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園 | 世界高血壓日:「限高」需雙管齊下,更要保護心腎

2024年05月17日08:50:44 健康 1626

康健園 | 世界高血壓日:「限高」需雙管齊下,更要保護心腎 - 天天要聞

今年5月17日是第20個世界高血壓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學會繼續以「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為主題,呼籲公眾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和管理。高血壓對大眾來說非常熟悉,人們對高血壓的防控持續開展了幾十年,但是每年仍有一些認知偏差和診療動向值得全社會高度重視。

認知盲區亟待掃盲

不少高血壓患者在早期感覺不到異常,而且普遍認為「沒感覺就是沒病沒必要檢查」。事實上,高血壓的診斷不能「靠感覺」,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王繼光教授指出,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粗率高達27.9%,預計患病人數已達2.45億。但只有46.9%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且實際血壓得到控制的只佔15.3%。

高血壓已成為危害公眾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然而,我國高血壓的認知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然不足,實現有效控制高血壓,做好規範「限高」並預防併發症任重道遠。一般而言,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血壓≥140/90mm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超重和肥胖、過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都是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

降壓不佳累及心腎

「健康中國2030」提出,「我國高血壓控制率要達到50%以上」,很顯然,現實與目標存在顯著差距。面對龐大的高血壓患者和潛在高危人群,提升大眾對高血壓疾病危害的認知,加強對於重要靶器官心腎的綜合管理,強化早篩早診的意識,刻不容緩。

隨著血壓水平升高,終末期腎病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重度高血壓患者的終末期腎病發生率可達到正常血壓者的11倍以上。高血壓對腎功能的危害不容小覷,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加重。高血壓患者夜尿增多、出現蛋白尿等情況,其根本原因是高血壓對腎功能的損害。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李航教授強調,高血壓患者尤其高血壓病程長、高齡或者合併糖尿病時,應定期檢查尿白蛋白排泄量,如監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時尿白蛋白排泄量等,檢查腎小球濾過率(egfr)等指標,做好早期的篩查和干預。

由於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間密切的因果關係,高血壓已成為我國居民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危險因素。其中,腦卒中是我國高血壓人群最主要的併發症,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顫動等併發症也不可忽視。

血壓心率要雙管齊下

高血壓患者常伴有心率增快,長期心率增快可導致血壓的進一步升高,直接損傷動脈、心臟及其他靶器官。王繼光教授提醒,高血壓患者在控制好血壓的同時,也應關注心率,以降低猝死、心肌梗死等嚴重事件的發生風險。

根據多部指南和共識的指導意見,我國高血壓患者在靜息心率>80次/分時,即應採取措施進行干預。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控制至<140/90>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保持有計劃的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耐力。飲食上,除了控鹽、戒煙、限酒以外,心率較快的高血壓患者也盡量避免咖啡和濃茶這類會讓交感神經興奮的飲食。必要時可以啟動藥物治療控制心率,將心率穩定在60-80次/分。

「三高共管」保護心腎

高血壓與糖尿病、高血脂這「三高」互相影響,使患者受到1+1+1大於3的健康損害,對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治療負擔。數據顯示,高血壓合併血脂異常,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將增加3~4倍,糖尿病患者合併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可增加6倍,發生卒中的風險增加近8倍。

王繼光教授表示,高血壓患者需樹立「三高共管」的理念,按照醫囑及時進行長期規範治療,不可隨意減葯、停葯,對於各項指標要進行綜合管理。醫生在選擇藥物時也要綜合考慮療效、器官保護、安全性和依從性等因素,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長期健康生活。

李航教授強調,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最主要的目標是延緩疾病進展,儘可能緩慢地進展到終末期。在這個過程中,心腎共管,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尤為重要。同時從源頭上共同管控「三高」。

用個形象的比喻,高血壓防治就像行車上路,需要遵守「交通標誌」指示:除了關注血壓「限高」多少,還需要關注心率是否「超速」,更要積極配合,進行定期「保養與檢查」,以防止三高共存或合併心血管及腎臟疾病帶來的「行車風險」。早篩早診,方能更好控制疾病風險;長期綜合管理,方能實現良好的預後。

(潘嘉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聞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深夜,醫院病房燈光柔和卻不失緊張。陳阿姨坐在病床邊,手裡緊緊攥著家人的手,面色凝重。幾天前,她因突然視力模糊、胸悶被緊急送入醫院。醫生告訴她,糖尿病已經嚴重波動,心腦血管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源於她多年忽視的「血糖過山車」。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無論是愛爾蘭馬鈴薯饑荒、特立尼達奴隸制,還是冰島麻疹流行,女性在極端環境下總比男性活得更久。 儘管女性擁有更複雜的生殖系統,承受月經、懷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負,甚至在許多地區女孩獲得的食物和....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著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