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亞洲文明的中心走向世界大國的轉折

2022年12月10日22:53:09 歷史 1700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雖然是文明古國,但帝制時代的中國從來算不上是一個全球大國,甚至不是全球事務的積极參与者。

鴉片戰爭之前,在主導中國對外關係的「天下秩序」中,周邊小的政治實體要向這個「中央帝國」的皇帝進貢,包括現在中國國土在內的,之前都是作為小的國家獨立存在。當然,中國當時比較強大的中央政權也允許他們存在,允許這些政治實體享有自治與太平。

中國皇帝很少有興趣向亞洲大陸以外的地區擴張,雖然成吉思汗打到了歐洲,但只是征服了就走,並沒有霸佔。在15世紀的短暫時期,中國的皇帝一度允許建造遠洋船舶,鄭和下西洋就是例子,太監鄭和先後七次遠航、遠抵中東和非洲東海岸。

但後來的皇帝不但禁止這種遠洋活動,而且禁止建造遠洋大船。對他們來說,能夠管好中國漫長的邊境就夠麻煩的,更不要說和遠在海外的國家建立聯繫了。1793年當英國特使馬戛爾尼來到中國提議通商時,乾隆皇帝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839年到1842年和1856年到1860年的兩次鴉片戰爭之後,歐洲列強迫使中國開放了部分沿海口岸,但中國政府幾乎從來不想主動走到亞洲疆域之外。當工業革命使西方國家崛起時,作為一個國家,中國未能有效地應對挑戰。由於中國回應軟弱,讓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主宰了對華關係,甚至主宰了中國沿海的產業和貿易。

從亞洲文明的中心走向世界大國的轉折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我們看到一個東方大國再次崛起,並且與世界的交流密不可分,這歸功於毛澤東等等革命者建立了新中國,也與鄧小平領導小逐步融入國際社會。

在奠定了基礎之後,當代中國韜光養晦,奮起直追,逐步擴大了話語權,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前行。

從亞洲文明的中心走向世界大國的轉折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 天天要聞

30分鐘5分鐘 告別天險歷史 長江柴盤子新航道開通

5月12日,隨著長江航道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柴盤子最後一座航標設置到位,柴盤子新航道正式投入運行。新投用的柴盤子航道,位於長江重慶長壽水道忠水磧水域左槽,以往船隻通航要經過忠水磧水域的右槽王家灘,而王家灘素有「川江瓶子口」之稱,地處三峽庫區水位變動回水區,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地形錯綜複雜。為解決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