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和洗衣機說話?菌子中毒不好玩、很危險!

2025年06月16日14:43:03 健康 1501

冰箱和洗衣機說話,狗在跟人聊天,打火機問抽煙嗎……個別網友分享的所謂菌子中毒的「奇妙幻境」,讓許多對蘑菇不甚了解的人,誤以為野生菌中毒是一件低害甚至無害、有趣、好玩的事兒。

部分社交媒體平台更是以輕鬆的筆觸、調侃的描述、逗趣的視頻,極大稀釋了菌子中毒的可怕危險,甚至出現為體驗「裸眼3D」而「以身試毒」的極端事件。

冰箱和洗衣機說話?菌子中毒不好玩、很危險! - 天天要聞

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公郎鎮,村民採摘大紅菌。新華社發(適志宏攝)

品嘗菌子的最佳時節即將來臨。專家提醒,野生菌中毒一點都不好玩,中毒導致的損傷有時不可逆,甚至會導致中毒者死亡或傷殘。追求所謂的中毒幻覺,是在拿生命和健康開玩笑,非常危險!

娛樂化菌子中毒是危險行為

「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這是人們對貪吃野生菌的形象勸告。隨著夏季來臨,大量菌子走上餐桌,毒菌中毒事件也進入高發期。

但近年來,一些自媒體誇大、娛樂化菌子中毒癥狀的短視頻,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廣泛傳播,極大誤導了人們對菌子中毒危險的認識。

冰箱和洗衣機說話?菌子中毒不好玩、很危險! - 天天要聞

某社交媒體平台部分視頻內容截圖。

記者在相關平台輸入「野生菌中毒、雲南菌子中毒搞笑視頻」等關鍵詞,就會出現眾多相關短視頻,標題直接寫著:吃菌子中毒搞笑名場面,吃野生菌中毒後無實物表演,一年一度抓小精靈的季節到了……打開視頻,歡快的配樂,加上逗趣的對話,讓人實在難以和急診室里的「中毒」癥狀聯繫起來。

更可怕的是,在跟帖評論中,不少人明確表示:好奇想吃菌子中毒的心已經達到了巔峰,感覺好有趣想試試,很慘但是很好笑,越看越想吃……

「娛樂化食菌中毒的『快感』是件危險的事情。」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毒救治科主任醫師邱澤武說,「切不可因為網上的一些娛樂化描述而忽視、低估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由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等單位聯合發表的《中國蘑菇中毒診治臨床專家共識》指出,部分毒蘑菇品種中毒病死率高,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類急症。

不浪漫不好玩不舒適很危險

野生菌中毒癥狀到底浪漫不浪漫、舒適不舒適呢?專家的回答斬釘截鐵:當然不是!所謂的「浪漫」「舒適」,實際是毒素對神經系統的破壞。

部分自媒體往往誇大野生菌致幻的「好玩」和「浪漫」,有意淡化甚至忽略中毒造成的傷害。

「的確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幻視、幻聽等癥狀,也就是網上常說的『看見小人』『看見異象』。但實際上,多數中毒患者的體感是極其痛苦的。」邱澤武說,野生菌中毒,大多數人最早出現的臨床癥狀是噁心、嘔吐,而不是幻視幻聽。即便有幻視幻聽,也常伴有頭暈、頭疼,甚至出現抓空癥狀。

冰箱和洗衣機說話?菌子中毒不好玩、很危險! - 天天要聞

雲南常見毒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圖)

部分毒蘑菇誤食後,往往還伴有流涎、焦慮等癥狀,呼吸抑制、胸悶、休克等癥狀也會隨之產生,與網上說的那些輕鬆幻覺毫不沾邊。

邱澤武說,「不同品種的有毒野生菌,所含毒素各不相同,中毒後的臨床表現也複雜多樣。」別想著通過菌子中毒體驗穿越時空幻境。

冰箱和洗衣機說話?菌子中毒不好玩、很危險! - 天天要聞

在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拍攝的牛肝菌。新華社發(劉暢攝)

留樣送醫、留樣送醫、留樣送醫

野生菌種類多、數量大,僅我國就有超過500種毒蘑菇,非專業人士極難辨清。想安全品嘗野生菌,專家提示一定注意以下幾點:

不認識、不熟悉的菌種不採摘、不購買、不加工、不食用;保證菌子徹底炒熟煮透且儘可能保證單一品種烹飪;菌子好吃,但不宜進食過多;食用野生菌,儘可能不飲酒;集體食堂、幼兒園、養老院等不加工任何野生菌,以免造成群體性中毒。

冰箱和洗衣機說話?菌子中毒不好玩、很危險! - 天天要聞

市民在位於昆明市的一處野生菌交易市場購買野生菌。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一旦誤食野生菌中毒後,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專家提醒,認清攝入毒素的種類並及時就醫是救治的關鍵。

1.只要進食野生菌後出現任何不適癥狀,不要等待觀察,應該停止進食,立即催吐送醫。

2.期間不自行服用任何止吐以及止瀉類藥物等,家屬需配合記錄好發病情況。

3.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一定要留存野生菌以及嘔吐物樣本,以便後續醫生判別毒素針對救治。

4.野生菌中毒後的黃金救治期是食菌後6小時以內,分秒必爭就醫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切忌自行「觀察看看」耽誤診療,錯過黃金救治期。

5.有些野生菌中毒反應有「時差」,也就是「假愈期」,而真正的臨床表現常在6小時後才出現,「潛伏期」往往被人忽視或者錯判。如果食用野生菌6小時後,出現了明顯的胃腸道癥狀,即使「一過性」的癥狀減輕,也不一定是病情得到了緩解,相反可能預示著惡化,應立即就醫。(來源:新華社)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老人做飯傷了手,9天丟了命!醫生急喊:這東西致死率極高 - 天天要聞

老人做飯傷了手,9天丟了命!醫生急喊:這東西致死率極高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浙江樂清市人民醫院的急診記錄里有位在做飯時被青蟹刺破手指的老人不幸離世。據了解,該老人左手食指上被青蟹划了一道極小的傷口,但是他像多數人那樣,用清水沖洗過後
廣州:長者飯堂將推醫護審定食譜,服務慢性病老人 - 天天要聞

廣州:長者飯堂將推醫護審定食譜,服務慢性病老人

長者飯堂解決民生「食」事,也是人大代表關心的議題。7月14日,廣州市民政局官網發布了對廣州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關於面向老人就餐需求,進一步提升「長者飯堂」服務的建議》答覆的函,表示將在滿足 「二葷一素一湯」 供給的基礎上,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群體及失能老人,推出由專業醫護人員審定食譜的定製化...
體檢報告里的「隱形炸彈」:68歲老人PSA異常值背後的「搶險戰」 - 天天要聞

體檢報告里的「隱形炸彈」:68歲老人PSA異常值背後的「搶險戰」

沒有尿頻、尿等待、尿中斷等典型癥狀,身體其他部位也無不適,只因體檢中意外查出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升高至9.68納克/毫升,吉老伯平靜的生活就此打破……今年上半年,68歲的吉老伯按慣例接受了年度體檢,拿到報告後一項異常指標引起了他的警覺——PSA9.68納克/毫升。素來關注健康的他很清楚這項指標的意義,沒有任何耽...
趕緊自查,你天天拿的東西,可能強致癌 - 天天要聞

趕緊自查,你天天拿的東西,可能強致癌

你用手機殼嗎?不少人可能都體會過,剛購買的手機殼散發出濃烈的塑料味,而當手機發熱時,刺鼻的味道更明顯。而這很有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信號!13日,話題「9.9包郵的手機殼鉛含量超標30倍」衝上熱搜,引發熱議。廉價手機殼暗含3大隱患「剛拆封的手機殼就有刺鼻氣味,用久了連手機都沾上怪味,手機用了發熱,刺鼻味就...
做家務時雙腿突然「罷工」!脊髓「中風」你聽過嗎? - 天天要聞

做家務時雙腿突然「罷工」!脊髓「中風」你聽過嗎?

出院前,患者和家屬向康復團隊贈送錦旗表達感謝。紅網時刻新聞7月14日訊(通訊員 潘菊霞)中風(腦卒中)是老年人需要警惕防患的高危疾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但脊髓「中風」,你聽說過嗎?其實,脊柱椎管內脊髓血管也會發生出血或梗死等意外,雖然
下月起中藥飲片須標註保質期,多數可保存2~3年 - 天天要聞

下月起中藥飲片須標註保質期,多數可保存2~3年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艾冰)「2025年8月1日起,中藥飲片保質期標註將強制執行。」國家葯監局2023年發布的《中藥飲片標籤管理規定》提出,中藥飲片的內、外標籤應當標註產品屬性、品名、規格、藥材產地、生產企業、產品批號、生產日期、裝量、保質期、執行標準等內容。其中,中藥飲片的保質期由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