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2025年05月11日20:52:05 科學 1622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4年5月8日,一個普通的春日,市民林先生像往常一樣在南山區荔香公園溜達。

林先生悠然地走著,欣賞著公園內的綠意盎然,突然,他的目光被幾株奇特的植物吸引住了。

這幾株植物沒有一片葉子,卻有著粗壯的褐紅色花葶,花葶上綻放著褐黃色的花朵,在周圍翠綠的植物襯托下,顯得格外獨特。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林先生覺得這些植物不一般,而且自己之前都沒怎麼見過,所以他意識到這可能是某種珍稀植物。

於是,他立刻聯繫了荔香公園管理處,報告了自己的發現。​

公園管理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後就迅速安排了一些人員趕到現場查看情況。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他們深知,在城市中發現如此奇特的植物,極有可能是珍稀物種,需要馬上採取保護措施,以防遭到人為破壞。

與此同時,公園管理處積極聯繫相關專家,希望能儘快確定這些植物的種類。​

深圳市的一些專家和當地繁育中心的人接到消息後,也第一時間趕到了荔香公園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他們來到林先生髮現植物的地方,仔細觀察著這些開著花但是無葉的奇特植株。

憑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專家們很快確認,這五株蘭花正是比較稀有的野生蘭花物種——無葉美冠蘭。​

這種蘭花非常稀有,繁殖也困難,屬於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規定的保護植物,在全球範圍內都受到嚴格的保護。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為了能讓這幾棵無葉美冠蘭能夠成功擁有自己的後代,後來南山區公園管理中心組織專家再次來到現場,對它們進行人工授粉。

公園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自從發現無葉美冠蘭後,公園管理處不僅安排人員24小時守護,還積極與專家溝通,制定保護方案。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但是,無葉美冠蘭極難人工繁殖這件事卻是業內的共識,因為它對環境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而且平時還會和真菌共生。

不過即便是這樣,專家們還是不肯放棄這次好不容易得來的機會,他們表示如果在人工授粉的情況下,這幾棵授粉的蘭花能成功結出種子,那麼研究它們的人工繁殖就要方便多了。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那麼無葉美冠蘭究竟是什麼植物,為什麼這麼難以繁殖呢?

«——【·蹤跡難尋的植物·】——»

無葉美冠蘭屬於腐生類蘭花,它的花期在每年春末,在這個時間段里,它並不會長出葉子,不能像其他綠色植物那樣利用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為自身生長製造養分。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那麼,它是如何生存的呢?原來,無葉美冠蘭有著獨特的生存方式,它和真菌共生。

在土壤中,特定的真菌與無葉美冠蘭的根部相互協作,真菌幫助無葉美冠蘭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提供其生長所需的養分,而無葉美冠蘭則為真菌提供一定的生存環境。​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無葉美冠蘭的假鱗莖塊狀,近長圓形,淡黃色,有節,深深地埋在地下。

無葉美冠蘭的花葶非常粗壯,看上去是褐紅色的,彷彿一根堅韌的長矛,自下至上有多枚鞘。

總狀花序直立,長達13厘米,疏生數朵至10餘朵花唇瓣生於蕊柱足上,近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無葉美冠蘭沒有辦法進行自花授粉,必須依賴於昆蟲傳粉,這也是它們繁殖起來相當不容易的一點。

而且能給它授粉的昆蟲相當「專一」,只有綠彩帶蜂,這就意味著,如果少了綠彩帶蜂的幫助,無葉美冠蘭將無法繁殖後代。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另外,無葉美冠蘭的生長規律也很是不一般,看上去由很大的偶然性,比如當年生長過後,無論是否開花結果,地上部分都會枯萎。

就算是運氣比較好的情況下,果實成熟後,會放出一種個頭極其微小的種子,這些種子落到土壤裡面,如果這個地方沒有適合共生的真菌,也沒有辦法長成植株。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如此苛刻的繁殖條件,使得無葉美冠蘭非常難以人工栽培,也讓它在自然界中的數量愈發稀少。​

無葉美冠蘭能在城市中心區的荔香公園生長,這讓許多人感到十分驚奇。

專家們在附近進行調查,經過一番深入的分析認為,南山區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保護舉措,正式這些措施使得無葉美冠蘭擁有了合適的生長的地方。​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南山區一直在實施公園「拆圍透綠」行動。

在整土過程中,工作人員將植物散落的枯枝落葉埋在土地里,這些枯枝落葉在土壤中逐漸腐爛,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養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生態過程,產生了適合蘭花生長的共生真菌。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而且,公園內空氣流通良好,沒有過多的污染,為無葉美冠蘭的生長提供了一個清新的環境。​

後來,南山城管部門製作了植物介紹牌,在介紹牌上,詳細地向市民介紹了無葉美冠蘭的特徵、習性以及保護意義。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這不僅讓市民能夠更好地了解這種珍稀植物,也提高了市民的保護意識,同時,南山城管部門還與蘭科中心達成了初步保護合作意向。

無葉美冠蘭的發現,不僅僅是一次偶然的驚喜,更是南山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有力證明。

對於廣大市民來說,無葉美冠蘭的出現,也讓他們對身邊的自然環境有了更多的關注和熱愛。

極難人工培育!廣東市民散步時發現5棵,專家趕到現場授粉 - 天天要聞

在未來,隨著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葉美冠蘭在荔香公園能夠茁壯成長,為城市增添更多的生機與美麗。

參考:

南山區《荔香公園發現珍稀野生植物無葉美冠蘭 南山區公園管理中心組織專家對蘭花人工授粉》2024-5-10

洛江新聞網《罕見!洛江羅溪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2024-5-24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掌上春城訊 5月1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獲悉,目前精子庫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區人群,及常駐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獻是一項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志願者捐獻的精液將提供給生殖中心,用於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後代,志願者的信息將受到嚴格的保密,受者將無法獲知您的任何帶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雲南省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 天天要聞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著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 天天要聞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5月2日,特朗普總統揮出大刀,將2026財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預算從248億美元砍至188億美元,削減幅度高達24%。同時,多項有關太空探索的部門與項目遭到關閉、暫停。但一反常態的是,在近日有相關消息稱,曾面臨裁撤危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將會繼續得以保留。2017年6月30日,特朗普在副總統彭斯、...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 天天要聞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今天(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災害發生時,科學有效的自救互救是減輕災害損失的必備技能。每年地球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就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裡地球就可能會發生幾十次地震但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感受不到這些來自地殼的震動呢?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 天天要聞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近日,有媒體報道遼寧大連西山水庫發現成群超大怪魚,經專家鑒定為革鬍子鯰,也就是埃及塘鯴,該魚種屬於外來入侵物種。5月7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大連西山水庫發現革鬍子鯰魚群,並捕獲了一隻。極目新聞記者聯繫這名網友,暫未獲得回應。媒體報道稱,該魚種出現在大連,可能是野外放生所致。視頻截圖5月11日,極目新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