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愛美食,也更想從美食中窺見一個城市的縮影。
所以,這次的咖啡地圖,讓我們像朋友一樣,點杯咖啡坐下來,說說心裡話,聊聊真感受。
在離聖彌厄爾大教堂不遠處的「高嶺之光」,我們的旅程開始了。
這家集中在咖啡創新上,比如這杯「浮島floating island」,如它的名字一般,花生冰淇淋球漂浮在牛奶上,由你親自倒入拼配咖啡。
浮島floating island 45元
隨著咖啡的緩緩沉下,味道呈現出前中後三種變化。濃縮剛倒入集中於上層時,因為還沒完全混合,能嘗到拼配帶來的濃郁味道作為前調。
隨著咖啡與奶逐漸融合,中調味道轉變為咖奶混合的拿鐵味,並能聞到迷迭香和干檸檬片帶來的檸檬香。最後當花生冰淇淋球逐漸融化,味道中增加了濃郁的花生味。
Autumn Breeze 42元
另一杯Autumn Breeze ,在日晒埃塞誒比亞花魁soe中加入了西柚,放大了花魁的水果香味,帶來了濃郁但又爽口的柑橘風味。
誠然,這兩杯品質都不錯,但卻未必能滿足常喝咖啡的人。前者是阿芙佳朵的微創新,而後者是對花魁手沖的微創新。
拼配豆本就是為了取長補短,再加花生冰淇淋、迷迭香、干檸檬等,反而讓味道變得分離。花魁5.0的風味比前幾年的更加明顯,似乎也並不需要再藉助西柚來放大。
這使得它們是兩杯好喝的飲料,卻不算是兩杯好喝的咖啡。當然,這樣的創新值得鼓勵。
聖彌厄爾大教堂
繞過兩個彎,聖彌厄爾大教堂溫柔的投影下,僻靜的小巷口,我們遇到了一位可愛的姑娘。
她是這家「海邊的離島」咖啡店的店長。我們很幸運,她與我們暢所欲言,也為我們點出了青島咖啡,甚至是青島的關鍵詞——迷惘。
資本的熱潮燒到了青島的咖啡圈,事先做攻略時我們被青島咖啡店的高價著實嚇了一跳。搶佔最好的海邊地段,砸重金裝修、炒作,也許三個月就能打造一家網紅店。
但青島並沒有上海那麼成熟的咖啡市場,因此對於未被資本青睞的咖啡店,客流的不穩定幾近耗費它們所有的心力。
就比如海邊的離島,店長很實誠,她發愁於客流的稀少,又不願意僅靠炒作帶來虛假的流量。
於是,她只能去嘗試,推出不含酒精但帶有酒味的「青島大咖啤」,又或是在店裡搞售賣二手書、手作手工、占卜等,希望靠這些來增加人氣。
青島大咖啤 35元
青島大咖啤用了拼配豆,入口有著濃郁的啤酒風味,類似黑啤的苦味,手沖咖啡的順滑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走過的這兩家,擁有隻與景區一箭之隔的距離,中規中矩的品質,放在北上廣可能都不會缺客源。但在青島,暫時還不行。
一如青島本身,在「2021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中,青島是「新一線城市」。但我們接觸到的青島人,提的最多的卻是「養老城市」。聽到的最多的抱怨是「只有房價是一線城市」。
這種「迷惘」和在北上廣深打拚的人的「高壓」不同,北上廣深的年輕人要在競爭中去拼,拼能力、拼韌性,甚至拼體力。青島的年輕人也要拼,但卻往往連發力的方向在哪兒也不知道。
當市場沒有足夠的耐心、習慣來品味你的手藝時,留給你的只剩不斷地嘗試和堅持。這讓我想到了藏在一堆待拆遷居民樓之間的「四分之三咖啡」。
手沖花魁5.0 28元
這家店有很認真在堅持做手沖,我在這裡喝到了此次行程中最好的一杯花魁。酸質明亮、口感柔和順滑、莓果風味乾淨利落。
Dirty 23元
不過Dirty就讓我們比較失望了,整杯咖啡的融合速度較快,味道也只能說中規中矩。
當我們要拍攝手衝過程時,店家有點緊張,如臨大考,忙說自家手沖並沒有值得誇耀的地方。
當我今天回頭再看時,他的緊張,或許是不自信,又或許是真的在這個還在萌芽的市場中,未有能撐起自己一片天的競爭力。
還是聊聊網紅吧,在任何欣欣向榮的市場中,網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從來不排斥網紅店,如果一種美食因此得到了傳播,愛上的人會去尋找真正好吃的店,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在其它城市爭相把自己打造成網紅時,青島似乎沒想參與這股浪潮。
但青島的咖啡,走在了城市的前面,更敢於逐浪。除了資本熱潮捧出的網紅外,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想在浪潮中分一杯羹的店。
比如「小團月飲舍」,它有「網紅的位置」,開在極地海洋公園旁的冰山之角。整家店的裝修風格雜糅了中西兩種風格,二樓也有茶飲。
顯然,背靠冰山之角博物館,打造成一個網紅的休息場所是它的目標。而如果是這個目標,它可以說是及格的。
經典拿鐵 42元
拿鐵用了曼特寧G1,有了強烈煙熏感,又帶著酸和甜味。但在一杯需要強調融合的拿鐵中能感覺到這些,反而代表它的品質僅僅停留在了能喝喝的水平。
一碗咖啡 45元
「一碗咖啡」,奶凍和咖啡的組合,有趣,但咖啡複雜的混合酸味和桂皮香,在與奶的融合中被掩蓋,最後變成一杯水感很強的拿鐵。
那為什麼說它是合格的?因為店家還是用了好的原材料,只是還沒掌握如何更好地去運用。但如果僅僅給人小憩,確實已經足夠了。
就好像另一家叫做「Fighting發町」的咖啡店,它有「網紅的裝修」,這可能是我在青島見過風格最雜糅的店。幾乎快到了每一桌一風格的地步。
這種店,很出片,店家也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布置不同的景供客人拍照。
咖啡水上樂園 29元
「咖啡水上樂園」、「水泥咖啡」,這兩杯咖啡的味道平平,但是顏值絕對很高,價格又沒有海邊網紅店那麼貴。已經可以想像三五好友約在這裡拍照發朋友圈的畫面了。
水泥咖啡 26元
青島有時,被認為差了這些店的「衝勁」,所以在很多領域被新的競爭者趕上。其實絕大多數天天一杯咖啡的人,喝的也都是快餐式咖啡,也會時不時去個新的網紅店。所以抓住支柱的同時,不如試著多擴散一點分支。
下一個逐浪者,比前兩家成功很多。開在石老人浴場邊上的「如是書店」,擁有「網紅的資源」。足夠的資源不僅帶來了好地段,也讓店家一次性對面而開了咖啡和酒飲,在局部形成了兩種飲品的壟斷。
同時,足夠的資源也讓這家店能夠24小時營業,失眠的人可以選擇一杯咖啡靜待朝陽,也可以選擇一杯烈酒暫忘憂傷。
而缺點自然很明顯,店員只負責點單,對具體的咖啡風味、品質則一問三不知。遊客們用錢投票了各種易上手的咖啡,手沖的菜單甚至被放到了角落裡。
咖啡拿鐵 42元
拿鐵的品質一般,牛奶甚至還有點奶腥味。所以最熱銷的是調味更重的風味拿鐵。說是書店,但實際上所有的書只是裝飾並不能購買。
手沖哥倫比亞花月夜 68元
正當我要徹底失望的時候,「手沖哥倫比亞花月夜」的不錯品質安撫了我。哥倫比亞厭氧日晒的花果香十足,酸度中等,輕輕咂一口,口腔中立刻充盈著熱帶水果的香氣。
雖然層次較弱,但也只是豆子本身的原因。結合之前幾家店的經歷,我深感青島不是沒有好的咖啡師,只是市場還不夠成熟,大部分消費者僅停留在最基本的階段。
既然這樣,那屬於青島咖啡的,必然不只有迷惘和浮躁。一定會有願意靜待開花的堅守者。
並沒有多麼曲折艱難,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在一片居民區中,我們發現了對面打擂的「隔海面」和「PLAN B」。
這兩家店都是社區店,主打社區市場。說是對面打擂,其實兩家店十分默契地取得了平衡。
牛魔王拿鐵 36元
隔海面主做創意,是我認為把「融合」做得最好的咖啡店之一。
「牛魔王拿鐵」,在燕麥奶中加入了沖繩的黑糖和越南的肉桂,削弱了麥麩味的同時,保留了順滑的口感和馥郁的香氣,還有巧妙的回甘。
生椰乳拿鐵 38元
「生椰乳拿鐵」,可能是我喝過最好喝的一杯生椰拿鐵,咖椰醬增加了細膩的顆粒感,整杯咖啡完美融合,好幾家店躲不掉的分離感在這裡被消除了。
其實我個人不喜歡燕麥奶和生椰拿鐵,至今仍不喜歡。會選擇這兩杯完全是「工作需求」,但能讓我這個不愛的人也覺得好喝。這家店就是我認為的那些「差一口氣」的店應該學的榜樣。
對面的PLAN B則主打手沖,而且堅持自烘豆。一家店是否願意自烘豆,不僅代表了態度,也代表了技術和品質。
Mr.Tom 32元
點了兩杯拼配,「Mr.Tom」有著漂亮的分層和豐富的油脂,但整體卻是清新和爽口的味覺。
拼配酸 28元
「拼配酸」是典型的取長補短拼豆,微酸而柔和的口感,有佛手柑、青檸、甜橙、水果茶的風味,更像是在教你如何品味咖啡獨特的酸味。
不得不說我在這兩家店的身上感受到了活力,青島更像是一個沉穩的中年人,而這兩家店讓我知道青島也可以有熱血青年的活力與創意。
社區店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培養消費者。這兩家店顯然展示了一家負責任的社區店應該有的樣子。對顧客的問題有問必答,耐心與客人交流咖啡知識,這樣才能培養起穩定的顧客群。同樣樂於培養市場的,還有「THE CASH CAFE」。
店長十分積極推薦不同的咖啡。對於自家產品的細節也是有問必答,不會單純用簡單的「自家拼配」、「日晒」來糊弄。這樣的咖啡店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好,對於正在發展中的青島咖啡圈也無疑是友好的。
精選拼配 58元
得益於店長對於咖啡的理解與自烘帶來的穩定把控,店裡的「精選拼配」使用哥斯大黎加黑蜜日晒拼肯亞來平衡口感。店長對於口感的清爽、味覺的融合有很好的把控,入口的順暢讓整個人也為之放鬆下來。
斑斕香葉 38元
「斑斕香葉」則是另一份漂亮的答卷,斑斕葉的獨特米香對於咖啡而言是比較新奇的體驗。在冰博克牛奶和椰漿的共同作用下,咖啡會一直浮在上層。
咖啡需要自己拿起杯上的簽子攪勻,也就讓咖啡帶上柑橘風味。但因為冰博克和椰漿的甜度較高,所以實際上是在降低甜度,讓整杯咖啡風味更加柔和。
在探店過程中,我們留了個小心眼,經過對多家店長的套話,我們定下了最後一家要去的店——領地La Finca。
棧橋
領地開在奧帆中心,當我們向店長表達這個位置實在絕佳時,他告訴我們09年的領地開在棧橋附近的島上,是名副其實的「領地」。
手沖阿美狄拉洛 52元
作為老資格的咖啡館,店長在得知我們的「段位」後直接跳過了那些他口中的「小甜水」,給我們推薦了一支頗具挑戰性的「阿美」,也就是「手沖阿美狄拉洛」。
這是我在青島喝到最好的手沖,沒有之一。它擁有漂亮的琥珀色,口感特別柔和順口,像絲綢划過舌尖。
同時它有著變調的酸味,從舌尖,舌面,到舌兩側,都是酸,但又明顯是三種酸。同時回味又會有鮮味,類似胡椒伴隨著百里香的味道。
花生冰球 46元
另一款「花生冰球」同樣優秀,已經在店裡賣了很多年。它家的花生冰淇淋球、奶、咖啡就融合得很好,在你自行調整比例的時候,也能時刻保持高度的融合性,可見是下了一定的心思。
這家店給我的感覺就是享受,是對咖啡完完全全的享受。也是讓我最後嘲笑自己「杞人憂天」的理由。青島咖啡很好,青島也很好。
儘管主旋律中有著迷惘,但是我們看到了外地人到青島,愛上青島,在青島開咖啡店;也看到了青島人在外學習,又帶著對故鄉的熱愛回青島開咖啡店。
青島的咖啡消費主力,也從以前的韓國人,逐漸地變為本地人。這個市場雖然看起來迷惘,但整體卻是在曲折中向上的。
情人壩
一如青島雖然被很多城市蓋住了風頭,但細心去看,經濟依然保持高增,民生也在繼續完善。新建的膠東國際機場正式通航,各種國際會議也越來越喜歡在青島舉辦。
也許青島,只是在厚積薄發。讓我們,再多給它一點時間。