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歷史掌故王
編輯|歷史掌故王
●○前言○●
「歲月不饒人」,在流轉的時間中,我們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也品嘗了許多人生百味。
有一種東西卻似乎成了歲月的見證者,它們是我們回首往事的途徑,那就是酒和小菜。
在我們心中,舊時代的酒桌是一幅充滿男兒豪情的畫卷,一個彰顯情義和哥們義氣的舞台。
然而,隨著時代的過濾和菜系的不斷發展,一些過去身價千金的菜品,變成了今日掃街白菜價的香餑餑。
這其中有四道可以體現出時代變遷的下酒菜,如果你全都吃過,那保證你的年齡已不小。
這四道「跌下神壇」的下酒菜,曾是舊社會酒桌上如宴會之上的王牌,讓我們一起來回味這些曾經輝煌的美食,它們將帶我們穿過歲月長河,追憶當年舌尖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美味」○●
人到中年,萬物皆老。與其用歲月的雙刃劍將我們拋入時光的旋渦,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品味歲月的催人脆骨之美。其中,酒桌上的佳肴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道盛宴。
酒桌是社交的舞台,是人們展示風采、交流情感的地方。而酒菜作為宴會的一部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潮流中,有幾道看似普通的下酒菜卻獨舞著舊社會的歷史曲調,也將告訴世人我們老了。
洋釘蘸醬油
聽到這道菜的名字,許多人可能有點納悶,洋釘是個什麼菜,它不是個金屬材料嗎?難道是什麼菜的別名?這個洋釘還真不是什麼長得像釘子的菜的別稱,確確實實就是鐵釘子。
曾經流行著一個說法:「下酒沒有花生,洋釘就是個不二之選。」
洋釘蘸醬油的做法非常簡單,準備好釘子,隨便什麼品種,拿出一個碗,倒入少許醬油,像吃火鍋一樣,把釘子沾到醬油里就好了。
這道菜的味道可謂是十分獨特,洋釘固有的金屬味,配以醬油的調味,口感極佳。
喝一口酒,舔一下沾了醬油的洋釘,別提多美了。過去還有老酒鬼說那種吃法還能補鐵元素,因此,在舊社會的酒桌上洋釘蘸醬油獨領風騷,讓人回味無窮。
這道菜背後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當年,清朝有一位沒落貴族十分喜歡喝酒,每次喝酒都要搭配下酒菜。
有一次天黑醉酒後,他路過一家海鮮攤鋪,看著攤上的螃蟹他心動極了,可是他沒錢。
於是,他趁老闆不注意,偷偷拿了一條蟹腿。回家後,他倒了一碗醬油,一邊喝酒,一邊用偷來的蟹腿沾著醬油吃。第二天睡醒發現,哪來的蟹腿,手裡居然抱著一根釘子。
後來,這件事被傳開了。許多窮人紛紛效仿他的做法,既能過酒癮,又有了下酒菜,真是一舉兩得。
酥白肉
酥白肉是一道以豬肉為主料的下酒菜,因其外酥里嫩、色白味美而得名。酥白肉的做法很簡單,選好的豬帶皮肉焯水,使其雜質去除乾淨。
將焯水後的豬皮肉晾涼,再用熱油滑過表面,使其更加酥脆。然後抹上適量的生粉、雞蛋清等調料,放入高溫油炸酥脆。最後將炸好的酥白肉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這樣製作出的酥白肉口感酥脆,肉質鮮嫩,令人垂涎欲滴。舊社會人們在宴會上品嘗酥白肉時,常常會被它的美味所征服,忍不住頻頻誇讚。
麻線穿鹹鴨蛋
鹹鴨蛋,在現代看來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但在過去,可是逢年過節才能吃得上的金貴食物。在缺糧少食的年代,雞蛋都是寶貝,更何況是耗費大量鹽腌制的鹹鴨蛋。
為了能省著吃,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在一顆鹹鴨蛋中間穿一根線,從這頭拉到那頭,用嘴咂摸線上的鹹蛋味,再配上一口酒,然後把線再拉回去再來一口酒,這樣一顆鹹蛋能配酒喝好長時間。
皮凍
在上世紀中葉,皮凍是很受權貴們青睞的富貴菜。
做皮凍是講究門道的,需要選用新鮮的豬皮和豬蹄筋,先用開水焯煮去除血水和雜質。將焯過水的豬皮和豬蹄筋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燉煮至豬皮膜變軟爛。
燉煮完畢後,去掉豬皮和豬蹄筋,加入適量的白糖、鹽、醬油等調味料。
將調味料完全溶解後,將其過濾倒入冷卻的容器中,讓其涼卻後凝結成凍狀。最後將凝結好的皮凍切成厚片即可。
做好的皮凍加上調味料一拌,一經上桌便蓋過了其他盤中餐。皮凍質地軟滑,味道鮮美,品嘗時彷彿能感受到一份尊貴與奢華,因此常常成為宴會中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
然而,隨著現代人對營養健康觀念的提升,皮凍卻因富含膽固醇而走下神壇。
這些菜品在那時被認為是十分珍貴的下酒佳品,尤其是在高官貴族的宴會上備受推崇。
在現代,雖然這些菜品的身價下跌了不少,但人們依然會回憶起它們曾經的珍稀之態,以及它們背後的一段歷史。
●○經典在心中永不磨滅○●
洋釘蘸醬油、酥白肉、皮凍和棉線串鹹鴨蛋,是曾經酒桌上的傳統下酒菜,也是其中的四道經典之作。
這些下酒菜曾經在舊社會被視作稀有的美味佳肴,常常出現在高官貴族的宴會上。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傳統的下酒菜在今天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即便是老一輩的人們,也漸漸淡忘了這些美食。
但正是因為這些菜品漸漸消失在現代人的餐桌上,才讓它們變得更加令人懷念和珍貴。
現如今,人們對食物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傳統的下酒菜品已經逐漸退出了現代社會的餐桌。不過,正因為這些菜品的稀缺,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傳承它們的美味。
或許,當我們在品嘗現代美食的同時,也可以回憶起舊時社會的記憶,讓這些傳統的下酒菜在我們的口中繼續舞蹈。
穿越歷史的長河,品嘗那些曾經經典的名菜,就會發現它們背後的更深層含義:美食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情感的寄託,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那些「跌下神壇」的菜品,其實更多的是讓我們認識到,隨著時代的變遷,審美的變化,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也在不斷升級,從單純的口感,慢慢轉向更為綜合的品位,包括菜品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含量。
但無論如何,這些傳統的下酒菜永遠都是我們心中美食的神壇。
讓我們珍惜這些美味,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以此紀念那個曾經屬於舊時社會的食物舞台。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美食,那些曾經盛極一時的美食或許已經跌下神壇,但我們應該欣賞它們在那個時代的價值,感嘆它們與時代的變遷,以此對照我們的成長。
那些因為我們吃過而顯得溫暖的菜品,或許說明我們真的老了,但它們更是證明了我們的人生充實而豐富。
●○結語○●
歲月如水,盈盈而過。舊時酒桌上的這些下酒菜,見證了歲月流轉的深沉歷史,它們是穿越時光隧道的「靈魂食物」,滌盪著過往歲月的波瀾壯闊。
這四道「跌下神壇」的經典下酒菜,曾經是舊社會酒桌上的獨舞,它們風華絕代,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時代在變遷,這些傳統的下酒菜逐漸被塵封。然而,它們卻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美好的痕迹。
再次回味著這四道美食,我們彷彿穿越了時光的長河,回到了那個霓紅閃爍、熱鬧非凡的時候,它們讓我們安靜地坐在酒桌前,品味著歲月的風味。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