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物理學泰斗,培養出100多名院士,晚年卻含冤自縊身亡!

2023年11月14日18:51:07 歷史 1725

他是中國物理學的開山鼻祖,培養出100多名院士,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教授中的教授」,他與葉企孫、吳有訓、嚴濟慈並稱為「中國物理四大名旦」。但他的晚年生活卻遭受各種折磨,批鬥,最後在家中自縊身亡。

他是中國物理學泰斗,培養出100多名院士,晚年卻含冤自縊身亡! - 天天要聞

他就是饒毓泰,這個名字鮮為人知,但他為我國的物理教育事業嘔心瀝血,是我國科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1968年10月16日,在北京大學的一棟宿舍樓里,一位老人在家中上吊自殺,他身心俱疲,真的累了,永遠地走了,終年77歲。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走得如此決絕,可是他又深愛著祖國的物理教育事業,生前他將5萬遺產捐獻給祖國,成立獎學金,以資鼓勵那些為我國物理教育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年輕人。

饒毓泰於1891年出生在江西臨川鍾嶺村的書香門第家庭,父親是前清的舉人。他自幼聰慧,幾歲時跟隨叔叔學習《四書五經》,以此將來考科舉功名。後來廢掉科舉,饒敏泰接受新式教育,來到上海中國公學求學,與胡適成為亦師亦友的同學。

1911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大前身),畢業後,他回到家鄉教書半年。由於受到辛亥革命浪潮的影響,饒毓泰尋求科學救國的道路,在1913年,他考取公費留學生,去往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學專業,取得碩士學位後,考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他是中國物理學泰斗,培養出100多名院士,晚年卻含冤自縊身亡! - 天天要聞

在美留學9年,此時的饒毓泰成為國際頂尖年輕的物理學家,1922年,在美國權威雜誌《物理評論》發表論文《水銀蒸氣的低壓弧光和它對熒光的影響》,回答了當時世界性難題「在小於最小電離電動勢的電壓下,產生電離所需要的能量問題」,在物理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榮獲哲學博士學位。這是當時氣體導電研究的一項新成就,饒毓泰則是在中國近現代物理學「開墾播種」階段十大世界物理學的先聲人物之一。

此時在美國的饒毓泰,名利唾手可得,可他拒絕美國方面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國,還自費帶回一些科學實驗設備。

他回到祖國後立即投入到教育與科研事業當中,應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聘請,擔任南開大學物理系教授、主任,一手創辦南開物理系。

饒毓泰對物理科學孜孜不倦,在1929年至1932年,自費去德國萊比錫大學、波茨坦大學天文物理實驗室從事光譜學的研究。

他是中國物理學泰斗,培養出100多名院士,晚年卻含冤自縊身亡! - 天天要聞

回國後,長期擔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主任,以一己之力將我國的物理學水平拉近國際水平。他採用啟發式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出大批科學家,如吳大猷、郭永懷、黃昆等著名科學家。

即使在戰亂年代,饒毓泰對我國科學也矢志不渝!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保存科學種子,他組織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南遷,組建西南聯大。在南遷過程中,他的妻子偶感風寒而去世,他強忍著悲痛處理完後事與學生們繼續南遷,敵人的炮機來了,他將實驗設備埋在地下,艱難地為學生們授課與做實驗。

抗日戰爭勝利後,迎來解放戰爭。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派專機接他去台灣,饒毓泰斷然拒絕:我要留在大陸搞科研!在1955年,饒毓泰成為中國首批院士之一。

然而,他的命運在歷史的車輪下發生逆轉,被碾的粉碎。他被停止一切教育與科研活動,限制人身自由,被扣上「大帽子」,遭批鬥、折磨,一度被折磨得精神失常,喃喃自語道:這是為什麼?好在他奇蹟般恢復健康,也許是迴光返照,也許是最後的吶喊!

素來沉默寡言的饒毓泰,在逝世前兩天的教研室會議上語重心長地說:「解放前我們看到祖國落後,被外國人看不起,很難過。如何使中國富強起來呢?當時想的是科學救國的道路。解放後學習了一些馬列原著和毛主席著作,思想上受到很大教育,特別是毛主席關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自己的教育最深刻。」最後他難過地說:「我們這樣的人已經老了,沒有用了。今後建設國家的擔子落在你們年輕人身上。」

這是他最後的吶喊,對青年一代最真摯、殷切的期望。1968年10月的一天,饒毓泰以這樣的方式告別人世,讓人唏噓不已!

他是中國物理學泰斗,培養出100多名院士,晚年卻含冤自縊身亡! - 天天要聞

饒毓泰,他的一生是坎坷崎嶇的,畢生致力於我國的科學教育事業,為我國的物理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時代造就他的悲劇,人間縱有風雨,但歷史終究是公正的。1978年,他被平反昭雪,饒毓泰從此被後人敬仰,但他的故事,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反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