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目眩、手腳麻木?當心,它可能是腦卒中的信號

2025年06月13日04:42:04 健康 1408

「當你忽然感覺天旋地轉,連手裡的手機都握不穩時,你可千萬別當成普通頭疼放過——因為,這很可能不是小事,而是在向你發出卒中的危險信號。」

腦卒中常被稱為「腦血管意外」,大致分為兩種: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好比城市主幹道被大卡車堵死,後者猶如自來水管突然爆裂,血液四處滲漏。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卒中約270萬例,其中約80%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需要儘快「打通堵塞」;出血性卒中則要緊急「止血降壓」,處理方式截然不同。

頭暈目眩、手腳麻木?當心,它可能是腦卒中的信號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會「頭暈目眩」

當腦部某處血流突然不足,負責平衡和空間感覺的腦幹或小腦就會罷工,讓人有「天旋地轉」之感。通常,這種眩暈來得很急,可能伴有眼球震顫或走路重心不穩,且持續時間往往超過幾分鐘。
不過,也有不少「假信號」會模仿卒中眩暈:比如良性位置性眩暈(BPPV)常在翻身時突然眩暈,且持續不足一分鐘;低血壓性頭暈多發生在起身瞬間。真卒中眩暈通常還有其他神經系統癥狀,比如說話不清、四肢無力,且一側癥狀更明顯,值得警惕。

頭暈目眩、手腳麻木?當心,它可能是腦卒中的信號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會「手腳麻木」

卒中導致感覺中樞缺血或受壓時,你會突然感覺一側手臂或腿像「包了棉花」——觸覺、痛覺、溫度覺都跟著打折扣。很多患者描述「一條胳膊抬不起,摸不著東西」。癥狀往往在數秒至數分鐘內出現並持續,常常局限在身體同一側。
但周圍神經壓迫、頸椎病也會引起手腳短暫麻木,並且常伴有頸肩酸痛或手指刺痛,多在特定姿勢下出現。卒中麻木則更「突然」和「全面」,且常常合併其它中樞癥狀。


匿名病例:62 歲的李先生在晨練後突感右手臂「像灌了鉛」;同時略感口齒不清,10 分鐘內被送至急診,經影像學證實為左側基底節區小動脈閉塞。

F.A.S.T. 急救口訣+小技巧

F(Face,面部歪斜):讓對方微笑,看嘴角是否下垂。

A(Arms,肢體無力):雙手平舉十秒,看是否一側下沉。小技巧:讓對方雙臂握拳,輕壓你的雙指,力道是否對稱。

S(Speech,言語不清):讓他重複「天青色等煙雨」,看是否含糊或發音改變。

T(Time,時間就是大腦):一旦出現以上任意一項,就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爭分奪秒。

頭暈目眩、手腳麻木?當心,它可能是腦卒中的信號 - 天天要聞

何時必須立刻就醫+急診前準備

只要出現上述典型癥狀,哪怕短暫緩解,也建議立即送醫,不要觀望。去急診前,可簡單準備:

既往病史與用藥信息: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等;常用抗凝、降壓、降糖藥物名稱及劑量。

隨身物品:身份證、醫保卡、近半年化驗單、CT/MRI結果(如有)。

常見檢查:到院後通常會做頭顱 CT(快速排除出血)或 MR 掃描;同時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為後續治療提供依據。


日常預防與實用建議

管理好「三高」:規律服藥、定期測量血壓、血糖、血脂,保持在合理範圍。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少鹽、少油、少糖)、適量運動(每周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戒煙限酒。

定期體檢:45 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心血管和腦血管風險評估。

心理調節:長期壓力大的人群可能血壓波動更明顯,建議練習深呼吸、瑜伽或正念。

頭暈目眩、手腳麻木?當心,它可能是腦卒中的信號 - 天天要聞

腦卒中來勢兇猛,卻並非毫無預警。若你或身邊人突然出現「頭暈目眩」「手腳麻木」甚至說話含糊的情況,千萬不要猶豫,「迅速反應」往往能讓大腦贏得寶貴時間。記住:真正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專業醫生來判斷;本文提供的只是科普和急救參考,切莫自行下結論。出現典型癥狀,及時就醫才是最靠譜的選擇。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自律站樁全記錄第1191天 - 天天要聞

自律站樁全記錄第1191天

45分鐘。2025年7月20日,星期日。今天颱風過境,下了一整天的雨,氣溫馬上下降了10度,只有二十六七度了,感覺很舒適。今天開始入伏了,希望這個三伏天多來點颱風,前段時間都快熱成狗了。[捂臉]上午偷了一下懶,躺床上聽外面呼呼的風雨聲。下午
記性變差,不一定是老了,可能是腦供血出問題了 - 天天要聞

記性變差,不一定是老了,可能是腦供血出問題了

Via:Pixabay請點擊右上角「...」或「」獲取本文音頻作者 | Erica Roth翻譯 | Caroline審校 | 酷炫腦美工 | Jenny編輯 | 加薪患有輕度認知障礙(MCI)的老年人面臨著較高的腦血管阻抗,即腦血流阻力,這種阻力的增加會導致腦部灌注不足或血流減少,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認知障礙的原因之一。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患有輕度認知...
三伏天「曬背」受追捧 專家提醒這樣曬更科學 - 天天要聞

三伏天「曬背」受追捧 專家提醒這樣曬更科學

7月20日入伏,三伏天正式開始,「曬背」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三伏天到底要不要曬背?怎麼曬背?需要注意什麼?記者採訪了寧夏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專家。圖片由AI生成「三伏天自然界陽氣鼎盛,此時曬背補陽祛寒效果極佳。
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很多人以為在養生,其實在「養病」! - 天天要聞

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很多人以為在養生,其實在「養病」!

今天迎來了一年中最悶熱的時段——三伏天。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難熬不僅因為這是一年中溫度最高、濕度最大的日子,也是各種疾病易扎堆的時候。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注重「三伏養生、冬病夏治」。不過,三伏天千萬別做這5件事,你以為在養生,
高燒+關節劇痛+皮疹?警惕基孔肯亞熱 - 天天要聞

高燒+關節劇痛+皮疹?警惕基孔肯亞熱

南海發布權威、及時、有料。150萬南海人都在看的公眾號,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及設置星標。當前,南海區已出現基孔肯亞熱和登革熱病例感染後具體有哪些典型癥狀?危險都躲在哪?有哪些防蚊滅蚊措施?帶你一次性了解希望大家都能把蚊子一鍋端基孔肯亞熱臨床癥狀及就醫流程基孔肯亞熱是由病毒引起、經伊蚊(埃及伊蚊/白紋伊...
重症肺炎治療:為何選擇 「頭孢 + 阿奇黴素」比 「頭孢 + 左氧氟沙星」更好? - 天天要聞

重症肺炎治療:為何選擇 「頭孢 + 阿奇黴素」比 「頭孢 + 左氧氟沙星」更好?

重症社區獲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病情危重,死亡率較高(17%~48%)[1]。社區獲得性肺炎(CAP)包括 SCAP 臨床診斷之初,很少能確定致病原,初始抗感染治療通常是經驗性的,覆蓋最常見的病原。對於 SCAP 的初始經驗性抗感染方案: 2016 年中國 CAP 指南 [2]:無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