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2022年08月04日16:52:03 歷史 1596

公元1702年48歲的康熙溜達到辛者庫,挑選嬌小貌美的漢女。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康熙皇帝

這時一位小姑娘從遠處走來,康熙多看了兩眼,當晚就臨幸了她,年僅13歲的石氏,可以說石氏非常的幸運,終於不在辛者庫沒日沒夜的幹活了,被康熙納入後宮。

晚年的康熙對漢妃非常寵愛,尤其是對來自江南的妙齡女孩,可以說是情有獨鍾。因此康熙對石氏日夜寵幸,不過因為石氏年齡太小的緣故,始終沒能生育。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石氏是石懷玉之女,在康熙28年,也就是公元1689年11月初二出生,也就是說,石氏比康熙小了35歲。石氏的父親石懷玉沒有任何官職和爵位,由此可見他是一名來自民間的漢人

那麼,石氏又是以什麼樣的渠道進入大清後宮的呢?

其實從順治朝開始就有地方官員。朝廷進獻漢族美女的慣例,這些女子加以訓練,在皇宮裡充當宮女,干最苦最累的活。其中的幸運兒有可能被皇帝看中,納為妃嬪,石氏就是這一種。

康熙51年,也就是公元1712年,太子胤仍再次被廢除。康熙一生明智,卻為太子之事操碎了心,身心俱疲的康熙內心非常的苦悶,沒事就在後宮裡溜達解悶。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這時候23歲的庶妃石氏因為出色的姿容,再次進入了康熙的視野,讓康熙鬱悶的心情得到了緩解,而康熙身邊的嬪妃大多都是北方的滿蒙家人,早就審美疲勞了。這時的康熙對漢妃越來越感興趣,石氏又逐漸獲得康熙寵愛,雖然當時康熙已經六旬,但是他還是成功的讓石氏懷上了龍胎。

在康熙52年,也就是公元1713年11月28日,24歲的石氏為61歲的康熙生下皇子,取名為胤祁。胤祁是康熙皇帝的第23子。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影視劇照

康熙老來得子特別的興奮,他覺得自己老當益壯,寶刀未老,還可以多生幾個孩子。康熙的孫子弘曆比胤祁還大兩歲。康熙晚年爭權奪勢的都是前面這些成年的兒子,以十四爺為中軸線,後面的皇子年紀都還小,都沒有捲入奪嫡鬥爭中。

公元1722年,康熙去世胤祁九歲,石氏才33歲。當時康熙臨死前明確安排自己後宮嬪妃的去向,年老有兒子的可以搬出去和兒子住,年輕的不管有沒有兒子都必須得在後宮呆著,石氏自然只能繼續在宮中熬著。

雍正八年,也就是公元1730年2月胤祁被封為鎮國公,石氏母憑子貴被尊封為貴人,這也是石氏有生以來第一次被冊封,終於從庶妃堆里熬出頭了,可惜晉封他的不是康熙皇帝,而是雍正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雍正皇帝

乾隆帝即位後,乾隆皇帝晉封胤祁為多羅貝勒,一下子升了兩級,同時與其母親時是由貴人晉封為靜嬪。乾隆八年12月29,清東陵守護大臣,康熙帝的皇22子允祜病逝。乾隆九年4月20日,乾隆皇帝下旨讓胤祁去看守清東陵,後來因為順治孝陵樹木被盜案,與其被降為貝子。

乾隆23年,也就是公元1758年六月初六靜嬪石氏病逝於寧壽宮,終年70歲。石氏的晚年過得十分安逸。乾隆24年,也就是公元1759年3月22,入葬景陵妃園寢

乾隆42年2月,馬蘭鎮總兵滿斗擅自拆牆和砍樹事件胤祁竟然未能查出,乾隆皇帝降旨將她交宗人府嚴加議處。3月18日,乾隆下旨將與其降為鎮國公,但仍為清東陵守護大臣。乾隆45年9月,乾隆帝又恢復了允琪的被子爵位。乾隆47年11月又進封胤祁為貝勒,乾隆49年11月賞加郡王銜。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乾隆50年,也就是公元1785年7月27日,胤祁病死,終年73歲,至此康熙最後一個離世的兒子。胤祁看守清東陵達40年之久,這在清朝是沒有第二例的事,母子一生平安長壽,而且過得特別順心。

因為允琪出生時年紀太小,胤祁沒有參與奪嫡,胤祁一生有妻妾13人,生了17個孩子,石氏和胤祁晚年都是兒孫滿堂,他們算是那個時代的幸運兒。

胤祁,康熙皇帝最小的兒子,一生平安富貴,兒孫滿堂 - 天天要聞

王爺陵墓碑

胤祁死後葬在遵化興旺寨鄉王爺陵村,園寑早年被盜並被拆毀,墓碑被砸壞埋掉。2013年發現被埋的墓碑,隨後將墓碑修復立起,成為縣級保護單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 AI讓81歲老人和她19歲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蕪湖市南陵縣有個家發鎮,是以志願軍特等功臣李家發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發在朝鮮戰場上英勇犧牲時,年僅19歲。如今,70多年過去了,李家發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進李家發烈士曾經所在的部隊,在哥哥的營房裡,與記憶中那個保家衛國的身影,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前段時間,總台記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聞

四川雅安漢闕百年歷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頤闕拓印1914年謝閣蘭拍攝的高頤闕照片部分截圖高君頌碑 1914年網路圖 碑拓印目前國內歷史上對雅安漢闕拍攝(研究)較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來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內蒙古一副市長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內蒙古一副市長任上被查!

內蒙古紀委監委5月23日消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孟曉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孟曉冰,男,蒙古族,1971年10月生,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中共黨員。1991年以來,孟曉冰一直在赤峰市工作,曾任共青團紅山區委書記,共青團赤峰市委副書記,...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探訪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探訪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在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糲質感的建築依山而建,這便是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建館至今,這裡已累計接待645萬人次參觀,已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 記者:楊青、姜兆臣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痛悼!新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於推動男女平等 - 天天要聞

痛悼!新中國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於推動男女平等

據新華社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黨組成員馬原同志,因病於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馬原 資料圖 圖源:中國婦女報馬原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馬原,女,1930年6月生,遼寧新民人。1951年1月參加工作,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9月至1963年1月任北京大...
滂沱大雨中,工運舞台劇《大雨將至》首演開啟紅色工運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聞

滂沱大雨中,工運舞台劇《大雨將至》首演開啟紅色工運精神穿越之旅

本報訊(記者 孫雲)昨天的申城,滂沱大雨幾乎整日未斷。在這樣應景的天氣中,一場反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等工人運動的原創舞台劇《大雨將至》在徐匯區工人文化體育中心首演成功,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震撼心靈的紅色文化盛宴。今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上海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卅運動100周年。徐匯區總工會歷時一年時...
血海洗劍:日軍殘暴大屠殺系列6-蕭壠大屠殺 - 天天要聞

血海洗劍:日軍殘暴大屠殺系列6-蕭壠大屠殺

一、時間1895年10月20日(陽曆),發生於乙未戰爭期間日本侵台的關鍵階段。二、地點台灣台南縣佳里鎮(舊稱「蕭壠村」),位於布袋嘴港通往台南城的戰略要地,今屬台南市佳里區。三、遇難人數約7000人:多數史料記載為藏身於蕭壠村壕溝及樹林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