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2023年03月19日18:38:04 健康 1021

問題:如何才能每天讀到這樣的故事?

回答:點擊右上方「關注」小編頭條號!

人的一生很不容易,生老病死、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聚散分離,樣樣滋味都得嘗一遍。

而作為女性,更是了不起,還得承受生育之痛,宮開十指,疼痛等級幾乎是人類忍耐的極限。

現代隨著醫學的發達,生育孩子起碼生命危險已經降到最低,但是在醫學水平落後的古代社會,女子生孩子等同於在鬼門關走一趟。

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 天天要聞

清史稿記載,康熙的孝誠皇后都死於難產。在古代,貴為一國之後都逃脫不了難產而死的命運。女子在生產過程中,其實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

民間更是有無數的女子,因生產而死,只是她們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罷了。

清朝初期,就有一個婦女因為難產,痛暈過去。家人在看其呼吸微弱,誤認為已經死去,便將她直接入棺下葬。而直到200多年後,人們才發現墓中的凄慘景象。

1999年,齊齊哈爾市的扎龍村,有一片荒涼的大墳地,因為十分荒蕪、過於陰森,因此人跡罕至,幾乎沒人敢去那裡。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修路架橋是富民之舉,因此為了共同致富,村裡號召大家修通鄉村道路。

修路需要填埋加固,而周邊都是農田,自然不能取土。於是村裡決定就到那片荒廢的墳地附近挖土。

這一挖不要,村民們直接挖出了青磚石,緊接著就挖開了一個黑漆漆的地洞,順著地洞往下挖,竟然挖到了一個古墓。

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 天天要聞

古墓一出,扎龍村立即向齊齊哈爾市報告,市裡馬上派來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以解開墓葬之謎。

考古隊發掘出古墓,發現墓中有兩具棺材,打開其中一具棺材之時,現場的人卻被裡面的場景嚇了一跳。

原來,棺材中並不是白骨,而是一具形如木乃伊的女性乾屍。此乾屍,高160cm左右,整個身體黑漆漆的,更恐怖的是面目表情十分猙獰,嘴是圓張著的,四肢呈現十分扭曲的狀態。

而且在其兩腿之間存在一些黑色的、粘連在一起的不明物質,棺內散發著一股十分刺鼻的氣味。

這種下葬狀態十分奇特,與一般墓中骸骨安詳的姿態明顯不同,從中可以看出死者生前十分痛苦,一定是經歷了恐怖的折磨和掙扎,才保持了如此奇特的死亡姿勢。

專家緊接著又打開另外一具棺材,這一具棺材內死者卻十分安詳,棺材內只有散落的白骨,且為男性骸骨,因此初步判斷此墓葬為一男一女合葬墓。

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 天天要聞

後來經過考古專家的進一步研究分析,我們才得知,為什麼同一墓室之中,會有兩種不同形態的骸骨。

我們知道人死後,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在兩年內腐爛變成一堆白骨,時間再長一些白骨也會慢慢鈣化成為一抔灰燼。

那麼為什麼這個女子屍體會變成可怕的木乃伊狀呢?原來,經過勘查發現,女子棺材用磚墊的離地較高,有有一個相對乾燥的環境。

然而更為關鍵的是,這具女屍生前在棺中有拚命掙扎的痕迹,導緻密封的棺材短時間內氧氣耗盡,只留下二氧化碳。後來隨著屍體水分消失器官枯竭,才在種種巧合之下,形成了後來的木乃伊。

隨著考古發掘的進一步深入,專家們揭開了墓主身份之謎。原來根據墓志銘以及墓葬的規格,以及其他各類蛛絲馬跡判斷,墓中男性是清代一個「三品武官」,死去時年齡在60歲左右。

而根據棺木及墓室銘文判斷,女性墓主先下葬時僅25歲左右,且是先於男性墓主25-30年左右進入墓室。且墓碑上用滿文刻上了「誥封墨爾根覺羅氏婦之列棺」字樣。

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 天天要聞

由此判斷,女性墓主是這個男性墓主的先夫人。

此時,先前在女性墓主兩腿間發現的黑色物質在檢測後,被證實為是人的胎盤。後來,齊齊哈爾市醫學院的解剖專家劉醫師,在仔細觀察女性墓主死後狀態後,分析認為:女性墓主骨盆口窄小,而此類女子生產時會更加的艱辛,如果再遇上嬰兒胎位不正、臍帶繞頸等問題,便很容易碰上難產。

結合墓中棺材中屍體的種種異像,以及後來在棺蓋上發現的明顯抓痕。專家幾乎可以判定女性墓主應該是因為難產昏厥假死,卻被家人誤認為已經死去,從而導致「活體入棺」的悲劇。

古代的生產醫術落後,加之女性生產幾乎只靠略懂甚至不懂醫術的穩婆接生。女子生產如果遇到難產,便會九死一生,而人們也看慣了難產而死的先例,因此對於女性墓主那種昏厥假死之相,自然而然認為其已經死去。

這名清朝女子墓中慘景讓人不寒而慄,好在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這種難產假死的情況不會再發生。

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 天天要聞

無論怎樣,從古至今,為了生息繁衍,承擔生育之職的女性付出太多,母愛偉大!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著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義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布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