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宣傳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
推介活動上,12家企業被授予第一批「好品山東」企業形象標識授權證書,我市濰柴動力、歌爾股份位列其中,數量佔全省的六分之一。
山東省發布的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涵蓋了14類、223家製造業、消費品、農產品領域品牌。其中,濰坊市11類、22家品牌上榜,數量佔全省總量的約十分之一。
厚道濰坊人,好品濰坊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濰坊的這些「品質擔當」。
攝影:付明皓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信息技術的歌爾聲音
上個世紀80年代,濰坊是馳名全國的電子城、動力城、紡織城,是和蘇錫常並稱的中國工業明星城市。我國第一台漢字激光照排樣機就誕生在這裡。
歌爾股份董事長姜濱曾在濰坊無線電八廠當技術員。2001年,他和妻子胡雙美共同創辦濰坊怡力達電聲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微麥克等聲學電子產品,這是歌爾的前身。
把「成為受尊敬的全球一流企業」作為願景的歌爾顯然具有世界眼光,成功使蘋果、谷歌、索尼、微軟、亞馬遜、三星等成為了自己的客戶。
歌爾重創新,研發機構遍布世界各地,已連續6年奪得中國電子元件百強研發實力榜單冠軍。
歌爾還是MEMS領域中國唯一進入全球前十的企業,中高端虛擬現實頭顯出貨量佔全球80%以上。今年上半年,歌爾營業收入436億,同比增長高達43.96%。
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山東省省長質量獎……這些榮譽,見證著歌爾的實力,也書寫著歌爾的品質。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大國重器的濰柴擔當
濰柴動力一直是濰坊人的自豪,因為濰柴的身上體現著這座城市自信、創新和實幹的城市精神!
1998年,38歲的譚旭光出任濰坊柴油機廠廠長時,工廠瀕臨破產,工人灰心喪氣,但譚旭光仍然堅信:濰柴一定行!
靠什麼行?靠創新!靠實幹!
科技創新,濰柴生產出了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拿下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拼搏實幹,濰柴人把「瀕臨破產」干成了「世界500強」。
譚旭光有兩句名言,一句是:「一天當兩天半用」,一句是「不爭第一就是在混」。
這兩句名言里藏著濰柴「中國質量獎、中國商標金獎•商標創新獎、中國工業大獎」獲得者的所有秘密。
譚旭光砸發動機在前,張瑞敏砸洗衣機在後。兩個山東漢子,「砸」出了山東質量,「砸」出了中國創造,「砸」出了世界品牌。
如今,以濰柴動力為代表的動力裝備產業鏈已經成為濰坊5個千億級產業鏈的「第一鏈」。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千億產業的天瑞夢想
2008年,李永勝回到家鄉創辦了天瑞重工,主攻產品是高速鑿岩機。回鄉創業,李永勝體會到了家鄉優越的營商環境。
2014年,天瑞重工審時度勢切入了磁懸浮動力裝備產業新賽道,解決了「卡脖子」技術難題的天瑞重工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期。
為打造磁懸浮產業,濰坊出台《關於加快打造千億級磁懸浮產業的實施意見》,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採取「一企一策」方式,支持天瑞重工磁懸浮產業發展。
天瑞重工主持研發的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等系列產品,節能30%以上,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2021年,天瑞重工憑藉「磁懸浮離心鼓風機綜合節能系統開發與應用」這一核心技術,拿下了2021年唯一一個「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目前,囊括「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蹬羚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示範企業」等眾多「國字型大小」榮譽的天瑞重工,已獲批籌建全國磁懸浮動力技術基礎與應用標準化工作組,一個千億級的磁懸浮產業已經在濰坊浮出水面。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高端裝備的豪邁激情
34名員工、500平方米廠房、一個破產倒閉鄉鎮企業的機修車間、負債率96%,這就是豪邁集團董事長張恭運創業起始的所有「家當」。
1995年農曆小年,張恭運和另一位創始人騎著全廠唯一的一輛摩托車,揣著借來的錢,挨家挨戶給員工送工資和獎金。那天,寒風凜冽。
今天的豪邁,已經成為擁有2萬多名員工的高端機械裝備龍頭企業,是全球最大的輪胎模具研發與製造商,輪胎模具國際市場佔有率高達30%以上。
豪邁在多個細分領域做到了世界第一,擁有輪胎模具、氣門芯、風電變速箱零件和海底採油設備四項世界冠軍,是第一批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張恭運有一句名言:改善即是創新,人人皆可創新。不要擔心失敗,豪邁寬容失敗,因為創新失敗的代價可分段設控,創新成功的收益卻難以估算。
善於創新的豪邁擁有9個省級以上科研創新平台,專利授權624件,主持或參與制修訂18項國家、行業、團體標準,著實嘗到了創新的「甜頭」。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防水行業的宏源標杆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巨大變革,一股「全民經商」的熱潮在全國興起。宏源防水董事長鄭風禮特別感恩那個時代,他就是那時「棄農從商」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創立了宏源防水。
鄭風禮說:縱觀歷史,天下市場幾分幾立,歸根結底,成也品質,敗也品質。一語道出了眾多濰坊企業家的「質量觀」。
在「質量時代」加速演進的宏大背景下,宏源防水把設備更新、技術創新和研發優化牢牢抓在手中,39項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締造了數以萬計的精品工程。
宏源防水的改性瀝青類防水卷材市場佔有率國內達到7%、省內達到35%;防水卷材年生產能力達到2.2億㎡,塗料年生產能力達到11萬噸,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建築防水行業領軍企業、建材行業500強企業。
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今天的宏源防水,已經成為中國防水行業的質量標杆。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兄弟同心的聯科見證
2021年6月23日,聯科科技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濰坊青州市第一家上市企業。吳曉林、吳曉強兄弟二人攜手敲響了公司上市的鑼聲。
截至去年10月底,吳曉林以20億元人民幣財富登上胡潤富豪榜,成為青州市首富。弟弟吳曉強也持有9.64%的股份,單是公司市值就超過2億。
上世紀90年代之後,全國掀起了知識分子下海創業熱潮,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的吳曉林放棄了公務員身份,一頭扎進了下海創業的熱潮。
吳曉林辭去公職創辦了藝美紙箱廠。弟弟吳曉強大學畢業後,被哥哥拉來一起創業。兄弟二人瞅準時機切入了化工行業。
以後的山東聯科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聯科白炭黑有限公司(後來的山東聯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聯科卡爾迪克白炭黑有限公司、山東聯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都是兄弟倆共同打拚的成果。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聯科卡爾迪克和聯科新材料就像兩匹戰馬,拉著聯科科技跑上了創造財富的康庄大道。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刷新世界」的樂化求索
樂化油漆,刷新世界!
這句廣告語,是樂化集團董事長沈孝業的得意之作,也是他品牌求索道路上的一個歷史見證。
上世紀80年代,沈孝業領著11個鄉鄰、從銀行貸款1萬元開始了創業之路——用土法製造油漆。一場爆炸,12個創業夥伴燒傷了6個,沈孝業自己也被燒傷。
有的人面對困難退縮了,有的人卻愈挫愈勇、終成大業。沈孝業顯然屬於後者。從爆炸的廢墟中爬起來,沈孝業繼續創業,目標還是油漆。
沈孝業的高明之處在於既會低頭拉車,也會抬頭看路,跟著大政方針走,他走出了宏圖大業:樂化漆業已經成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中國漆業的領軍企業。
今天的樂化漆業,醇酸樹脂塗料產銷量均居全國第1位。產品暢銷全國,並出口到俄羅斯、韓國、蒙古等眾多國家。
沈孝業奉行實事求是,他認為,實事求是對樂化集團而言,往大里說是方法論,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往小里講就是誠信,誠信是企業最好的產品。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胎圈鋼絲的大業宏圖
先看一組數字:全球最大的胎圈鋼絲生產企業,國際市場佔有率16%、國內市場佔有率35%;鋼簾線生產能力全球第4、全國第2,市場佔有率國際8%、國內15%;膠管鋼絲國內市場佔有率20%;9個省部級以上研發平台,專利授權147件,制修訂12項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
看看這組數字,你就知道,在行業細分領域,大業股份有多強悍。
2017年,大業股份進入資本市場,包括2017年的IPO和2019年發行的可轉債,有了資本的注入,大業股份一年一大步,年年上項目,企業進入高質量快速發展時期。
來自8月9日的財經報道:光伏板塊持續拉升,板塊掀漲停潮,大業股份、清源股份等逾10股封板。近一年時間內,大業股份已經漲停5次。而據了解,大業股份自2015年以來就陸續建設投用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大業股份正在全力建設20萬噸子午線輪胎用高性能胎圈鋼絲項目,該項目已被列入山東省重大準備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2億元。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疫情防控的康華速度
1996年,楊致亭帶領幾名員工,租賃了一個100平米的房間作為辦公室,開啟了創業之路。
26年後,100平米變成了230畝,幾名員工變成了4000多名。一家集體外診斷試劑、檢驗分析儀器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已聲名遠播。
2022年3月18日夜,康華生物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擁有CE認證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的企業。
楊致亭重研發。新冠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與山大二院聯繫,成立「新冠快速檢測試劑研發應急小組」,以提高新冠的檢測速度與準確性為研發方向,啟動項目研發。
研發團隊快速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發。又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了歐盟CE認證,依次又獲得了巴西、秘魯、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認證准入。
之後,康華生物又經過反覆多次工藝調整、9次產品升級,最終研發出了特異性強和靈敏度高的抗原檢測產品,再一次用行動詮釋了疫情防控的康華速度。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中國造紙的晨鳴傳奇
在晨鳴紙業,董事長陳洪國絕對是靈魂人物。
早在1997年,湖北省漢陽造紙廠與山東晨鳴紙業集團合資組建了武漢晨鳴漢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由陳洪國擔任總經理。
1998年,陳洪國率領公司3000餘名員工艱苦拼搏,使一個瀕臨破產、具有50年歷史的老牌國有大型企業漢陽造紙廠當年「起死回生」,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2001年,陳洪國正式履新晨鳴紙業董事長。推行國際化戰略,發力高端產能,布局多元化經營……晨鳴紙業的發展已然駛上了快車道。
晨鳴紙業在加快自我發展的同時,於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成功地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國內行業併購,激活沉澱資產數十億元,成為行業資源最強大的整合者,公司生產規模同時實現跨越式增長。
文化紙市場佔有率全國第1,銅版紙、熱敏紙市場佔有率全國第2;全國5大製漿生產線晨鳴擁有3條;全國5條紙幅寬度 11 米以上紙機晨鳴擁有 3 條……晨鳴紙業的經濟效益主要指標已經連續20多年在全國同行業保持領先地位。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化纖行業的銀鷹作為
在銀鷹化纖官網的「總經理致辭」中,銀鷹化纖當家人李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從1971年高密縣國營化纖總廠籌建,到2002年改製為民營企業,歷經東部沿海高端產業基地的擴產升級和西部戈壁紡織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銀鷹化纖始終秉承「做天然纖維素提純的世界領航者,為人類生活質量的進步貢獻力量」的企業宗旨,用智慧和汗水把企業做強做優,不斷續寫壯麗的篇章。
在東部——也就是高密市,銀鷹化纖形成了以研發生產特高檔出口棉纖維素、差別化功能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為一體的高端產業基地;在西部——新疆沙灣,參股以棉纖維素、普通再生纖維素纖維、人棉紗為一體的新疆興泰纖維科技有限公司。
同樣來自官網的信息,銀鷹化纖現已成功研發八大系列40多個品種。纖維新產品的差別化率超過60%,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新產品種類位居行業第一。棉漿粕銷量居全國前列,出口量佔全國同類產品80%,占國際高端市場35%。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中國家紡的孚日力量
先說一組數字:毛巾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6萬噸,居全球第1;出口額連續 23 年居中國家紡行業第1;全國銷售網點超過20000家,「潔玉」品牌毛巾連續多年居毛巾行業主流銷售渠道第1。
35年,從鄉鎮企業的「一條毛巾」出發,孚日股份發展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水平最高、配套能力最強的家紡生產基地,長成了「時間的朋友」。
孚日股份有兩大品牌:孚日和潔玉。孚日股份創始人孫日貴品牌發展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孚日」品牌要打造國內家紡行業一線品牌,「潔玉」品牌要打造毛巾行業第一品牌,實現國內外貿易平衡發展。
「行業老大」也有自己的隱憂:外銷行業第一,但內銷並沒有比翼齊飛。所以,在2019年的一次會議上,孫日貴提出企業轉型勢在必行。
孚日股份現任董事長肖茂昌認為,以品牌建設為核心驅動,乘國內大循環構建之東風,逐力國內銷售市場,孚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正在建立。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羽絨服裝的坦博爾追逐
坦博爾羽絨服,老百姓的實惠!
伴隨著這句廣告語,坦博爾羽絨服走進了千家萬戶,影視明星陳國寶穿著坦博爾羽絨服的形象也定格在了很多中國人的記憶里。
羽絨服裝市場競爭激烈,緊跟時代前沿潮流和技術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坦博爾顯然深諳經營之道。近年來,在上海、山東、北京設立了三個研發基地,還與中國美院、東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高校結成了密切合作關係。
為了產品出「色」,坦博爾跟國際流行色機構英國勞爾公司合作,把產品整個色系進行了充實提升,「色」逐潮流而行,坦博爾有「里」又有「面」。
2021年,坦博爾實現銷售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長30%,羽絨服單品牌市場綜合佔有率居行業前3、全省第1。
目前,坦博爾啟動了智慧科技園項目,預計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坦博爾將成為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品牌羽絨服產品、服務提供商。
宋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知密州(今濰坊諸城市)的東坡先生「歡飲達旦」,寫下了那首光耀歷史長河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900多年後,諸城一家名為「 得利斯」的企業,憑藉一句「但願人長久,相伴得利斯」的廣告語,讓這家企業的火腿產品走上了億萬家庭的餐桌,成為中國低溫肉製品的領軍企業。
現任得利斯集團董事長鄭思敏認為,那個時候的得利斯火腿,就是最早的預製菜。2015年,鄭思敏正式接替父親鄭和平成為公司董事長。也是在這一年,得利斯正式布局預製菜業務。
今年,濰坊明確提出打造「中華預製菜產業第一城」的目標,力爭3年內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新賽道上,得利斯又搶得了先機。
2021年,得利斯預製菜研發支出同比大增203.66%,依託自身產業鏈條基礎優勢,生產了包括豬肉、牛肉、雞肉、米面製品等4大系列的預製菜產品。
「企業要長期發展下去,必須要依靠品質和創新。」鄭思敏這句看似平常的話語,其實正是得利斯開疆拓土、勇立潮頭的核心密碼。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糧油領域的興貿標準
在諸城興貿,有個菠菜湯的故事。
1995年,興貿給國內一家火腿腸企業供應的玉米澱粉因灰分超標,導致火腿腸出現質量問題。創始人王聚泉在查明原因後,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交代廚房不要清洗菠菜直接帶著泥巴入鍋。
菠菜湯出鍋了,王聚泉把公司品管部、採購部、生產部等部門的負責人請到了食堂喝菠菜湯。一盆特殊的菠菜湯,讓興貿人記住了質量的重要。
為抓產品質量,王聚泉甚至放出狠話:「誰放鬆產品質量,誰就是出賣工廠!」「誰要砸興貿公司的鍋,就先砸誰的飯碗!」
1995年,王聚泉看中了玉米毛油加工精鍊市場,投資建立了精鍊油車間,生產玉米油用以出口。當時玉米油既沒有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標準,王聚泉就帶領企業制定了精鍊玉米油的「興貿標準」,2004年開始在黑龍江青岡等地建立了玉米油生產基地,藉助標準化管理,使公司走向了科學化、規範化發展道路。
截至目前,興貿已累計主持、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9項,行業標準1項,省級地方標準1項,團體標準1項,被認定為國家標準化良好行為「AAAA」級企業。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精益求精的瑞福匠心
瑞福油脂董事長崔瑞福經常回憶起他小時候跟隨父親去壽光收購芝麻時的場景。「種的時候去看一趟,芝麻長莢的時候去看一趟,收穫的時候還要去看一趟,收人家的芝麻,至少去看三趟。」崔瑞福說,父親認「死理」,沒有好芝麻,寧願閑著不掙錢也不做品質低劣的香油出售。
正是有了父輩們的「認死理」,才有了崔瑞福那句向員工灌輸了30多年的名言:有質量就有市場,有誠信就有未來。產品的背後是人品,崔瑞福大白話名言的背後,其實是濰坊企業家誠信為本的厚道真心、精益求精的執著匠心、志在必得的進取信心。
正是崔瑞福的質量關和誠信觀,成就了瑞福油脂全國最大的芝麻油、芝麻醬、芝麻粉、水洗芝麻、脫皮芝麻產品專業生產加工和銷售服務企業的龍頭地位。也成就了瑞福油脂首批「中華老字號」的榮耀。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百年老店的隆盛傳承
「清真糕點,色香傳奇。缺了隆盛,不成全席。」這句老話在濰坊青州流傳甚廣。
青州的明代衡王府,存續一百四十餘年,共傳六代七王,曾經盛極一時。青州隆盛糕點的製作技藝就源於明衡王府貢品糕點坊。
明亡清興,王府敗落,王府糕點藝人流落民間,王府糕點製作技藝幾近失傳。直到清道光年間,脫仕元開設糕點房「隆盛號」,專門製作糕點,當年衡王府里的糕點製作工藝才得以重見天日。
在脫家人的用心經營下,家族產業不斷擴大。1949年前後,除了糕點,「隆盛號」還經營著醬園,賣干海鮮和茶葉等。
種種原因,「隆盛號」閉店30年。直到1979年,脫安利的爺爺重操舊業,做起糕點生意,重新掛起了「隆盛號」的招牌。
如今的百年老店「隆盛號」由脫氏三兄弟掌管,脫安利是家中的老大,是隆盛糕點的代表性傳承人。脫安利認定,做糕點要有匠心,繁不省工,貴不減物,無論何時都要把品牌經營和誠信經營放在首位。
正是秉承了這樣的理念,脫氏三兄弟才把小小的點心做成了中國馳名商標、山東省老字號,隆盛糕點製作技藝也入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大姜產業的琨福創新
琨福農業成立於2011年,其前身是昌邑琨福大姜蔬菜批發市場。用昌邑當地人的話說,琨福農業早些年就是個倒騰大姜的。
同樣是倒騰大姜,琨福農業卻倒騰出了大名堂,把自己倒騰成了集科研、生產、洗姜、收購、運銷一條龍服務的專業大姜運營商。
琨福農業創新發展「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高效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1.6萬農戶種植大姜,年增加社會效益近10億元。
種大姜也要走品牌化之路。琨福農業自有生產基地500多畝,主要是開展良種試驗,成功打造出自己的大姜品牌——南逄生薑。
琨福農業在開展大姜種植交易的基礎上,不斷推進產業鏈的延展,與山東農業大學聯合建立大姜深加工研發中心,主要開發高附加值大姜衍生品,目前該項目已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獲得鑒定成果3個,申請生薑專利8個。琨福農業自主選育的「金昌大姜」新品種,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技術鑒定,填補了山東大姜新品種選育的空白。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濰縣蘿蔔的聞名遐邇
濰縣蘿蔔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1936年《濰縣誌》言濰縣蘿蔔「青者最良,遐邇知名」。
「皮色深綠,肉質翠綠,香辣脆甜,多汁味美」是濰縣蘿蔔的地域特點,在民間有「煙台蘋果萊陽梨,不如濰縣的蘿蔔皮」之說。
霜降以後,濰坊到處都是賣蘿蔔的,家家戶戶吃蘿蔔。濰坊人的主流待客方式也成了「吃蘿蔔喝茶」。
濰坊人吃蘿蔔講究,不是橫切段,而是豎切條。一個新鮮的「高腳青」洗凈,用小刀從上往下豎著劃,還不要切到底。幾刀下去,再用右手攥著蘿蔔腚往左手上一拍,那鮮脆多汁的蘿蔔條便扎煞開來……
濰坊人吃蘿蔔,齁辣的不吃,不辣的也不吃,吃就吃那種辣中帶著甜、甜中還帶著辣的。品相也有要求,要那種「細高條大高個」的,切開來還得是淸茬的。
一個蘿蔔,濰坊人能吃出幾十種吃法。濰縣有道冷盤叫「拌三生」,這其中的「一生」就是蘿蔔絲;濰縣還有道名菜叫「啞巴辣椒」,炒的就是蘿蔔絲;濰坊人炸個丸子,炸的都是蘿蔔丸子……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昌邑大姜的中國味道
2020年,山東農業總產值突破一萬億元,成為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也是在這一年,濰坊農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為1038億元,佔到了全省的十分之一。
2021年,濰坊農業總產值更是實現了8.5%的增長,達到1183.5億元,繼續領跑全省。「中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成了濰坊人當仁不讓的自豪!
在濰坊為數眾多的農產品中,昌邑大姜以大小均勻、塊大肉黃、質地細嫩、表皮光滑、辛香味濃而聞名,成為昌邑農產品的代名詞。
全國唯一生薑價格指數「中國生薑指數網」就在昌邑,這是全國唯一的生薑價格指數發布平台,成為全國生薑每日價格的發布中心和風向標。
昌邑大姜常年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產量50萬餘噸,平均畝產5噸,最高畝產可達8噸,年產值超過50億元,是全國知名的生薑生產基地和集散地。
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昌邑大姜」憑藉34.82億元的品牌價值和825影響力指數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入選2020年全國農產品榜單的生薑區域品牌。
濰坊是什麼?
濰坊是青州花卉的華麗綻放
很多外地人對青州的認知是「大禹分九州,九州有青州」,青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知道蘇轍讚美青州:面山負海古諸侯,信美東方第一州!北宋「三賢」范仲淹、歐陽修、富弼都曾在青州為官理政,「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曾在青州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
其實,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早已老樹新枝、繁花似錦。單以花卉產業為例,青州已舉辦了20屆花博會,花卉的年交易額已超過120億元,青州花卉上榜「好品山東」實屬實至名歸。
當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養花種草靠的是「勤勞雙手」的時候,青州的新農人早已步入了靠「靈活的腦袋」制勝的農業現代化之路。
青州一家名為綠聖蘭業的花企視種子為農業的「晶元」,早在2015年就培育出了自己的蝴蝶蘭品種。短短几年時間,這家花卉公司先後獲得山東省和濰坊市級科研平台5個,研發了多項技術和成果並得到應用,申報了3個新品種標準化生產技術標準。
記者說
一片盛產「好品」的沃土
品,一個基本釋義是品質。好品,無疑就是好的品質。
品質城市,應該盛產「好品」,而濰坊就是一座盛產「好品」的城市。山東省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共223個,其中,濰坊22個品牌上榜,約佔全省總量的十分之一。
濰坊何以盛產「好品」?蓋因濰坊是一片盛產「好品」的沃土!
盛產「好品」,濰坊有歷史淵源。上個世紀80年代,濰坊是馳名全國的動力城、電子城、紡織城,我國第一台漢字激光照排樣機就誕生在這裡。濰柴動力、歌爾股份、孚日家紡等「好品山東」上榜品牌身上不乏動力城、電子城、紡織城的歷史基因。
盛產「好品」,濰坊有「人品」底蘊。厚道濰坊人,好品濰坊造!濰坊企業家普遍具有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要做就做最好,要創就創最新,他們把厚道真心、執著匠心和進取信心融進產品,孕育出了濰坊盛產「好品」的人文土壤。
同濰坊企業家的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和創新意識相呼應的是濰坊各級各部門的服務意識。甘當企業「店小二」,戮力打造優越的營商環境,為濰坊企業家生產「好品」營造了有情感帶溫度的創業土壤。
近年來,濰坊強力實施質量強市和品牌戰略,持續推進質量品牌雙提升工程,22個「好品山東」上榜品牌就是最直觀的體現。
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著眼未來、高端引領擴增量,濰坊正努力實現傳統產業「彎道超車」和新興產業「換道超車」。
我們堅信,隨著「彎道超車」和「換道超車」的加速推進,濰坊這座盛產「好品」的城市,一定會誕生更多的「好品」。
一個個「好品」,就是一張張名片,不但激發出了濰坊人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是對濰坊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的最好營銷!
厚道人品,品質產品,濰坊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