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2025年05月21日14:13:08 歷史 1825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通過比對民國二十六年江都宜陵《景氏族譜》,我們得知景麟祥的兩個女兒中,長女正是嫁給徐達三的景孺人,次女則嫁與郡庠生田山岱。兩部族譜互為印證,清晰勾勒出這位賢淑女子的家世背景。

景孺人自幼聰慧過人,不僅熟習女德典籍,更能通曉經史子集。她性情溫婉恭順,待人接物端莊得體。婆母朱太孺人聽聞其賢名,特意為兒子徐達三聘娶。婚後因丈夫醉心詩書不問家事,景孺人便獨自擔起持家重任。她治家勤勉有方,對待僕人寬厚仁慈,接待親友講究禮數,家中大小事務皆需經她定奪。更令人稱道的是,每逢親族中有婚嫁延誤或無力操辦喪事者,她都傾力相助。

其夫徐德尊(字達三)生於康熙三十九年,少年時便顯露出不凡才氣。他潛心鑽研經世致用之學,不屑於雕章琢句與人爭鋒,注重培養讀書人的真才實學。雖科舉文章寫得典雅流暢,卻屢試不第,長期寄居岳父景麟祥家塾。長輩以"大器晚成"寬慰,他也始終保持著誠信待人的品格,晚年愈發德高望重。

在子女教育方面,景孺人更是傾注心血。其子徐文瑞自幼接受嚴格教導,後轉入外祖父家塾深造。景氏作為詩書世家,不僅教授傳統經義,還指導研習古文典籍和子史文集。景孺人每日親自檢查課業,耐心解答疑難,最終培養出徐文瑞出眾的學識。他少年時便考取縣學生員,雖後續科考不順,但在舅父景江錦任潮州官職期間,受邀協助處理政務,各類公文要務多由其執筆完成。

縱觀康乾時期的江都縣,景、徐兩大書香世家的聯姻,不僅成就了一段門當戶對的姻緣,更延續了傳統士族文化傳承的佳話。這位聰慧賢淑的景孺人,用她的才德與擔當,在家族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 天天要聞

千古第一賢后:馬秀英——她用大愛溫暖了一個暴戾的王朝

(一)亂世孤女,遇一生摯愛時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地點:濠州(今安徽鳳陽) 人物:馬秀英、朱元璋、郭子興 宿州富商之女馬秀英,自幼喪母,父親因仇殺逃亡,臨行前將她託付給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郭子興視她如己出,教她讀書明理,但她拒絕纏足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 天天要聞

湛江為什麼叫湛江?這事兒得從頭說起!》

今天咱來嘮嘮湛江這名字的來歷。別看現在湛江是個濱海大都市,無敵海景刷爆朋友圈,但它的名字居然跟「江」沒啥直接關係!是不是覺得離譜?別急,聽我慢慢給你捋清楚。一、名字的由來先說個冷知識,湛江這個地方,在古代並不叫「湛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 天天要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都無頭,千年來難解,1971年2位農民提供線索

1971年,陝西乾縣兩位普通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無意間挖出一個奇異石像頭像。而這不起眼的一鋤,竟成為破解千年未解之謎的關鍵線索——武則天陵墓前六十一尊無頭石像的秘密。乾陵,一座合葬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皇陵,歷經千年風雨與盜墓者輪番「進攻」,卻始終無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 天天要聞

逃台國民黨高級將領:大多晚景凄涼,窮苦潦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國民黨政權徹底失去了大陸的控制權,隨之而來的,是大批國民黨高級將領跟隨蔣介石撤往台灣。那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個島嶼會成為他們後半生的舞台,更沒想到,許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將領,到了晚年卻過得那麼艱難。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 天天要聞

書香傳家——徐門景孺人的家族傳承故事

根據《大橋徐氏族譜》記載,景孺人生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是大橋徐氏徐達三的原配妻子。她的父親是雍正元年恩科舉人景麟祥,叔父是康熙五十二年恩科進士景考祥,表兄則是乾隆年間進士、候選知縣景鴻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