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2025年05月20日21:12:10 健康 1653

進入夏季

許多不愛喝白開水的人

又到了靠飲料解渴的時候了

愛喝飲料的你

是否有過這樣的想法?

把「酒和飲料」搭配混著喝

甚至調配成雞尾酒喝

這樣味道、口感都有一些新變化

能得到雙倍快樂

不過最近一項研究卻發現

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

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酒➕能量飲料

(經典組合:白酒➕紅牛)

酒和能量飲料里都含有特殊成分

酒精的成分是乙醇

能量飲料的成分是咖啡因、牛磺酸

兩者混著喝下去後

能量飲料會先用自帶的

咖啡因、牛磺酸誘惑大腦

暫時抑制大腦的疲勞感

一個不注意就會飲酒過量!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此外,一項由義大利卡利亞里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於國際期刊《神經病理學》的研究發現,能量飲料與酒精混合飲用,會影響大腦中海馬體的可塑性,導致認知能力受損、記憶受損、行為障礙等,且可能是永久性損傷。對青少年來說,這種影響更大。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咖啡➕能量飲料

(經典組合:咖啡➕紅牛)

咖啡和能量飲料

都含有不少咖啡因

一杯480ml的冰美式

含227mg咖啡因

一罐473ml的功能飲料

含160mg咖啡因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建議,成人每天攝入的咖啡因安全量最好不要超過400mg,單次攝入量不要超過200mg。

而咖啡和能量飲料混喝後,一次性就會攝入387mg左右的咖啡因,直逼安全閾值。容易引發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等身體不適!

酒➕碳酸飲料

(經典組合:白酒➕可樂)

酒和碳酸飲料中的成分相輔相成

碳酸飲料的成份是二氧化碳

與酒精混著喝後

碳酸飲料里大量二氧化碳

氣體會刺激胃黏膜

讓胃迅速膨脹

這時,酒精就更容易被胃吸收

更快進入小腸

於是就會加速醉酒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經過檢測發現,只喝酒後,血液里的酒精含量150mg/ml;而酒和碳酸飲料一起喝下,血液里的酒精含量為184mg/ml。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

酒精還會反過來

加快碳酸飲料的二氧化碳釋放

胃被大量氣體頂得又痛又脹

小心!這兩種飲料千萬不要混著喝!可能會永久損傷大腦 - 天天要聞

酒精+茶=傷肝腎

除了以上幾種搭配

這種搭配也會無形中

傷害我們的健康

酒精➕茶也不可取

酒精進入到人體以後,需要肝臟、腎臟來完成代謝,最後再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而茶飲通常都含有茶鹼,茶鹼有利尿的作用,會促使尚未完成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給腎功能造成損傷。因此,用茶飲兌酒飲也不健康。

如果非得喝酒記住這幾個技巧

過節、聚會時難免會喝上

記住這幾點

可以把酒精對你的傷害降到最小

  • 不要空腹喝

按專業喝酒幾十年的老朋友所說的就是,喝前打好「酒底」,先吃好再喝酒,比如可以多吃蔬菜、肉類及酸奶,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對胃腸道起到一些保護作用。

  • 小口慢喝

喝得太快的危害在於對消化道的刺激短時間內過度,身體無法短時間內耐受大量酒精,小口慢喝可以為肝臟提供充足的代謝時間,從而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 酒後喝白開水或蜂蜜水、糖水

多喝水在於迅速有效地將酒精從體內排出,讓它在體內走一遭不留「痕」,也有一定的稀釋作用;而喝蜂蜜水、糖水等含糖,可以促進肝臟的代謝,加速肝臟對酒精的代謝。所以,酒水深層的含義應該是酒後多喝水吧。

友情提醒

大家無論喝酒還是喝飲料

盡量每次只喝一種

不要混著喝哦~

來源:新聞坊、央視新聞、好奇博士、科普中國、生命時報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百草園Mom's Garden重構腸道健康產業新秩序 - 天天要聞

百草園Mom's Garden重構腸道健康產業新秩序

過去,腸道健康在公眾健康認知體系里並未佔據太大比重,更多處於「問題出現再處理」的需求邊緣。如今,伴隨大眾健康意識日漸提升,腸道健康管理也加快轉變為面向未來的日常剛需。近日,德國專業腸道健康品牌百草園Mom's Garden宣布即將聯合行業各方「0瀉藥產業聯盟」,這意味著,通便產品中添加刺激性瀉藥的趨勢將被有力遏...
吃米和吃面,哪個對心血管更友好? - 天天要聞

吃米和吃面,哪個對心血管更友好?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吃面還是吃米」的爭論從未停歇。北方人對筋道的麵食情有獨鍾,南方人則對軟糯的米飯愛不釋手。近日,瑞士期刊《營養前沿》上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為這場爭論增添了一個新的註腳:吃米或對心血管更有益,在老年人群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為什麼這麼說呢?《生命時報》結合該研究採訪專家,告訴你答案。受訪專家...
抗生素耐藥性凸顯,幻顏之約如何用生物科技守護私密健康? - 天天要聞

抗生素耐藥性凸顯,幻顏之約如何用生物科技守護私密健康?

在健康領域,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正成為日益嚴峻的挑戰。世界衛生組織(WHO)提示,若不加以控制,抗生素耐葯將對健康和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在女性私密健康方面,長期使用抗生素類產品進行護理或治療,不僅破壞了陰道內的微生態平衡,還使有害菌產生耐藥性,讓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展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科研儀器培訓 - 天天要聞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展醫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科研儀器培訓

大象新聞記者 張松濤為加強學校醫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建設,提高科研人員對新購置先進儀器設備的操作能力,近日,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組織各院部科研骨幹、教師代表50餘人,到濮陽市醫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開展了三場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
別讓枕頭毀了你的頸椎!用過三角蕎麥枕,肩頸又活過來了!! - 天天要聞

別讓枕頭毀了你的頸椎!用過三角蕎麥枕,肩頸又活過來了!!

最近睡醒脖子總是酸痛,在互聯網看了一圈,發現現代人真沒幾個頸椎舒服的。不是低頭刷手機,就是做家務長時間弓背,更別提長期工作盯電腦的上班族...頸椎神經長期被壓迫,偏頭痛、失眠、上肢麻木等亞健康接踵而來,真的難捱!體態更是災難現場,富貴包、駝
腺樣體手術高峰將至!切不切?聽聽專家怎麼說 - 天天要聞

腺樣體手術高峰將至!切不切?聽聽專家怎麼說

孩子睡覺打呼嚕,確診腺樣體肥大,成了爸媽的「心頭病」,不切——保守治療周期長,若用藥不規範,很可能做了無用功,氣道阻塞得不到改善,甚至更嚴重;切——雖然手術治療立竿見影,但害怕有風險。很多家長為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