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就實現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誓言?文中記載,黃旭華有一個觀點近乎口頭禪:「在現代,尖端通常不過是常規的組合……綜合就是創造。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警告:地球或遭「鳥翼」狀太陽噴發衝擊

周二,天文學家觀測到太陽北半球出現巨大的「鳥翅膀」狀噴發,過熱等離子體波洶湧翻騰。 這股太陽物質細絲長度超過100萬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兩倍還多。如今,科學家預測,此次細絲噴發的一部分....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 天天要聞

潮聲丨從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萬年前滅絕的恐狼「復活」

潮新聞客戶端 執筆 謝丹穎 張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過前些年大熱的美劇《權力的遊戲》,應該對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萬年之久。如今,它們「復活」了?恐狼曾在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侶而聞名,但它實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 天天要聞

新毒株來襲了?專家提醒:囤葯不如保護自己

新冠病毒又來了?我們要做什麼準備?近期,隨著氣溫變化和人群流動增加,全球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上升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襲美國。自2023年10月以來,多國報告了新型變異株的傳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 天天要聞

五億年前三眼海怪現世:26節身軀改寫進化認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團隊在寒武紀岩層中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僅長有三隻眼睛,其多達26節的軀體結構更顛覆了科學界對生物體節演化時間的認知。這項發現為研究現代節肢動物起源提供了關鍵線索,也重新定義了人類對五億年前海洋生態系統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讓-伯納德·...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 天天要聞

百萬公里「鳥翼」太陽爆發,24小時內或衝擊地球,地磁暴與極光預警

5月15日,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場罕見的巨型太陽活動——一片跨度超96萬公里的熾熱等離子體帶從太陽北半球噴發,形成壯觀的「鳥翼」狀結構。這場爆發可能在未來24小時內對地球產生輕微衝擊,或引發地磁擾動及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記錄,此次噴發的等離子體帶長度達96萬公里,是地月平均距離(約38.4萬公里)的...
PEEK行業交流0515 - 天天要聞

PEEK行業交流0515

Q&AQ:當前 PEEK 材料的價格是否也是阻礙其在機器人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原因之一?未來從成本角度來看,是否會有一些變化?各企業是否有大幅降低成本的可能性?A:PEEK 材料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不大。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