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近代史上面有一個特殊的稱號,那就是「紅二代」。或許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紅二代」,其實就是紅軍的後代。
在當時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我們湧現很多革命人士,他們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的國家貢獻自己的一切。
01
後來在全新時代之中,他們的後代承前啟後,繼承了他們的革命衣缽,繼續為我們的革命事業奮鬥。
就是這些堅定信仰的共產主義人,才擁有我們今時今日的美好生活。翻開我國的黨史,接力從事革命事業的紅色家庭有很多很多。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紅二代李鐵映,他是我國第一任統戰部部長李維漢的兒子。
1936年的時候李鐵映出生在我國的陝西省保安市,他剛出生的時候,父親就已經是我黨組織的革命人士,而且還是老資格的成員。他和毛主席是同鄉,加入到共產黨也是在毛主席的指引下加入的。
在三十年代的時候,他就開始長期從事統戰相關的所有工作,強化鞏固我黨在戰線之中的領導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毛主席對於他的評價特別高,評價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全能人才。不僅如此,他的妻子也是紅軍女幹部。
夫妻兩個人一同為我國的革命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可是就在孩子李鐵映5歲的時候,妻子因為德國軍空襲離開了人世間。小小年紀的孩子沒有人照顧,身處於革命事業的李維漢沒有辦法就只能把孩子送到保育院。
李鐵映從小就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在保育院裡面從來就是不哭不鬧,十分的聽話。一直到他14歲的時候,父親把他接到了北京。
這個時候新中國剛剛建立,各行各業全部都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李維漢希望他以後能往理工方面發展。這樣不單單是孩子的長處,而且還可以填補國家科技領域的空缺。
或許是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李鐵映小小年紀就對於革命事業特別有好感,很快他就正式加入到共產黨組織之中。
02
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他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在國外他一心就專研到學習之中,絲毫沒有一點懈怠。他內心特別清楚,他這一次選擇國外學習,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幫助我們國家進行建設。他一定要好好的把知識學明白,這樣回到祖國的時候才可以勝任祖國給予他的任務。
1961年的時候,他完成學業以後第一時間選擇回到我們國家,沒有一點猶豫就離開了國外。回來以後他被分配到國防部的研究所工作,他在當時屬於是稀有人才,畢竟在當時很少有人去國外留學回來,所以他就是不可多得的人。通過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他被上級認定為領軍人物。
六十年代的時候,他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還曾經到上海外國語學院進修過一段時間。1966年的時候,他就被任命為科研室的副主任。不過在特殊時期的時候,他還是受到了影響,他失去了工作的權利。
不僅如此,他還被要求在單位參加體力勞動。這樣的要求原本不應該,但是他還是沒有任何怨言的去完成組織給予的任務。
他自己身處困境不說,他的父親也被無辜關押起來,還和他失去了短暫的聯繫。對於李鐵映來說,父母曾經的革命經歷是支撐他的唯一動力。也是這個動力,讓他變得更加百折不屈,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最終迎來了撥開雲霧見天明的日子。
恢復工作的他第一時間就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崗位,1983年的時候,他任職為遼寧省的副書記。2003年的時候,他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這個時候的他,終於趕上了父親的腳步,成為副國級別的幹部。這也是他第一次感覺到了自己的成就感,讓他特別的開心。
03
現如今,87歲的李鐵映已經離開了自己工作一輩子的地方,享受屬於他的退休生活。他現在會在空餘的時間,寫寫書法或者是畫畫。
雖然說他也已經退休了,但是他為我們國家做出的貢獻依舊會在我們的生活中。他所辛苦一輩子的成果,會永遠牢牢記在我們每一個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之中,永遠都不會忘記。
李鐵映這一生可所謂是經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酸甜苦辣全部都經歷一遍。不僅出身於政治世家,他自身也在政治領域取得特別高的成就。尤其是在改革開放時期,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華,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對於中國的熱愛之情,這是成就他成為傑出領導的重要關鍵。雖然過程不是那麼的順利,但是好在最終的結果是特別美好的。也算是對得起,他這一輩子的努力付出,同時也對得起他的父親李維漢和母親對於他的付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