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2024年01月09日18:55:06 歷史 1688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紅軍長征的過程中,松潘草地絕對是最艱難的一關。草地中沼澤遍布,污水滿地,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潭,一不小心就會誘發感染。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如今,長征已過去80多年,那片「吃人」的草地,如今如何了?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險象環生的草地

1934年10月,紅軍為了躲避敵人的追逐,保留有生力量,決定開始長征。

由於向北行進的兩條主路被敵人封死,紅軍只能選擇更難走的路徑。也是在這塊草地上,紅軍足足花費了7天才走出去,且這段期間紅軍減員上萬人。

這塊草地位於四川西北部,名為松潘草原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這塊草原之所以被稱為「吃人的土地」是因為這裡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因為松潘草原雨水充沛,導致這塊地十分鬆軟,內含大量沼澤和積水。

人在其中行走,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沼澤,很難生還更可怕的是,因為草地上到處是污水,戰士們身上如果有傷口,遇到污水之後就很容易發生感染。

那時,敵人對紅軍進行藥品封鎖,導致紅軍沒有足夠的藥物對傷員進行醫治,一旦戰士們感染死亡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這片地區氣候十分多變。早上還是晴空萬里,一會就可能烏雲密布狂風大作。到了晚上,暴雨冰雹更是會突然出現。

氣候的多變,讓很多戰士患了感冒。潮濕的環境,讓戰士們的衣物難以晾乾,總是濕噠噠的黏在身上,讓戰士們的病情難以好轉。

除了環境的艱苦之外,紅軍們還面臨著後勤補給不足的情況。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因為路途艱險,道路泥濘,導致紅軍行軍速度很慢。

再加上當時的紅軍被敵人圍困,缺衣少食,食物很快出現短缺。但即便是面對如此艱苦的環境,紅軍也沒有退縮,而是向著終點一路前行。

為了堅持下去,戰士們沒東西可吃,就只能吃野草。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最後,野草也沒得吃了,戰士們無奈只能吃腰帶和皮鞋,以此充饑。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戰士犧牲在這裡。

好在紅軍的堅持迎來了曙光,終於經過了漫長的7天後,紅軍終於得以走出這塊恐怖的草地。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這塊草地現在情況如何?

作為紅軍長征中標誌性的一站,這塊草地成為了紅軍精神的代名詞。如今,距離紅軍長征已經過了80多年,這塊草地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因為多水,這塊草地沼澤叢生泥濘難走,導致很多動物經過這裡也會被困住。不僅如此,因為附近的牧民有時會在這裡放牧,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會導致這些牧民身陷險境。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聲明和財產安全,當地政府對水文系統進行了改善。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經過專業人員的調查後發現,這塊草地之所以積水多,是因為排水出現了問題。雨水排不出去,就會導致積水越積越多,從而出現沼澤。

找到了源頭之後,國家便開始了治理。先是在草原上修建了大量的排水渠,讓雨水和積水能順利排出。除此之外,還要增加草場的吸水能力。

所以,工作人員在草地上種植了吸水能力相對較強的青草,不僅可以快速吸水,還能溫度土壤。最後則是變廢為寶,將草場進行開墾,種上農作物,為當地的居民創收。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而在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之後,這裡不再是從前的「吃人」草地,而是變成了一塊適合放牧的優質草場。

令人欣喜的是,因為這塊草地對於紅軍的特殊意義,也讓這塊草地成了國內著名的旅遊景點。

很多來打卡的遊客,一定會去的就是松潘草原的紅軍遺址。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為了紀念紅軍,也為了傳承精神,這裡建造了一座紅軍長征紀念碑。不僅如此,松潘草原上還專門建造了松潘會議紀念館。在這個紀念館內,遊客們可以近距離的了解那段歷史,感受紅軍當年的不易。

從「吃人」的草地,變成如今草長鶯飛,生機盎然的土地,80多年來的變化,我們看在眼裡。而這種變化,又何嘗不是中國這些年來的變化呢?

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 天天要聞

我們從一個一窮二白變成當今第二大經濟體,從百廢待興變成強大的工業國。

草地的變化,正如中國的變化。而這離不開紅軍戰士們的艱苦奮鬥,離不開他們的犧牲和奉獻。他們的精神,將隨著歷史的發展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激勵中華兒女不斷前行。


參考資料:


記者手記:那些犧牲,需要被永遠銘記——人民網

保護紅色資源 松潘草原煥發更大活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當年紅軍長征為什麼要過草地?是什麼地方?——澎湃新聞

松潘縣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呈現紅色旅遊熱——松潘縣政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79年,未婚妻知道我退伍後與我解除婚姻,半年後她上門求複合 - 天天要聞

1979年,未婚妻知道我退伍後與我解除婚姻,半年後她上門求複合

"我現在能明白,有些等待值得一生,有些錯過需要一生去彌補。"她站在我家門口,風塵僕僕,眼圈微紅。1979年初春,我回到了闊別三年的家鄉小縣城。這座靠近黃河的北方小城,依舊保持著它特有的寧靜與樸素。柳樹抽出嫩芽,街道兩旁的楊樹挺立如哨兵,只是
他是晚清的清官,支持義和團,卻被慈禧太后處死 - 天天要聞

他是晚清的清官,支持義和團,卻被慈禧太后處死

1901年2月22日,在甘肅蘭州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死刑,大清王朝前任山西巡撫被推上了斷頭台。在人頭落下之後,此人的一生卻未能蓋棺定論,後世對他的評價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有人說他是「支持義和團,反對帝國主義」的「開明人士和愛國者」,也有人
梅州傳奇:梅州古代歷史上的十位名人 - 天天要聞

梅州傳奇:梅州古代歷史上的十位名人

在嶺南群山環抱之處,梅州猶如一顆被歲月打磨的明珠,閃耀著獨特的人文光輝。這座被稱為「世界客都」的城市,不僅以秀麗的山水聞名,更以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輩出的人才著稱。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著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路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 天天要聞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荒誕世界裡,發生著這樣一場荒誕對話: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會做皇帝呀,我沒學過。群臣:就是你不會,才選你做皇帝。端王:那我當了皇帝該幹些啥?群臣:隨便你,只要不幹皇帝的正事,你愛咋玩咋玩。端王:還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們貪我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 天天要聞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清·雍正通寶)首先要強調,雍正通寶並不少。不僅僅是明確記載的85億6千萬文鑄量,多於歷史上的大多數銅錢品種。(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寶也才1億文),現存世的數量,也同樣算作常見的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