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在中消協公布的
2024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
「吃穀人」上當受騙難維權
成為消費維權突出問題
什麼是「穀子」?
這裡的「穀子」並非日常熟知的農作物,而是英語「goods」(商品)的音譯,指代一切漫畫、動畫、遊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的周邊商品。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被稱作「吃谷」,買「穀子」的人聚集到一起交流分享就形成了「谷圈」。
「吃谷」已成消費新現象
據《2024—2025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較2023年增長超40.63%,預計2029年中國穀子經濟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
有調查數據顯示,「吃谷」的主力軍為「90後」「00後」人群,很多人在「穀子」上的年均消費超千元。在他們看來,「穀子」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情感的載體。每一個「穀子」都承載著年輕人對於某款作品、某位角色甚至作者的喜愛與認同。作品是虛構的,但「穀子」是可觸碰到的實體,因此變成了連接虛擬與現實的紐帶。
騙子盯上「吃穀人」
這些消費陷阱要當心
「谷圈」市場強勁的發展勢頭,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隱患:
·誘導未成年人衝動消費:有人將商品銷售包裝為販賣熱愛,誘導青少年「為愛氪金」。
·私域交易缺乏監管:「谷圈人」大多採取拼團的方式通過二手平台或社交平台,進行海外代購或工廠定製購買穀子,平台無法對交易進行全程監管,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
·受害者維權困難:面對經營者不按時發貨、「穀子」到手貨不對板、代購捲款跑路等侵權行為,往往只能在社交平台發泄不滿,很難真正追回損失。
·不法分子藉機詐騙:不法分子以免費贈送、低價福利、高價收購等話術誘導未成年人「上鉤」,然後以違規領取、未成年人不能購買等理由威脅恐嚇,要求未成年人操作家長手機配合調查,藉機盜取家長銀行卡賬戶信息和錢款。
今日觀觀「辣」聊話題:你是「吃穀人」嗎?你有買「穀子」被騙的經歷嗎?評論區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