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2025年06月20日12:52:07 歷史 1412

崇禎皇帝政治才能和思想品德的局限性,難以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反而更加糟糕。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病死,因無子嗣,由其胞弟信王朱由檢繼位,是為明思宗,年號崇禎,在位17年,34歲在煤山自縊而亡,也是明朝末代皇帝,是大明王朝的終結者。

崇禎皇帝繼承了岌岌可危的王朝政權,內憂外患嚴重,面臨的困難和危機巨大,對崇禎皇帝也是巨大的挑戰和風險。但是也沒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還沒有到了糟糕透頂的地步。

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 天天要聞

崇禎皇帝自縊而亡之處。

如果是有張居正的智慧和才能,就能興利除弊,改革創新,實現富國強民,扭轉萬曆天啟以來衰頹的態勢,也正如張居正實施隆慶新政萬曆新政扭轉的嘉靖以來乃至明中期以來長期衰落的局面。

或者是如明孝宗朱佑樘開放言路,任用賢良之臣,實現弘治中興,阻止了明英宗以來持續衰弱的局面。從當時的內外部形勢分析完全有可能進行改革,實現新的發展。崇禎皇帝有著強烈的慾望和勇氣,想改變混亂的局面,創造歷史業績。

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 天天要聞

崇禎皇帝勤於政治,節儉自律,完全改變了嘉靖萬曆天啟時期,皇帝怠政懶政庸政沉迷於享樂的做法。並採取雷厲風行的做法,處理閹黨集團,將閹黨魏忠賢扳倒,結束了其禍國殃民的局面,加大力度清理宦官專政流毒,可謂乾淨利索,穩定的局勢獲得了人心。

從崇禎皇帝懲治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集團的事件上也證明了其理智和能力,表明其強硬的態度和性格,是載入史冊的歷史功績。但是崇禎皇帝在思想上精神上品性和態度上,也表現出明顯的劣根性和弊端缺陷。

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 天天要聞

缺乏戰略性長遠性,更加短視功利,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沒有抓住主要矛盾和問題,喪失了歷史機遇,沒有創作輝煌歷史成就,反而更加糟糕,一發不可收拾,使明王朝走向滅亡。

儒家思想地位和權威受到衝擊和動搖,使君王修養低下,士族集團沒落無為,昏君庸臣,走向滅亡。明朝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與法家思想的運用,替代和擠佔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而邊緣化,使大明曆代君王凌駕於儒生士人之人。

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 天天要聞

缺乏對儒家思想的尊崇和敬重之人,沒有能夠接受系統全面的儒家思想的浸潤和熏陶,尤其是明中期以後,多數皇帝年幼繼位,沒有得到充分的文化知識教育和政治歷練,大多平庸無為。

又受到了身邊宦官集團的影響,利己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興起,更加衝擊和動搖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和權威,導致思想墮落腐朽。難以樹立仁政德治的理念,更沒有民本主義的精神,極端皇權和法家思想泛濫,嚴重背離民貴君輕的思想。

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 天天要聞

明末著名將領袁崇煥被以剮刑

使明朝帝王,尤其是崇禎皇帝君權泛濫,殘暴不仁,通過大量殺戮撤換朝臣官員,以達到目的。其結果導致無可用之才。儒生士人的自我沒落,以東林黨為代表的士集團,缺乏作為和業績。

通過變本加厲的徵收賦稅斂財,嚴重剝削壓迫貧民百姓,甚至敲骨吸髓的地步,又加上天災瘟疫,使人民群眾尤其是西北地區人民無生存之路,官逼民反,走上了農民起義的道路。這是崇禎皇帝激化內部矛盾的結果,貧富分化,土地兼并嚴重,走上了絕路,也使明朝徹底走上滅亡。

從崇禎皇帝的品德秉性,君王培養的失敗,導致君主專制制度的崩塌 - 天天要聞

闖王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軍

皇帝剛愎自用,猜忌多疑,虛榮好面,奸佞之徒,受到信任重用,宦官集團勢力抬頭,干政亂政加速了王朝滅亡進程。明朝滅亡,有嘉靖時期、萬曆時期、天啟時期的昏君奸臣庸臣造成的禍患,更有崇禎皇帝的罪過,政治無能又殘酷暴虐,病入膏肓又胡作非為,滅亡是必然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 天天要聞

舉個例子,10年前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年的監督檢查,第10年著火了,這個責任……

昨天有網友在《從監督中拿出20%甚至50%的人來搞調查,那會如何》留言說:舉個例子,10年前驗收的建築,前面經歷了9任監督員,到第10個監督員的時候著火了。前面9人沒事,第10個進去了,這冤不冤呢?如果隱患很好整改,沒有一點壓力,為什麼前面9個不做?為什麼就認為在第10個人身上就應該做,而且能做,還能做好?這段話是什...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 天天要聞

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

原標題:以紅星為信 做黨的孩子——重讀抗戰兒童小說《閃閃的紅星》《閃閃的紅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閃閃的紅星》是李心田寫於60年代的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1972年,該作品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入選教育部紅色經典閱讀書目,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範本,被譯成英、法、德等10餘種文字,19...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近日,...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38︱《保衛盧溝橋》:「盧溝橋是我們的墳墓」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七七事變」吹響了全民族抗敵禦侮的號角。作為事變中的重要場景,盧溝橋迅速為國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聞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計太多,又怎會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宮裡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難。尤其對胡氏來說,她面前擺著的,不只是後宮的明槍暗箭,還有一道橫了百十年的規矩——「子貴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這規矩時說得明白:皇子立為太子,親媽就得賜死,怕的是外戚仗著太后的勢亂政。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著,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