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人們會用瘟疫,來代表具有較大危害的傳染病,但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一些地方,百姓嘴裡的「瘟神」指的卻並不是傳染病,而是可怕的血吸蟲。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我國有十二個省份的近四百個縣有血吸蟲流行。
一千多萬國人,飽受血吸蟲病的困擾,甚至有上千個村莊被摧毀,幾萬戶人家因此絕戶。
▲血吸蟲病患者
如此嚴峻的事實,引起了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在他們的領導下,新中國各地打響了「消滅血吸蟲的戰役」,而在這場戰役中,毛主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01
毛主席決心消滅血吸蟲
血吸蟲作為一種對人畜危害極大的寄生蟲,在我國分布廣泛,長江中下游及東南各省均有血吸蟲分布。
甚至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女屍體內,科學家們也發現了血吸蟲蟲卵,這說明血吸蟲病在中國至少已經流行了千年之久了。
▲血吸蟲圖
由於古人對於血吸蟲病的致病機理不甚了解,這也讓防止血吸蟲病變得十分困難。
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南方眾多地區都飽受血吸蟲病的困擾。
民國時期,僅江西一省就有三十多萬人死於血吸蟲感染,這給當地的發展和穩定埋下了巨大隱患。
在那個時候,並非沒有人重視血吸蟲的問題。
曾經到美、英多國考察的醫學專家毛守白,就曾經向南京政府申請經費來防治血吸蟲。
但這一提議遭到了國民黨當局的否定,民國政府後期也沒有採取專項「治蟲」行動,這讓血吸蟲感染愈演愈烈。
▲渡江戰役雕塑
毛澤東雖然成長於血吸蟲廣泛分布的湖南地區,但其故鄉韶山沖並沒有血吸蟲病例的報道,因此年輕時的毛澤東,對於血吸蟲的感受並不深刻。
之後他又多年轉戰於西北等地,這讓毛主席對血吸蟲的危害,並沒有深入了解的機會。
他第一次感受到血吸蟲的巨大危害,是在解放戰爭的渡江戰役時期。
當時參與作戰的解放軍戰士中,有不少人感染了血吸蟲病,導致了嚴重的非戰鬥減員,這讓毛主席憂心忡忡。
不過由於前線診療條件有限,因此部分戰士的病因並不明確,血吸蟲也只是和其他傳染疾病一樣,被毛主席列為重點防治對象。
真正讓毛主席了解血吸蟲病的契機,是在1953年。
當時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沈鈞儒在太湖療養,他的孫女剛好在無錫的血吸蟲病防治所工作,他便到那裡考察了一番。
在那裡沈鈞儒了解到當時江蘇各地血吸蟲的猖獗,以及給百姓造成的巨大傷害後,馬上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他立刻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反映血吸蟲病肆虐的情況報告。
▲政協副主席沈鈞儒
心懷人民的毛主席,在看到這封信後,馬上對血吸蟲問題,表示高度重視。
他要求習仲勛等國家領導人,整理了血吸蟲的相關資料,並提出要開始著手展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這也拉開了我國「送瘟神」運動的序幕。
02
毛主席與血吸蟲防治
毛主席在其著名文章《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到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觀點。
這種注重實踐的工作方式,貫穿了他的一生。
在處理血吸蟲防治工作時,毛主席一方面聽取了相關專家彙報的資料,另一方面也非常注重與疫區百姓的交流。
1955年,毛主席到杭州開會的時候,工作繁忙的他由於沒有時間,便讓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到田間地頭走訪,向當地百姓們詢問血吸蟲病的相關情況。
當時工作人員找到了一位深受血吸蟲病折磨的老人,隨後幾人將老人的情況,向毛主席做了彙報。
毛主席聽後,感到十分難過,並強調:新中國一定要解決包括血吸蟲在內的傳染病,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毛主席在地方視察勞動
隨後,毛主席又到了江西等血吸蟲病最為嚴重的省份,進行實地考察。
在和省領導討論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間隙,他總會抽空詢問血吸蟲病的防治情況。
這讓他大概了解了江南各省份的血吸蟲防治現狀。
在掌握了這些信息之後,毛主席在1955年12月21日發布的《徵詢對農業十七條的意見》中提出「在七年內,基本上消滅若干種危害人民和牲畜最嚴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蟲病、鼠疫、 腦炎、牛瘟、豬瘟等」的要求。
在隨後的半年多時間裡,他又在幾次會議中多次強調血吸蟲病防治問題,並將多個省份的領導人集中到一起,討論血吸蟲病防治方法。
主席對於血吸蟲病的重視,讓血吸蟲病防治成為了各省的重點工作之一。
各地百姓也迅速投入到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之中,這讓消滅大範圍血吸蟲感染成為了可能。
▲消滅血吸蟲宣傳畫
江西省余江縣,是當時血吸蟲病最嚴重的幾個地區之一。
從1956年年初開始,余江縣委制定了「半年準備、一年戰鬥、半年掃尾」的工作計劃,並發動群眾投入到血吸蟲防治之中。
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958年年中,余江縣的血吸蟲防治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人民日報》也對此事進行了專題報道。
毛主席在看到相關報道後,高興地徹夜未眠,第二天他就揮毫寫出了兩首著名的《送瘟神》。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至今讀起來,依然令人振奮。
▲《送瘟神》書法作品
毛主席的這兩首詩很快就傳遍了神州大地,並極大地鼓舞了百姓們解決血吸蟲病等頑疾的信心。
各地人民紛紛按照余江縣的防治方法,採取行動。
最終困擾我國千年的血吸蟲病被顯著遏制,創造了世界衛生史上的奇蹟。
03
科學的防治方法
在發動群眾參與血吸蟲病防治的同時,毛主席也不忘了提醒各地政府,一定要運用科學的手段開展工作,決不能讓群眾盲目行動,以免造成感染範圍的進一步擴大。
在血吸蟲病的防治,被作為重點工作之後,我國召開了多次針對血吸蟲病的防治學術會議。
在這些會議上,專家們對科研成果進行了交流。
在會議結束後,這些內容會被下發到各地方政府的手中,這為血吸蟲病的防治,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在專家們提到的防治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填埋溝渠法」。
在此之前,人們雖然了解到釘螺在血吸蟲傳播過程中的巨大作用,但並沒有很好的辦法來消滅釘螺。
有些地方採用人工捕撈的方式,結果下水的百姓中,又有不少人感染了血吸蟲病,可謂得不償失。
▲血吸蟲宿主釘螺
此時有專家指出:如果將溝渠中的水放干,然後用泥土進行填埋的話,那麼釘螺就會窒息而死,血吸蟲的傳染源,就會被很好地被切斷。
於是南方各省紛紛開展了「挖新渠,埋舊渠」的運動,這讓釘螺的數量明顯下降,血吸蟲病感染率,也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全國各地也在開展衛生宣傳活動,要求大家講究用水衛生和用水安全,盡量不到河流和湖泊中取水,而是要使用更加潔凈的井水,或者其他地下水資源。
余江縣在進行血吸蟲病防治的過程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全縣範圍內修建了大批公用水井,並要求人們到井中取水。
這一舉措,也有效遏制了血吸蟲病的傳播。
除了釘螺和有污染的水源之外,感染了血吸蟲病的病人也是重要的傳播源。
他們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血吸蟲卵,如果不能妥善處理的話,也會讓周邊居民感染疾病。
在余江縣這種血吸蟲病肆虐嚴重的地區,如何防止病人造成的傳播,也是最重要的防治課題。
▲余江縣風光
在總結了多方經驗之後,余江縣委認定:衛生條件堪憂的個人廁所是治理血吸蟲感染的最大障礙。
於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余江縣各地將原來每家每戶的私人廁所全部推倒。
在村裡建起了整潔的公共廁所,並對村民們的排泄物,進行集中消殺處理。
這種舉措,有效降低了因糞便感染血吸蟲病患者的數量,令控制血吸蟲感染成為了可能。
除了余江縣之外,全國其他有血吸蟲病流行的地區,也採用了相似的防治辦法。
對於那些沒有辦法排空水的較大水體,也會有告示牌提醒人們不要下水嬉戲。
在這些科學防治辦法的助力下,僅僅幾年之後,我國的血吸蟲病防治便取得了驚人的成果,這位曾經的「瘟神」,也終於失去了他的魔力。
在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各地對於隨時可能捲土重來的血吸蟲,也沒有放鬆警惕。
每逢出現洪澇災害之後,人們都會對溝渠進行清理,避免釘螺生長,這也讓我國再也沒有出現血吸蟲大流行的狀況了。
▲參加消滅血吸蟲行動的百姓
我國防治血吸蟲的過程中,毛主席的決心和重視,無疑是整個行動的最大推動力,科學家和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付出,則是成功的絕對保障。
消滅血吸蟲運動的成功,不但讓我國的公共健康事業,上了一個新台階,更賦予了人們充足的信心和自豪感,為我國早期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明浩網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