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2025年05月18日06:13:04 歷史 1666

作者:黃申

1865 年,晚清的天空陰霾密布,內憂外患交織如麻。在遙遠的西北邊陲,中亞浩罕汗國的軍閥阿古柏如餓狼般趁亂入侵。他以喀什噶爾為巢穴,揮舞著血腥的屠刀,逐步吞食天山南北的廣袤大地。阿古柏建立起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鐵蹄所至,百姓如墜深淵,田園荒蕪,哀鴻遍野。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沙俄這頭北方的北極熊,於 1871 年以「代管」為幌子,悍然出兵強佔伊犁地區,妄圖將這片沃土永遠納入其囊中。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英國殖民者,也在幕後蠢蠢欲動,暗中支持阿古柏,幻想著在中亞腹地插上米字旗,分一杯羹。

紫禁城內,朝堂之上,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激烈辯論如風暴般展開。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大臣們言辭急切:「東南海防形勢危如累卵,日本野心勃勃,覬覦我國已久,當務之急,是集中財力購置鐵甲艦,鞏固海防!」

話音未落,年過六旬的左宗棠猛地拍案而起,他那因常年征戰布滿老繭的手,重重地按在地圖上,聲如洪鐘:「新疆乃西北之屏障,若棄新疆,則蒙古危矣!蒙古一失,京師必將震動!唇亡齒寒,此乃千古至理!」

1875 年春天,在左宗棠的據理力爭下,清廷終於做出決斷,任命這位湘軍老將為欽差大臣,全權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深知,此役肩負著國家的尊嚴與民族的未來,容不得半點閃失。在蘭州大營,他日夜謀劃,精心布局,制定出「緩進急戰」的戰略方針,恰似一位運籌帷幄的棋手,每一步都深思熟慮。

蘭州機器局內,爐火熊熊,晝夜不息,新式槍炮在工匠們的巧手下源源不斷地誕生。河西走廊上,運糧車隊首尾相連,如一條蜿蜒的長龍,穿梭在茫茫戈壁。戈壁灘中,兵士們種下一排排「左公柳」,它們不僅為行軍指引方向,更在大漠風沙中頑強紮根,防風固沙。

老將軍常常身著戎裝,親自巡視營地。望著正在刻苦操練的湘軍子弟兵,他滿是期許地對身旁的劉錦棠感慨道:「此去關山萬里,路途艱險,但為了華夏版圖的完整,為了萬千百姓的安寧,即便萬死,吾輩也絕不推辭!」

1876 年四月,肅州城頭,戰旗獵獵作響,似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壯烈。三軍誓師的吶喊聲,如滾滾驚雷,震徹雲霄,直衝天際。劉錦棠率領的主力部隊,宛如出鞘的利劍,閃耀著寒光,直指北疆

攻打古牧地,是這場戰役的關鍵一役。清軍如暗夜中的幽靈,連夜挖掘地道。當晨曦初露,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時,隨著一聲令下,城牆下的炸藥瞬間引爆,剎那間,地動山搖,塵土飛揚。那巨大的聲響,彷彿要將天地撕裂。

衝鋒的號角聲尖銳響起,湘軍將士們如潮水般迅猛地湧入城牆缺口。他們眼神堅毅,視死如歸,與負隅頑抗的守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巷戰。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鮮血染紅了大地。

至八月,烏魯木齊光復的消息如春風般吹進左宗棠的營帳。當時,他正在營帳中全神貫注地批閱文書,聽聞喜訊,手中的毛筆緩緩放下。他凝視著案頭那盆來自湖南老家的君子蘭,那翠綠的葉片、嬌艷的花朵,彷彿讓他短暫地回到了故鄉。然而,此刻他眼中閃過的,是欣慰的淚光,是對犧牲將士的緬懷,更是對勝利的期許。

時光流轉,次年春天,冰雪初融,大地復甦。清軍如猛虎下山,分三路向南疆挺進。達坂城之戰,敵人如困獸猶鬥,竟使出令人髮指的手段,將城內無辜百姓驅趕至城牆,充當他們的肉盾。劉錦棠見此情景,怒目圓睜,當即果斷下令停止炮擊。他不顧個人安危,親自策馬來到陣前,大聲向城內喊話:「天兵降臨,只為誅殺首惡,絕不傷害無辜百姓!爾等莫要被賊人蒙蔽!」

城內百姓聽聞此言,頓時群情激憤,他們再也無法忍受阿古柏軍隊的殘暴統治,隨即發動嘩變。在夜幕的掩護下,百姓們連夜打開城門,迎接清軍入城。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在托克遜郊外的茫茫戈壁灘上,阿古柏最精銳的騎兵遭遇了清軍精心布置的「車陣」。數百輛戰車首尾緊密相連,猶如一座堅固無比的移動堡壘。戰車上,火槍兵嚴陣以待,眼神如鷹般銳利。當敵軍騎兵如黑色的潮水般洶湧衝來時,清軍一聲令下,火槍輪番齊射。一時間,槍聲大作,硝煙瀰漫,子彈如雨點般射向敵陣。阿古柏的騎兵們在這猛烈的火力打擊下,頓時陣腳大亂,紛紛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五月間,隨著戰局的急轉直下,窮途末路的阿古柏被困庫爾勒。這位曾經在新疆大地肆虐一時的侵略者,此刻猶如喪家之犬。據傳,他最終被部下毒殺,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曾經不可一世的「哲德沙爾汗國」,隨著阿古柏的暴斃,開始搖搖欲墜。

秋風起,涼意漸濃,清軍的攻勢卻愈發猛烈,如秋風掃落葉般勢不可擋。在收復喀什噶爾的戰鬥中,當地維吾爾族民眾懷著對阿古柏侵略者的深仇大恨,自發為清軍帶路。大街小巷中,孩子們也紛紛行動起來,他們爬上屋頂,為清軍指認殘敵的藏身之處。軍民一心,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敵人無處可逃。

1878 年元旦,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上,最後一支殘敵在和田繳械投降。至此,除伊犁地區外,新疆大部分地區重新回到祖國懷抱。捷報如雪片般傳至京城,整個京城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

然而,左宗棠並未就此滿足。伊犁,那片仍被沙俄侵佔的土地,始終如鯁在喉,讓他寢食難安。1880 年,年逾古稀的左宗棠以老邁之軀屯兵哈密,他決心以武力為後盾,與沙俄談判收復伊犁。在營帳中,沙俄派來的談判代表看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白髮蒼蒼的左宗棠,案頭一邊擺放著新疆各地呈報的屯田豐收賬冊,另一邊則是詳細標註著俄軍動向的沙盤。這位代表在回憶錄中不禁寫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們能在短短三年內橫掃天山南北。」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收復新疆之戰中,不僅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更有許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車城外,清軍截獲了一隊特殊商旅。商隊首領艾買提趁人不備,暗中向劉錦棠獻上阿古柏軍的布防圖。原來,他竟是潛伏多年的清軍密探。更令人感慨萬千的是,隨行的商隊少年,竟是十二年前被擄走的清軍遺孤。左宗棠得知此事後,深受感動,特批白銀五百兩助其返鄉,並題寫「赤子之心」匾額相贈。這段佳話後來被編成鼓詞《千里獻圖》,在西北各地傳唱,成為人們口中的傳奇。

收復和田的最後一戰,「燈籠計」堪稱神來之筆。伯克·胡里殘部趁夜突圍時,只見四周山頭上突然亮起無數燈籠火把,火光綿延數十里,如同一條蜿蜒的火龍。這其實是左宗棠早先安排的疑兵之計——每名士兵手持三支火把,間隔排列。阿古柏殘軍見狀,肝膽俱裂,以為中了清軍的埋伏,紛紛跪地投降。後來當地民歌這樣唱道:「左公妙計賽諸葛,三千火把化十萬兵。」

戰爭勝利後,在喀什噶爾舉行的慶功宴上,一位維吾爾族長老懷著崇敬之情,捧來珍藏多年的葡萄美酒。然而,左宗棠卻神色凝重,他命人先祭奠那些為收復新疆而壯烈犧牲的將士。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他含淚吟誦自撰的祭文:「黃沙白骨,明月天山。爾輩之功,永鎮邊關。」此刻,大營外傳來此起彼伏的「萬歲」聲——各族百姓自發前來犒軍,人群中既有趕著羊群的哈薩克牧民,也有捧著哈密瓜吐魯番農民。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清軍的感激與敬意。

這些鮮活的細節,就像戈壁灘上盛開的紅柳花,為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增添了動人的色彩。當我們輕輕翻閱當年士兵家書時,還能看到這樣充滿溫情的字句:「將軍教我們在駐地種活了三棵柳樹,說等它們枝繁葉茂時,就能接家眷來團圓了......」正是這些具體而微的人與事,如同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編織成了收復新疆這一壯麗史詩,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銘記這段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光輝歷程。左宗棠及其麾下將士們,以堅定的信念、無畏的勇氣和卓越的智慧,在西北邊陲譜寫了一曲氣吞山河的壯麗戰歌。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收復新疆之後,左宗棠深知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土地亟待休養生息、重建家園。他雷厲風行地推行一系列改革舉措,猶如春風化雨,滋潤著這片乾涸的大地。在經濟上,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工程,讓原本荒蕪的田野逐漸恢復生機,麥浪翻滾,瓜果飄香。商業方面,他積極整頓市場秩序,降低商稅,促進了內地與新疆之間的貿易往來,大街小巷再度熱鬧非凡,駝鈴聲聲,商賈雲集。

在文化教育領域,左宗棠更是不遺餘力。他興辦書院,廣設義學,讓各族子弟都有機會接受教育,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天山南北。他希望通過知識的傳播,打破民族與地域之間的隔閡,培育出一批批有識之士,為新疆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而那些在戰爭中湧現出的英雄事迹與感人故事,成為了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它們在口口相傳中不斷升華,成為維繫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無論是清軍將士的英勇奮戰,還是各族百姓的全力支持,都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團結一心、共御外侮的偉大精神。

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更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精神的生動寫照。它讓我們明白,在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面臨威脅時,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責任挺身而出,捍衛我們共同的家園。這種精神,如同天山之巔永不熄滅的火炬,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著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奮勇拼搏,砥礪前行。每當後人回顧這段歷史,都會為先輩們的壯舉所震撼,從中汲取無盡的力量,續寫中華民族輝煌的篇章。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姓名:黃申(寧靜致遠),微信公眾號:磬鄉文學苑,宿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業餘作家,擅長於散文、隨筆、小小說系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阿古柏建立起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鐵蹄所至,百姓如墜深淵,田園荒蕪,哀鴻遍野。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英國殖民者,也在幕後蠢蠢欲動,暗中支持阿古柏,幻想著在中亞腹地插上米字旗,分一杯羹。
太宗楊妃:父母的「優秀」,讓我以悲劇收場 - 天天要聞

太宗楊妃:父母的「優秀」,讓我以悲劇收場

作者:靈犀一墨在歷史的長河裡,無數的先輩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講述了一段段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別人無法企及的財富,但是他們的輝煌和璀璨,卻無法留給自己的子女,甚至帶給後代的是無盡的悲傷和苦難。今天我要給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開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戰的烽煙里,山西曾有支「隱形王牌軍」——走出82位開國將軍,卻在歷史書頁中悄然沉睡。論戰功,它從2000人的青年總隊發展成15萬鐵血勁旅,論傳奇,它在閻錫山的眼皮子底下「借殼上市」,把晉綏軍的軀殼變成共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 天天要聞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2022年秋,瑞典南部的林雪平市郊外,一支隸屬政府考古團隊的研究人員在採石場勘探時,意外發現了一座距今1100餘年的維京時代石棺。這座孤懸于山丘頂端的墓葬,以獨特的環形石陣和石砌墓穴結構,成為北歐考古史上的罕見發現。
傅作義起義後,解放軍代表陶鑄為何怒斥守城的師長孫英年? - 天天要聞

傅作義起義後,解放軍代表陶鑄為何怒斥守城的師長孫英年?

1949年1月22日凌晨,北平西直門城樓上,311師師長孫英年第三次摸向腰間配槍。城下三十米處,解放軍代表陶鑄的吉普車引擎未熄,車燈直射城門洞。他下車後為何怒斥孫英年?這場持續六小時的城門對峙,將決定千年古都的命運——是玉石俱焚,還是完整交
中國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小城,卻3000年沒改過地名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會玩「文字遊戲」的小城,卻3000年沒改過地名

從一條3分多鐘的視頻《邯鄲,得勁兒》開始,邯鄲這座城市,在今年一次次霸榜熱搜。在語言體系里,邯鄲話屬晉語邯新片,同時摻雜了冀魯官話和中原官話。無論山西、河南、山東任何一個省份的人來此,都能從隻言片語中get到一些熟悉的辭彙。這是一座讓「山河
尹悟銘同志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尹悟銘同志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年僅45歲

南京藝術學院5月17日發布訃告: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創作與實踐處處長尹悟銘同志,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5月16日晚23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歲。▲尹悟銘(資料圖)尹悟銘同志於1980年9月出生於陝西興平,2000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2005年7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