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2022年11月16日22:42:04 科學 1784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剛,美國阿爾忒彌斯1號順利發射,人類離月球又近了一步!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留學生日報 ,贊 203

阿爾忒彌斯1號於北京時間11月16日14時50分左右(美東時間11月16日凌晨1時50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B平台發射升空,發射窗口2小時

此次繞月飛行測試,不載人,主要為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做準備。

作為零重力指示器,除NASA吉祥物史努比外,歐空局也將小羊肖恩公仔安放到「獵戶座」飛船內部,準備一起執行「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時長25天11小時36分

如果今天能順利發射的話,獵戶座飛船預計於2022年12月11日濺落在聖地亞哥海岸,整個航程大約210萬公里

此前在經歷了多次燃料泄漏問題後,NASA終於成功完成了SLS的燃料測試,原本阿爾忒彌斯1號早就發射在即。

不巧遇到颶風過境,9月23日至9月27日的發射窗口不保,只能繼續後延。

終於迎來這次11月的發射窗口。

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人類50年後又一次向月球邁進


01.什麼是SLS?

「太空發射系統」(SLS)是NASA史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是NASA登月項目「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預計最早於2025年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NASA為重返月球這一刻已經醞釀了十幾年。

SLS為世人期待已久的首飛任務——阿爾忒彌斯1號,已經做好了準備。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322英尺(98米)高的SLS重型火箭緩緩駛出運載火箭裝配大樓。圖源:NASA/Joel Kowsky

今年8月,這枚耗資41億美元的SLS重型火箭在數百名航天中心工作人員和家屬的歡呼聲中,乘坐著履帶式運輸車緩緩地駛出了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運載火箭裝配大樓。

經過4.2英里的夜間垂直運輸,它抵達了39B發射台。

據報道,由於附近有雷暴,行程推遲了大約一個小時,火箭還是於當天完成了轉移。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圖源:NASA/Joel Kowsky

當移動發射裝置降落到發射台頂部的基座上之後,工程師們將連接動力、數據、推進劑管道、水線和其他系統,為火箭進行全面的發射前測試和檢查做好準備。

至今已是這枚SLS火箭第數次被推出廠房,這一回是來真格的了。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圖源:NASA/Joel Kowsky

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順利進行,

這枚火箭將開始為期42天的首次飛行,將一個無人駕駛的獵戶座(Orion)太空艙環繞月球並返回。




留學生日報 ,贊 146





02.這次發射有真人嗎?

太空艙將搭乘3位假的「宇航員」——3個裝有儀器的人體模型。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公布了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的飛行路線示意圖。由洛馬公司參與研製的獵戶座飛船,將前往月球繞飛多圈,再返回地球。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圖源:LMSpace

「阿爾忒彌斯號1號」任務的目標是驗證SLS的性能,在深空測試太陽能供電的「獵戶座」宇航員艙,並確認其16.5英尺寬的隔熱板能夠在飛行結束時安全地保護飛船,使其高速墜入地球大氣層。

如果測試飛行進展順利,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發射SLS火箭的第二次飛行,也就是阿爾忒彌斯2號。

阿爾忒彌斯2號將會搭載四名宇航員,之後在2025-26年之內進行第三次飛行任務中,會將首名女性宇航員和下一個男性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

另據《科學》報道,雖然SLS在今年發射時沒有真人搭乘,但會有10顆「立方體小衛星」一起飛上天。

每顆衛星約等於一個公文包那麼小,可用於探測月球(幾顆立方體衛星將重點研究月球冰)、小行星和深空輻射環境。

面對短短十幾天後的發射日,美國NASA衛星製造人員卻表示了他們的擔心。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由於發射延遲,這些衛星已經在火箭內滯留了一年多,其電池電量可能即將耗盡。

其中有大約一半的衛星可能會無法啟動和展開太陽能電池板,因此無法充電



問題是,「發射延遲造成等待的時間越長,風險就越大」。


月球觀測小衛星(10顆立方體衛星之一)首席研究員、美國摩海德州立大學的Ben Malphrus說。

這是美國NASA醞釀十年重登月球計劃的開始。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1969年-1974年,尼克松剛上任就迎來了「阿波羅計劃」最輝煌的階段。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左起: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阿波羅11號是NASA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歷時8天13小時18分35秒,繞行月球30周,在月錶停留21小時36分20秒。

三位執行此任務的航天員分別為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邁克爾·科林斯登月艙駕駛員巴茲·奧爾德林。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在1967年,阿波羅計劃開始的時候,就遭遇了不利。

阿波羅1號原本計劃於1967年2月21日發射。

然而在1月27日的例行測試中,指揮艙突發大火,三名宇航員在15秒內不幸罹難。其中包括首次太空行走愛德華·懷特,遇難時年僅37歲。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阿波羅1號成員,羅傑·查菲、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

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成功發射,歷時十一天,完成了繞地飛行測試。這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首次載人任務。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1969年7月16日9時32分,阿波羅11號載著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科林斯與巴茲·奧爾德林,於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在回來之後,為了保證宇航員們沒有在月球上感染未知疾病,三人落地後還被隔離了18天。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尼克松總統與隔離艙內的宇航員交談

然而緊隨其後的阿波羅13號,卻遭遇了一場事故。

1970年4月11日發射的阿波羅13號,在抵達月球前發生氧氣罐爆炸,電力和氧氣均大量損失,登月計劃被迫放棄。

但幸運的是,在控制中心的15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指導下,在太空滯留715小時的三名宇航員順利返航。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宇航員洛弗爾按照地面指令在艙內解決相應問題

1971年1月31日,阿波羅14號成功發射,完成了阿波羅13號未能完成的任務。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成功發射。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後一次成功登月

不管怎麼樣,隨著一代又一代的老去, 在此後的50年間,人類再未踏足月球。

而曾經踏上過月球土地的12位宇航員,僅剩4人在世

登上月球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以隱居而聞名,於2012年去世,享年82歲。

用混合月球土壤的油彩作畫的阿蘭·比恩,退役後成為了一名畫家,他的繪畫主題永遠只有一個——他親眼看到的月球風景。比恩於2017年在家中去世,享年86歲。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圖中為阿蘭·比恩

於1973年從NASA退休並從事商業活動的登月者皮特·康拉德於1999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摩托車事故中喪生,享年69歲。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圖中為皮特·康拉德

阿波羅14號成員艾倫·謝潑德在退休後繼續從事銀行和房地產業務,在非營利性董事會任職。他於1998年因白血病去世,享年74歲。

於2004年退休、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工作了40多年的約翰·楊,在2018年1月過世,享年87歲。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圖中為約翰·楊

不管是哪個國家,為了相同的航空夢,他們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金錢,甚至是生命.....

50年前的今天,美國發射「阿波羅17號」的土星5號重型火箭完成濕裝綵排;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今天,美國執行「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的SLS重型火箭。

剛剛,美國NASA登月級火箭發射成功!時隔50年人類即將重返月球 - 天天要聞

時隔50多年,人類的足跡能否順再次踏上月球?

當人類再次開啟登月的征途的時候,除了美國之外,中國也在穩步推進自己的登月計劃,計劃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

對宇宙的探索,尤其是規模浩大的登月計劃,雖然通常作為大國之間展現國力的舞台,更是全人類科技進步的體現。

這一次登月的征途比賽中,有中國人的一席了。

加油中國,加油人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