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2022年10月14日00:05:06 健康 1526

在每天接診的過程中,有大量的中老年朋友講述自己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方疼痛、麻木,總會說坐骨神經走行區疼痛,您有這樣的癥狀嗎?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為此,到處尋求醫治,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原因可能還是跟醫生對您病情的分析不到位有關。

對於這類問題,我經常聽到患者講述,某某醫院的醫生給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真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究竟該如何看待類似問題?

什麼是梨狀肌綜合征?

在我們的臀後外側方,有一塊梨狀肌結構,從骶骨長到大腿,它主要讓我們大腿發生旋轉的作用,而從它前下方穿出的就是坐骨神經,如下圖所示: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若是坐骨神經在出梨狀肌處被卡壓,就會引起坐骨神經走行區域的疼痛、麻木等癥狀;通常這就是大家理解的「梨狀肌綜合征」

可能大家會想,為什麼梨狀肌會卡壓坐骨神經呢?目前所查到的資料顯示,主要是因為梨狀肌間接外力損傷,如下蹲、跨越、扭傷等牽拉損傷,導致梨狀肌局部充血、水腫、粘連,才卡壓坐骨神經。

一般對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斷,大家主要根據疼痛癥狀+輔助查體+影像資料三者來明確!

1.癥狀:

主要表現為臀後部(梨狀肌投影區)疼痛、酸脹,可向大腿、小腿後外側方放射;嚴重的時候臀部有「燒灼樣、刀割樣」疼痛;大部分人因為下肢疼痛,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走一會又要蹲下來休息一會才可繼續前行。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2.輔助查體:

①徒手觸診:

一般在臀後梨狀肌走行區能觸摸到局部緊張,甚至手下會有條索樣肌性隆起,此處壓痛較為明顯。

②特殊試驗檢測

可能大家最喜歡用梨狀肌緊張試驗來查看,讓患者趴在檢查床上,將患肢屈膝,做內收內旋動作,如有臀部疼痛、小腿放不下去、或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將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隨即緩解,即為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3.影像資料

一般會拍核磁共振、或超聲檢查,來明確梨狀肌處是否有水腫,若是有的話,可能還會結合下肢肌電圖來查看神經誘發電位的傳導速度是否減慢?

經以上檢查,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於是開始各種常規治療方法

在疼痛科或是骨科的醫生們,最喜歡給患者開止痛藥吃(非甾體抗炎葯、肌松劑和神經系統藥物如普瑞巴林),或是進行臀部梨狀肌位置的注射治療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而康復科卻是對梨狀肌進行放鬆處理以及設計一些方法來鍛煉,比如下面的這些方法可能都會減輕或緩解癥狀,但會反彈,讓您折騰到懷疑人生!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梨狀肌綜合征的診斷是不是太忽悠了呢?

我寫這篇科普文的目的並不是告知您,如何去診斷梨狀肌綜合征?我想闡述為什麼被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的這些病人,其疼痛、麻木的癥狀,經過各種治療後沒有改善,或是即使改善,也是短暫的,後面又再次反覆疼痛?

大家可以試想,是不是這類問題被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太膚淺了呢為什麼沒有明確外傷,正常的生活工作,梨狀肌會充血、水腫、粘連、緊張呢?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患者,強烈建議可以進一步深入考慮梨狀肌緊張背後的底層邏輯;首先從梨狀肌的解剖位置開始來看: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梨狀肌是長在骨盆的骶骨與大腿骨之間,它上下臨近的幾塊肌肉長向和它差不多,都是讓我們大腿發生旋轉。它們的長度發生改變就會緊張短縮,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骨盆的結構發生變化,比如骨盆左右不對稱或是上下移位或是前後移位

為什麼這些結構會發生變化呢?並且大多數有疼痛、麻木癥狀的人,都是沒有明確外傷的,這不難理解,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緊密關係,比如下面這些情況: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持久的坐姿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久站的站姿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蹺二郎腿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久坐麻將

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胖子-骨盆前傾

以上這些畫面,是不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它們都是導致骨盆發生錯位紊亂變化的罪魁禍首,若是不去分析處理這些異常的結構,拿著長在骨盆上的肌肉去放鬆,不是在干掩耳盜鈴的事情嗎?臀部、大腿、小腿後外側疼痛、麻,是梨狀肌綜合征?不要被忽悠了 - 天天要聞

所以,在發現這類問題時,要整體去分析考慮,畢竟長在骨盆上的神經,除了坐骨神經,還有很多支配臀部區域的神經,也會受累及。

作者寄語:

如果您覺得有用、有幫助,不要吝嗇,獻個愛心,點個贊,轉發一下幫助更多的人,感謝大家的支持。

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深圳婦幼「義診+課堂」沉浸式教授新手爸媽學習母乳餵養 - 天天要聞

深圳婦幼「義診+課堂」沉浸式教授新手爸媽學習母乳餵養

今天是第 35 個全國母乳餵養日(2025年5月20日),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為主題,開展「母乳餵養日」專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通過「健康課堂+互動體驗+多科義診」的形式,為孕產婦家庭提供全流程科學指導,助力構建「孕期-分娩-哺乳」一體化健康支持體系。本次專題宣傳活動在市婦幼保健院紅荔和福強兩個...
堅持吃六個月,大腦真有變化 - 天天要聞

堅持吃六個月,大腦真有變化

提到「核桃」很多人腦海里會浮現出兩個字——「補腦」核桃的營養到底怎麼樣?多吃核桃真能「補腦」嗎?01堅持吃核桃6個月大腦真的發生了變化2023年4月,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上發表了一項為期6個月的隨機對照營養干預試驗,在「吃核桃是否能補
頸部淋巴結腫大?別慌!醫生教你分辨「敵情」 - 天天要聞

頸部淋巴結腫大?別慌!醫生教你分辨「敵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突然摸到脖子、腋下或大腿根等部位有凸起小包,按壓時還隱隱作痛,這大概率就是淋巴結腫大了。淋巴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遍布全身各處。它就像身體里的「安檢站」,一旦察覺異常,便迅速「報警」(腫大),說明發現了可疑「危險分子」!別慌,學會解讀這些信號,你就能成為自己的「健康安檢...
晚上運動傷身?其實注意這 2 點,好處真的意想不到 - 天天要聞

晚上運動傷身?其實注意這 2 點,好處真的意想不到

減肥要運動,健康要運動!運動幾乎成了這幾年自律、積極的代名詞。但回歸到生活里,要保持運動真的挺難的。就拿什麼時候鍛煉來說,就是個很讓人發愁的事:🤔 早上運動好?要是起得來,和工作不衝突,誰不想就早早運動洗個澡出門精氣神滿滿開啟新一天呢。🤔
咳嗽遲遲不好怎麼辦?試試線上問醫生 - 天天要聞

咳嗽遲遲不好怎麼辦?試試線上問醫生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近期呼吸道問題高發,咳嗽總愛找上門,而且反反覆復總是好不利索。其實,咳嗽是一種保護性的防禦反應和生理反射。當喉部或者氣道遇到一定強度的刺激時,就會出現咳嗽,它的病因有很多:急性咳嗽:感冒、流感、肺炎、呼吸道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進入夏季許多不愛喝白開水的人又到了靠飲料解渴的時候了愛喝飲料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把「酒和飲料」搭配混著喝甚至調配成雞尾酒喝這樣味道、口感都有一些新變化能得到雙倍快樂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全國新冠陽性率攀升?這份防治錦囊請收好! - 天天要聞

全國新冠陽性率攀升?這份防治錦囊請收好!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喬芮/文 張林康/圖)5月20日,「新冠感染又抬頭」話題衝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5月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2025年4月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顯示,全國多地新冠陽性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哪些人群需重點防護?有哪些常備葯?……這份防治錦囊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