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2025年05月11日08:33:11 科學 1893

野外燒烤

本來是件開心事

結果意外突然發生

兩家人被包紮成了木乃伊」?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據媒體報道

五一假期

北京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

在野外燒烤時

卡式爐突然爆炸

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

其中部分人燙傷嚴重已住院治療


據當事人介紹

該爐具僅第二次使用

剛購入一個月

爆炸就發生在一瞬間

此前毫無徵兆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小小一罐卡式爐

竟有如此之大的威力?

阿消梳理髮現

卡式爐爆炸、噴火等情況

時有發生

案例1

2024年3月,廣西玉林一景區內,遊客因野外露營使用卡式爐操作不當,當場發生爆炸,導致4人不同程度受傷。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案例2

2023年4月,貴州畢節,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吃烙鍋時,卡式爐突然爆炸,爆炸瞬間鐵鍋都被崩壞,現場東西炸得到處都是,所幸無人受傷。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案例3

2021年10月,浙江杭州西溪濕地,5名遊客在船上吃「搖搖鍋」時,用於火鍋的便攜卡式爐出現噴火情況,5人不同程度受傷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據救治醫生介紹,5人中有2人輕傷,其餘3人燒傷程度在10—20%之間,所幸無生命危險。


阿消試驗

因為成本低且便攜

卡式爐,成了很多人的露營裝備

一些餐廳、飯館也使用卡式爐

招待顧客自助烤肉、烹煮菜品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下

卡式爐可能會發生爆炸?

下面的試驗將告訴你答案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這卡式爐個頭雖小

安全隱患可不小

在使用卡式爐時

要注意以下事項

別讓美食連同炊具一起「塌房」!

【案例警示】野外燒烤7人被包成「木乃伊」,這東西你可能也在用!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 天天要聞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一、近海海域天氣實況 5月10日14時至11日0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台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或偏北風。 ....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著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