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抗帕金森葯,效果越來越差,是耐葯了嗎?

2022年06月28日19:42:17 健康 1722

治療帕金森病有多種方法,其中服藥是治療基礎。但很多帕金森病患者長期服用抗帕金森藥物後,普遍會出現服藥療效越來越差的情況。明明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為什麼越來越難起效?即使有效,藥效維持的時間也很短,不再像起初那樣,只要按時服藥,就能維持一整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六科主任胡運新提醒,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慢性進展、逐漸加重。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前往醫院複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個體化調葯。

01

今年80歲的湯奶奶(化姓)是肇慶人。大概從六年前起,她的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動,走路也越來越慢。後來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帕金森病。

確診帕金森病後,湯奶奶一直遵囑服藥。起初服藥後,湯奶奶的癥狀得到明顯改善。隨著時間推移,藥效不再似最初那樣明顯,但湯奶奶也沒再到醫院複查,依然照著之前的用藥方案服藥。

1年前,湯奶奶再次出現走路緩慢的情況,腳就像被粘住了一樣,抬腿艱難。近半年來,湯奶奶走路愈發艱難,需要拄著拐杖才能緩慢行走。雖有服藥,但總要在服藥1小時後才起效,藥效持續時間也只有短短1小時,晚上睡覺還經常做夢。這對湯奶奶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自理都很勉強。

6月初,在朋友的介紹下,家屬陪同湯奶奶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六科。

02

「醫生,她現在吃藥也沒有什麼效果了,是不是耐葯了?」患者家屬一看到胡運新,就忍不住發問。完善相關檢查及追問病史,胡運新認為患者帕金森的診斷明確。

長期吃抗帕金森葯,效果越來越差,是耐葯了嗎? - 天天要聞

▲患者的影像資料

面對家屬的疑惑,胡運新耐心解釋,確診帕金森病後,需要精準、規則用藥。但由於帕金森病屬於進展性疾病,隨著疾病發展,患者服藥量需要逐漸增加或減少,或者需要同時服用幾種藥物。患者目前的病情和初發時已有不同,已經進入H-Y4期(帕金森病H-Y分期分為5期,期數越高癥狀越重),出現姿勢、步態障礙,很容易跌倒,一旦跌倒則可能需要長期卧床。只有定期複診,醫生才通過對疾病的發展階段進行合理的分期,並根據分期給予恰當的藥物治療。這樣才能有效控制癥狀、延緩疾病的進展、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最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03

經過調整用藥方案後,湯奶奶的癥狀果然得到明顯改善,可以單獨自由行走了。

胡運新解釋,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通過藥物的有效搭配、調整可以得到很好的療效。廣大帕金森病患者要樹立信心,不要因為療效減退輕易放棄。出院時,胡運新提醒家屬,出院後要定期帶湯奶奶前往醫院複查,在醫生的建議下調葯,切勿自行停/增/減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