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2型糖尿病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發病機制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功能缺乏有關。
胰島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2型糖尿病數量的增加,更多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而胰島素抵抗與肥胖關係密切,肥胖人群相對更易患上糖尿病。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糖尿病還沒有根治的手段,只能稱為「緩解」,譬如通過積極生活方式的干預,而我們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能及早改善那些易引發糖尿病的壞的生活習慣。
有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以下是6個可能導致你加速患上糖尿病的習慣。
飲食習慣不健康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過多的攝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胰島素抵抗。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現在新聞中經常會出現有年輕人也患上糖尿病的案例,其實2型糖尿病提前也跟我們日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係,因此大家及早改善及早重視也是十分關鍵的。
缺乏運動
缺乏運動是另一個可能導致糖尿病的因素。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控制體重、降低血糖水平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現代交通工具發達,別說定期規律的運動,日常的活動量都變少了,一系列慢性疾病及亞健康狀況都會逐漸產生。
經常熬夜
長期熬夜可能會導致身體內分泌失調,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利用,從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很多人都有晚上難以入睡,半夜容易驚醒的情況,因此生活中如果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調整生物鐘,盡量少追劇少玩手機,按時作息,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內分泌穩定了,一系列內分泌代謝疾病自然會遠離我們。
飲酒過量
飲酒過量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和利用不良,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酒精還會增加體重,影響血糖控制。因此生活中有愛好喝酒的朋友就要多管控下嘴了。
長期壓力
長期的精神壓力會導致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利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如果生活上遇到煩心事,不妨停下來歇歇,學會適當緩解壓力,這樣更利於身體健康。
不定期體檢和不遵醫囑
不定期進行體檢和不遵醫囑可能會導致糖尿病的遲診和錯診,延誤治療時間。如果患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也可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建議大家做好定期體檢,更利於慢性疾病的預防。
總之,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能夠有效地預防糖尿病的發生。適度的飲食、定期運動、規律作息、戒煙限酒、保持心情愉快並且定期體檢,都能有效地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希望大家都能夠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遠離糖尿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